查看原文
其他

又买到普丽普莱辅酶Q10假货!且这次多多拒绝假一罚十

互联谈谈 互莲健谈 2022-12-23


前面文章《我在拼多多假一罚十》记录了,在拼多多买普丽普莱辅酶Q10,遇到假货,投诉,退款不退货,并最终获得假一罚十的经历。

本来也算告一段落了,但是自从我买了Q10(虽然假一罚十了),拼多多各种活动页面推荐页面就有大量的Q10商品,而点进去看,很多和我买的假货完全类似,特别是其评价,看着让人生气,这些评价看起来不像刷好评的,应该都是真实买家的评价,大家可以看几个:


偶尔有质疑的,估计也不了了之


是像这个评价里写的,“绝对正品”,就因为都有“正品标识码”?

看着这么多人被愚弄,互联决定再次购买,这次选了销量最大的店铺,再次下单,结果...


在讲述之前,还是完成前文挖的一个坑:

这里就首先从一个IT专业人士角度(不要怀疑,从业快30年的资深人士),普及一下防伪码的知识。

  1. 一个货如何防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弄一个假货没有的标志。

这个标志显然不能只印着:

正品

因为造假者同样可以印上这两个字。

这个标志必须造假者无法或者很难复制,比如钞票上的水印,制作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一般造假者没办法仿,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有清晰的水印一般就认为是真的了。

这个方法对于一般商品则很难应用。成本太高,有些水印技术还属于管控的。

2.不能通过一般的印刷手段,IT技术来帮忙了。

原理也不复杂,给每件商品生成一个随机的密码,并将这个密码记录在商家的数据库中,消费者可以询问商家这个密码是否有效,商家在数据库中能查到,说明就是自己的产品,其他造假者随便印的密码是不会在商家数据库中的。

因为这个密码必须保密,否则造假者可以去真货商店暗自记录下很多商品的密码,然后印到自己的假货上,所以密码通常都需要刮开才能看到。防止运输过程被其他人窃取。

3.即便保密,还是有漏洞,造假者可以直接购买一个真货,刮开密码,然后印在假货上,这个密码显然可以在商家数据库中查到。

为此,商家除了告诉你这个密码是否有效,同时还会告诉你最早查询时间,累计查询次数。这样除了,第一个购买假货的人查询正常,其他购买同样假货的人再次查询时,就会知道这个密码可能有问题。

现在完善了吗?

4.不完善!且还有一个更大的漏洞!

防伪码早期印的是防伪电话,现在多半直接是一个二维码。

假如造假者把防伪电话改成自己的电话,然后密码也自己生成,消费者刮开去查,造假者自然告知是正品!互联早年就遇到过,同一个商品,x宝里居然有10几种不同防伪电话,有些防伪电话拨过去还没输密码,骗子就急切的告诉你:你购买的是正品!

所以这个防伪码系统要成立,商家还必须通过其他渠道(不只是商品上)公布自己的防伪电话或者网址,消费者购买这种商品,第一步要做的是看这个防伪电话/网址是否是商家宣称的,而不是直接打防伪标上的电话去查询。

至于现在的二维码防伪标,消费者就更要小心了,手机扫一下,直接打开一个网页,同样不要先看网页里的内容,而要先看网址是否是商家通过其他渠道公布的。

到此是否完美了呢?我们总结一下:

  1. 你刮开防伪码

  2. 直接去官网查询

  3. 官网告诉你,这是第一次查询,是正品


5.看起来没问题了,但是造假者依然还是有一个方法——替换真品!

造假者可以自己购买一批真品,然后把真的防伪码放到假的上。

这样对于消费者是无法发现的,这里唯一的问题就是造假者必须有能力将没有防伪码的真货变现。这个可能吗?留给读者自己思考吧。

如果不考虑第5这种情况,防伪码系统还是可以相信的。

6.有人可能会说,造假者可以想办法拿到真的防伪标,然后贴到假货上不就可以了吗。注意这种方式和5不一样,造假者并没有通过合法方式购买真品,而是用非法手段直接获得了防伪标。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太多考虑,如果一个商家对自己防伪标都管理不善,比如被小工顺手拿走卖给了造假者(这种情况真实发生过),你首先关注的不是货物真假问题,而是这个品牌即便真的也要谨慎购买,防伪标都管理不好,他的商品质量能管理好?!要知道,商品质量控制的难度肯定远超防伪标的管理。

我们选择防伪码验证,其潜在前提是认为这个品牌,如果是真的,质量是有保证。

如果品牌本身就不可信,防伪码就没意义了,商家自己完全可以把自己的防伪码贴到其他质量更次产品上冒充自己的商品,这种情况防伪码当然无法防止。

7.最后还有一个防伪标平台化的问题

早先,大家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做一个网站卖自己商品,自己整一个防伪码,慢慢的资源优化整合,现在卖东西,肯定优先选择平台入驻而非自己做网站,同样,防伪标也出现了第三方平台,商家可以直接向平台购买防伪码贴到自己商品上,这样成本比自己做整个防伪码验证系统要降低很多。

但是这样做带来新问题:

  1. 这些平台本身是否可信

    以前商家自己印防伪码,他不可能乱印,因为是他自己商品。

    现在即便你100%相信商家,如果平台卖给商家1000个防伪码,自己又印1000个卖给骗子...
    这个问题,本质上和上面6是一样的,既然相信这个商家,也就相信商家会谨慎选择防伪码平台。当然,消费者可以反过来通过防伪码是否正规来评估一个不熟悉的商品品牌本身是否可靠。


  2. 因为平台是通用的,所以不能简单告知是否正品
    至少必须说明是什么品牌的正品,好一些的平台会加上规格型号,批次出厂时间等等。

    否则,这个平台对外销售的任何防伪码都一样了(你申请一个拖鞋防伪码,然后贴到使用这个平台的保健品上,消费者都只能查询出——是正品。对比一下,之前你是直接问商家,商家说正品,自然就是这个商家的正品。)


通过上面的介绍,有基本逻辑推理的朋友都应该能明白了:防伪码确实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防伪手段,只要注意一些细节,消费者可以大大降低买到假货的概率。


我们再来看看第一次购买的Q10假货,按上面介绍,检验一下。

瓶身上的防伪码:

这个显然不是厂家的,是一个通用平台的防伪码,有电话有网址,防伪码遮盖的,二维码公开的,就是一个网址,手机扫一下可以直接打开。

我们选择直接用电脑,输入网址,打开网站:

网站有证书,就是地址栏前面的锁的标志,说明这个网站有一个有效的SSL证书(其作用就是确保你访问的网站和其域名是匹配的,且你和这个网站之间的交互信息都是加密,其他人无法获得,关于SSL证书大家可以自行查询这里不做过多解释,只要记住目前正规网站都会有锁,没有的话就要小心了)。

网站页脚有网站备案信息:

到工信部可以查到备案信息:

虽然这个域名有浓浓的山寨气息,但依然可以算一家“有资质的正规网站”,注意其冠名是:

一家商业公司的产品起这个名字,严格来说有误导嫌疑。其实从域名后缀.com就能直接看出,政府的一般都是gov或gov.cn,比如刚才查询备案信息的政府网站:

那么因为自身没有防伪码,一个渠道商或者经销商,选择国内一家通用的防伪码平台贴上防伪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至少到目前,一切都算正常。

接着输入刮开的防伪码,看看其查询结果:

对于已经掌握防伪码基础知识的朋友,对于这个结果,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了。

为何查询结果连基本的品牌都没有呢?我们只能合理推测,这个产品经理就是典型的二把刀,没搞清楚防伪码基本的原理。

这个品牌信息,后台应该有保存,因为这个平台要管理大量的品牌,在首页就是卖码的广告:

点进去:

最低起印5万枚,1500元,每枚只要3分钱。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后台真的没有记录品牌!!!

所有防伪码都是预先印制好的,来一家,直接数数量卖给他,后台根本没有录入某张码卖给谁了!

如果真是这样,这个系统设计者连二把刀也算不上了。

即便没有IT开发设计经验的普通读者,也能大约想明白这个系统该如何设计。

一个商家来买防伪码,先要审核一下商家资质(总不能你说卖的是耐克就是耐克吧?必须有厂家的证明,每枚3分钱对于造假者不要太便宜,如果被骗子买去...),然后拿出一批防伪码标签,可以提前印好,但是必须将这些印好的防伪码标签内包含的防伪码,批量一个个录入/导入(因为每个码都不一样而且不能1,2,3这样连续的,防止别人猜出,必须每个都随机),也就是5万的防伪码,数据库中就要录入5万条数据,每条数据还应该包括卖给哪个商家的信息,最后才能将这5万个防伪标签发给商家。

这个模式,要提前记录每个批次印刷好的标签包含的所有防伪码,这里就有不小的管理成本。一旦防伪码平台弄错了,最终还会被发现,你查保健品,他告诉你是xx牌拖鞋正品,就是把拖鞋的防伪码发给了保健品商。

如果一切正常,最终消费者输入防伪码查询时,平台就可以从数据库中检索到该防伪码对应记录并获得之前录入的品牌信息,同时要更新查询次数,如果第一次查询还要记录当时时间,然后就可以把这些信息都展示给消费者:

什么时候第一次查询,查询总次数,对应商品品牌。

如果要记录型号,批次,则保存和使用防伪都更麻烦,因为商家要每个型号每个批次都使用不同的防伪码,或者商家使用后,自己到平台后台更新防伪标对应的型号批次。显然对于商家和平台都更麻烦,所以大部分情况防伪码只能确认到品牌。

上面是一个正常系统的运作,假如,平台压根不记录品牌,则其管理成本就能节省一大笔!因为省去更新品牌信息,标签可以随便给,你付钱了,就让仓库按数量发给你就可以了,而且完全没有出错可能!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这个网站显然很“山寨”,但是他必须的资质(基础的网站备案)还是有的,我们可以说这个防伪码网站极其不专业,但不能简单因为贴这个标就说商品是假货。

但是同样,也不能因为扫出来告诉你正品,就认定是正品,因为你已经知道,这个防伪码系统有非常明显的漏洞。你都不知道买的是保健品还是拖鞋,凭什么一扫悬的一颗心就放下?

基本上贴这种防伪标的,和没贴一样,辨别真假还是要靠你自己了。

换句话:以后不管买什么东西,看到这个标就要小心了!

所以对于第一次假货,互莲不得已从京东再次高价购买一瓶对比,最终才能确信是假货。详见《我在拼多多假一罚十》,这里不再细述。


第二次购买,选择了拼多多上普丽普莱销量最高的店铺,同时也是全部Q10销量第二的店铺,这次应该不会假了吧?

这次更糟!

扫完,不需对比,

甚至不需要开瓶,

就可以直接认定假货了!

第二次防伪标长这样:

实物看起来闪闪发光,光彩夺目,很高级的样子,

刮开之后(这瓶刮开的之前没拍,上一张是另外一瓶)才能扫码:

如果不记得前面的再看一眼:

前者好歹还有电话和网址,这个防伪标是哪个平台发的?

这次什么都没有了,整个三无产品了,扫码进去:


同样没有品牌,但是有语音提示了,看起来高大上了些,而且这次的二维码也要刮出来,但是防伪码不用输入了,因为二维码中包含了防伪码,感觉比前面一家更高级点?确实,单纯从技术角度,确实比前面的更好一些。

但是技术再好,骗子也依然是骗子!


微信里不会直接显示域名,但是只要下拉页面,就能显示出来:

cna2828.com

这个域名的山寨级别和前面的也差不多,彼此彼此吧,

微信右上菜单里选择“用浏览器打开”,可以看到网页的完整链接:

链接前面有感叹号,点击感叹号:

这个网站没有证书,直接使用被一般正规网站淘汰的http,而不是https。

正如浏览器的提示,你在这个网站输入的信息都可能被第三方窃取,当然这个对于骗子网站并不重要,无需窃取,你就是直接和骗子在交流,你输入的任何东西都是直接提交给骗子的。

然后这个网站在工信部没有备案:

其对应IP是在香港腾讯云

和大陆不同,香港网站无需备案(至于有备案是不是更安全,这篇文章不讨论,就说一点,的确有备案骗子比较难,但是如果要让杀人犯比较难,把菜刀实名或者直接禁掉,你觉得更安全了吗?)。

其实到这一步已经很清楚了,这个打着中国商品信息防伪中心旗号的网站,却没有在中国国内备案,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因为的确可能有好心的国外网站贴心为中国人服务,更关键的是,在网站上找不到任何经营者的信息,和前面的比起来,这个彻底是三无网站。对于一个开展防伪码业务的网站,自己是谁都不敢公开,何来公信力?妥妥的一个:

骗子网站!骗子网站!骗子网站!

简单的结论也需要说三遍强调一下。


不过本着互莲,一贯求真求实的态度,继续探究到底:

首先看外观:

连标签都贴不平整,骗子你也太不敬业了吧?

这是什么东东?

拧开盖子,封口居然直接开了:

原来连封口胶都省了:

看一下正品的:

有一圈白色胶,要稍微用力才能揭开。

打开一看,刚才奇怪的东东,居然是一包干燥剂:

连干燥剂封边都歪歪斜斜,虽然有英文,DO NOT EAT(不能食用),但是没有干燥剂的英文!这是美国产品啊,怎么会贴心的印着中文,却把英文漏了?妥妥一个国内三无产品啊!

而更奇葩的是:

正品里根本就没有干燥剂啊!

用力过猛了吧?你这个不是按重量卖钱啊,放干燥剂做什么?(这是拼多多和x宝奸商惯用的伎俩,100g的东西,干燥剂可以有50g,遇到这种情况,别退货!直接投诉到底,多半可以退款不退货),即便是山寨干燥剂也要钱的啊,该省的地方不省,不该省的地方偏偏省,你的骗子老板知道了,一定要气死。

胶囊形状大小明显不一样,和上次假货颜色稍有区别,左是正品,中是这次,右是上次的。

切开看液体,差距就太大了,不用对比颜色了,左侧正品很稀,右侧这个干干的,完全不是相同的质地,

这一点上,上次假货做的就逼真多了,除了颜色有点差异,质地上至少是一样的。上次的对比,左侧是假货淡黄色,右侧是真的橘黄色:

没有实物对比,你肯定无法发现的。


到了这里,骗子你还有什么话说?

再次联系拼多多客服,提交申诉,本以为毫无意义的假一罚十,甚至都不用等一个月发给拼多多鉴定了,然而...


这次,拼多多来电话,告诉我只能:退货退款!

一下回到10多年前的x宝了。

我说这是假货啊!

客服说,假货要你自己找厂家出具证明。

我问为什么和上次处理不一样?上次让我发给平台鉴定,并没有让我自己找厂家。

这位电话客服始终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只说根据平台规则,最多只能这样处理。

我问,规则最近刚改过吗?

客服依然不正面回答,

不说改过,

也不说没改过,

也不说不知道改过没改过。


终于让人火冒三丈,我说我现在要投诉你本人,不正面回答问题。

客服说他记录下投诉了。

我问,投诉你的什么时候有结果?

依然不正面回答。

我问,投诉到底有没有处理时效?你回答我:有,没有,不知道即可。

依然不正面回答。

这个客服要么故意如此,要么就是听不懂人话,要么就是缺乏基本逻辑。


然后,拼多多(应该是这个客服)发起了一个退货退款,状态是等待买家退货。更可气的是商家的客服(非平台客服)发来这样一条消息:

看到没有,骗子还担心我把假货弄坏了,影响二次销售!


真是岂有此理!

我直接把这个售后关闭了,自己发起了退货不退款的申请。又联系了在线客服,这次在线客服也没多说,把商家2天处理时间缩减到1天。

我本来以为卖家会拒绝,然后我再申请平台介入。

没想到,卖家没吭声,1天后就自动退款了。


哎,幸好,骗子心还是虚的,想当年x宝上骗子坚持退货才肯退款,这么多年过去了,毕竟进步了不少啊

但是不能这么完了啊,我又再次联系在线客服,投诉上次电话客服,并重新要求假一罚十,客服这个客气:

感觉就是前面自己运气不好,碰到一个脑残客服,觉得这次肯定没问题了,

但是没等到电话,很快直接有结果了:


这就完了?服务完成了,压根没提假一罚十,这个假货也依然在卖!

感情他的意思,已经退款了,都没让你退货,你还不知足吗?

打开拼多多,依然到处都是Q10的广告:


这次仔细一看,和当年一样,防伪标有好多种!

china315cn.net

cfw-12315.com

除了前面的cna2828.com还有cna1818.com

这个ip都和cna2828.com一样,整这么多域名做什么呢?要知道域名也是要钱的啊。

其实,无非是被封了就换一个呗。

最后就发现一个官方的:

这个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标至少是真的。


哎,介绍完,读者应该发现,这个假货发现,其实不需要什么高大上的技术,不需要什么隐秘资料,简单查询,你也可以发现的!而且因为太多,你还很容易就碰到。

如果每天审核互莲文章的人员派个1/10去打假,这些骗子哪有容身之所!?

如果拼多多真心打假,至少这些低级骗子,还能这么猖狂的做广告,好歹也要夹着尾巴偷偷摸摸的卖假货吧?!

那么最大的疑问来了,为何第一次,拼多多痛快的让把商品发给平台(之前并不知道有如此操作,拼多多自己不提,没人知道啊),最终假一罚十(虽然是一堆每次只能用一张的无门槛卷);而这次开始甚至要求我把假货退掉,在骗子不敢拒绝“退款不退货”之后,客服也绝口不提假一罚十的事情,最终这个假货依然在卖,依然在拼多多上打广告!而类似的假货在拼多多上更是四处泛滥。

这究竟是为什么?!


几个猜测:

  1. 拼多多就是刚改了规则,之前是可以发给平台检测的,但是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取消了(比如,检测量太大,平台受不了了),上次10月份的检测


    就隔了2个月,刚取消,然后无法检测,只能要求用户自己检测。


  2. 哪有这么巧?不过是前面一家店铺没什么销量,关了就关了,第二次是销量最大的店铺,拼多多不得不考虑关店导致的平台广告损失...


3.和平台无关,只是这个大骗子收买了处理的客服,所以客服就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一罚十自然不可能,而上次的小骗子就被客服祭刀了。


读者觉得是哪种可能更大呢?或者还有其他可能?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此事不可能到此为止!

除了继续在拼多多申诉,会在其他地方投诉拼多多!

有律师或者熟悉相关法律的读者,可以直接联系互莲。

在有结果之前,如果有亲朋好友在吃辅酶Q10,一定把此文转发给他,这种假保健品虽然吃不死人,但...

即便不吃Q10,此文也可以帮助大家充分理解防伪码,有效降低在这个混乱的市场中买到假货的概率,所以请多多转发:

多一个人明白,骗子就少一点生存空间。


互联杂谈,求真求实

虽然没挂墙上,但这几个字是较真的!


相关文章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