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密货币行业的三大危机
该赚不到钱的还是赚不到钱,手里不差钱的依然不差钱。
甚至连行业新人——特指KOL也没看到几个。
玩来玩去,还都是一些老面孔,只不过有的可能跳槽了,有的可能破产了,大多数人维持原状,暴富的反倒没几个。
这么一看,当时退圈还真是退对了,调理了身体也没错过行情——因为压根就没什么大行情。
在这段时间跟之前的朋友们进行深入聊天的过程中,橘座发现了当今行业的三个巨大的危机,作为个人观点跟你们分享一下。
第一,跟昨天文章中提到的相关,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昨天的文章:
但在这篇文章中橘座没提到的是项目方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其中是怎么表演的。
其实不光是整个加密货币交易市场,甚至具体到很多项目方也都是这么操作的:
高锁仓低流通量,高币价低流动性。
高锁仓是为了控盘的方便,流通量低是为了币价的安全。
当大部分筹码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外部的币量对币价压根起不到什么威胁,这样就可以使整个项目的市值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保证每一枚筹码都卖得相对较高。但坏处就是流动性很差,韭菜不敢在这样的位置去买币。
所以为了忽悠韭菜上车,他们只能不停的做利好宣发,甚至暗示会拉盘,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多套一些韭菜上钩。
韭菜如果不上钩,他们也有套现的办法——再融资、卖锁仓额度、甚至质押爆仓。
再融资就比较好理解了,基本就是联合更大的庄家一起进场收割韭菜。但最终是韭菜被联合收割还是庄家被项目方收割,就不好说了。
卖锁仓额度这个从去年就开始流行了,看名字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不需要讲太多,反正都是打折卖嘛,谁叫那时候机构手里还有钱,眼神里还透露着清澈的愚蠢。
质押爆仓,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的热度做起来,然后在defi上去做质押,然后疯狂出货砸掉,自己把自己玩爆仓。
这样可以结算两笔收益,一笔是砸盘卖出来的钱,一笔是链上清算得到的钱,虽然跟现在的币价相比损失不少,但这种方式的结算非常安全。
橘座之前也专门写过一篇,有兴趣可以看看:当项目方又想0元购千万豪宅时......
第二个危机就是,行业的波动率在下降。
从橘座17年入圈至今,已经整整7年。
作为一个过来人,17年的时候千倍币满大街都是,如果一个币做不到百倍开盘,简直就是垃圾。
到了下一轮牛市的时候,千倍币虽然不多,但是百倍币依然层出不穷,无论是链游还是defi还是nft,那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时期,大家都能从各种离谱的赛道或者项目上赚到匪夷所思的收益。
现在你不要说百倍币了,能有10倍收益就已经是钢管杵青蛙——顶呱呱了。
甚至包括一些热度非常高的项目,开盘也就是几倍收益。
现在项目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不愿意把这么高的收益给到市场,市场也没有那么大的激情往里边冲去抬轿子。
于是就进入了死亡螺旋。
除去这些新项目,比特币的波动率也在降低,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当市值上来了的时候,波动率也必然降低。
举个栗子你就明白了,比特币从1万涨到2万,是翻一倍。
比特币从6万跌到5万,跌幅只有十几个点。
同样是一万美元,波动率完全不同。
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共识和经济规律,一方面则是外部因素,比如合规。
上次朋友提出了一个点,橘座觉得挺有道理,他说之前行业的利好都是内发性的,比如比特币减半,比如主网上线,比如二层应用,比如defi落地等等。
但现在,几乎全要看美联储和美股的脸色。
只要有利空,砸盘是嗷嗷的。
但是有利好,也不一定能有用。
这是有点像饮鸩止渴,当初为了高速发展引入了太多的外部力量,但现在也开始受到外部力量的反制了。
在橘座看起来,这其实相当于交出去了加密货币的主导权,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但没办法,已经交出去了。
就这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因为是长痛,短期内看不到太大的因果。
但短痛,却是让当下的每个人都很难受。
两个字,迷茫。
行业的迭代速度下降非常厉害,目前创新已经到头了。
从17年的ico创新,带动了现货市场的蓬勃发展。
再到之后照搬传统金融的模式,迎来了合约交易的高潮。
再到链上创新,出来了defi、链游、nft。
而如今呢,除了铭文之外,貌似看不到新的叙事了。
行业迭代速度下降,缺乏新的叙事预期,整个行业从机构到项目方再到韭菜,全都陷入了迷茫期。
我们知道前途是光明的,未来是可期的,但我们又该拿什么度过当下这段垃圾时间呢?
往期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