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孔院故事会 | 琴声悠悠动英伦

李树娟 孔子学院 Confucius Institute
2024-09-04

CI  STORIES

//故//会

CI STORIES




琴声悠悠动英伦


要说最能代表中国的乐器,那古琴必定是其中之一。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极为崇高,自古以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爱琴擅琴者比比皆是。故而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左琴右书”“诗三百,子皆弦歌之”之说。


古琴能在中国的传统四艺中位列其首,拥有崇高的地位,与之独特的音色密不可分。散音松沉而旷远,有远古之思,象征大地;泛音清脆如天籁,有清冷入仙之感,象征上天;按音丰富多变,吟猱余韵、细微悠长,似人语,象征人类。天音、地音、人音,合为天地人三籁。每种声音都直指人心,使人浮躁的情绪立刻安静下来。无论是音色还是外形,古琴都完美地契合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审美。



2022年,我来到英国伦敦中医孔子学院工作,成为了一名中文老师。陪伴我的,还有我的好友——古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想这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应该也是属于世界的,我既然学琴、爱琴,那就有责任把它介绍给我的学生。伦敦是个多元化的城市,在这里,无论是古典的、现代的、民间的、乡村的,世界各地的音乐都能汇集一处。打击乐铿锵有力、弦乐委婉悠扬、管乐激荡人心。与这些乐器相比,我们的古琴虽然清冽动人,但音量相对较小。它会受外国学生欢迎吗?他们能感受到琴声的韵味吗?小孩子们能耐着性子听进去吗?无论如何,我决定试试看。 


有次课间休息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首古琴乐。管平湖先生弹奏的古琴曲《流水》曾经作为地球的声音两次被送进了外太空,如今又在我的中文课堂上潺潺响起。悠悠乐曲一出,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在绵绵乐声中,原本略带喧嚣的教室逐渐安静下来,孩子们的脸上也露出了宁静平和的神情。一曲结束,学生们纷纷表示还没欣赏够,问我是否可以给他们再播放一曲,有小朋友询问我这是什么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还有小朋友跟我说这首乐曲使她想到了河流,这让她感到宁静。听到学生这么说,我仿若遇到了知音,也欣喜于古琴的韵味可以被外国学生欣赏,它所讲述的故事也能被小孩子们理解。



更让我高兴的是,当我问有没有人愿意跟我学古琴时,小学六年级一整个班的学生都举手说愿意学。于是我在学校成立了古琴俱乐部,所有对古琴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在早上八点来俱乐部学习。不过想要学好古琴需要大量枯燥的练习以及长期的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和考察,最终有两名学生跟随我开始了长期、深入的学习。


学习古琴并不是一件易事,古琴特有的减字谱晦涩难懂,即使是国人也很难理解。古琴中的绰、注指法更是需要演奏者以左手无名指外侧半甲半肉的位置按在琴弦上移走到指定徽位。手指的这个位置本就娇嫩,在尼龙钢丝的琴弦上往复几次,就会磨得红肿疼痛,甚至可能皮开肉绽,疼痛不已。


我的两个学生,虽然是小孩子,但在古琴练习中却能“吃得苦中苦”。有时看着他们磨破的小手,作为老师的我心疼不已。但当我问他们是否想过放弃时,他们都说没有,都觉得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承受这点小痛苦不算什么。



有一次我看到Lziyah边弹琴边哭泣,以为是孩子太辛苦了,便问他是不是手太疼了,要不要休息一下。结果他却说:“老师我不要休息,我不是因为手疼哭泣,而是这段我怎么也弹不好,我好着急。”当他说出这番话时,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小小年纪不怕艰苦,只担心自己不能掌握方法,这种对古琴的向往和热爱使我非常感动,通过自己的教学能让孩子们爱上中国的文化瑰宝,也让我觉得十分骄傲。


目前两位学生都可以表演古琴的基本曲目《沧海一声笑》和《仙翁操》。Lziyah还在学校的文化日为全校师生带来了古琴表演,激发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兴趣,在学校里更多的学生也想要加入古琴俱乐部。




2022年11月恰逢英格兰学区教学大赛,为了更好、更广泛地宣传我们的古琴,我决定以古琴为主题参加这次比赛。但如何将古琴与中文教学巧妙结合,值得好好思考。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秉承“大道至简”的理念,以介绍古琴的外形为导入,运用七根琴弦并配上我们独有的数字手势语进行数字的复习,再跟进音乐欣赏让学生达到课前静心的效果,然后边学习弹琴,边学习有关汉字。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古琴的质朴和内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当听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就可以上台体验弹琴这个消息时,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极其向往。为了得到弹琴的机会,他们都产生了极大的自主学习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和琴有关的汉字学习中,并一下子就记住了所学的知识。


通过学习古琴知识,学生们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想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这种春风化雨般的学习,让美好的文化不知不觉地注入了学生的心田,伴着悠悠琴声,他们轻松愉快且极其顺利地完成了当堂任务。这次“古琴+中文”的教学获得了评委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也最终获得了“最佳创意奖”。能够凭借古琴参加这次比赛,又通过比赛让大家了解了古琴,我倍感喜悦,同时也坚定了我的想法,我要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将古琴和中文教学结合起来,让悠悠琴声响彻课堂,让美好的文化沁润心灵。





作者信息

 

李树娟 

英国伦敦中医孔子学院教师



推荐阅读

1

在匈中双语学校教中文:多瑙河畔的友谊之花

2

不屑贫与苦,誓达胸中志——以中文筑梦的中非少年

3

孔院院长日志——泰南往事

4

西出蜀地入英伦,丹青描就再还乡

5

从中国移民研究者到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马德里孔院院长孙歌迪的中国缘


内容编辑:吴晓静 刘希 姚媛媛

美术编辑:姚媛媛 刘美洋(实习)

点击分享+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孔子学院 Confucius Institut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