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集催泪,《理想照耀中国》的“暗语”你读懂多少?

叶晨玮 文娱一线 2022-12-18



这些镜头里的故事,不够看!


在《国际歌》的背景音乐中,俄语、英语、法语、日语、德语、汉语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之声相继掷地有声地发出。



这是《理想照耀中国》第一集最后一幕,弹幕上,“不够看”“坐等更新”的评论不时飘过。


国家广电总局庆祝建党100周年展播剧目《理想照耀中国》于5月4日开播,这部作品展现出了值得咂摸的镜头语言、创作手法、风格特色。


文娱头版(ID:wenyutouban)收集了《理想照耀中国》前两集的一些精彩cut。


01

《真理的味道》,真甜


《真理的味道》中的这一幕,看上去有些“诙谐”——一心扑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靳东 饰),将母亲准备的粽子错蘸上墨汁吃下肚却毫无察觉,即便母亲在房外叮嘱“糖要是不够自己添”,而陈望道却不自觉地回应道,“够甜,够甜了”。



如果将时间拉长,将前因后果以及陈望道正在做的这件事情的意义捋清,这份“诙谐”有了更动人的含义。


从这个小镇,这间小屋,从陈望道蘸墨汁吃粽子翻译开始,曙光显现,“真理的味道”确实很甜



>>>风雨飘摇与上下求索


陈望道出现的画面开始于上海一场关于探讨救国图存之道的沙龙。房间内,先是学生对时事慷慨陈词,随后,众人各抒己见,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有关于中国该走哪条道路的看法,众说纷纭。这一场景,剧集运用了一段长镜头来表现,一气呵成——



当镜头平移,定格在沉默不语的陈望道身上,其静与外界之乱形成对比,内心坚定之人已选择了真理。



这是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真理的味道》前半部分,镜头一直在着力呈现这点。比如陈望道在漂泊大雨中走出沙龙时的俯拍镜头——



比如陈望道与邵力子(刘奕君 饰)探讨马克思主义时民众如娟子(啜妮 饰)一般无序地在街上乱撞,以及未见到“光”时整体冷色调的运用——



又比如由江流(曹磊 饰)出发来描绘旧社会制度下的现状——他在烧学堂时高喊的“救不了”、他目睹被“吃”的孤儿寡母的惨状——



如何解决?陈望道同样有所感慨,他在走出沙龙后遇到邵力子,此时镜头用一段蒙太奇来展现这段极有深意的对话,这段cut中,乞丐与牌楼的意象也如对话一样值得揣摩。



也正由这段对话开始,曙光方开始显现


>>>火车上的缩影


陈望道回乡的这段路,是《真理的味道》中极为精彩,也是给这段故事明确意义的一段场景。


镜头俯拍而下,一列火车向前飞驰,犹如时代与社会变革的大潮,不可阻挡。这一镜头,是社会与时代的缩影。



穿过蒸汽,镜头下移,对准列车车厢。此时,有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画外音响起,透过窗户,不同车厢内不同的场景,恰恰是阶级差异的缩影。



在火车开动之前,车站月台边,抱娃奔丧的娟子在拥挤人潮中欲上车而不得,甚至被推开,陈望道见状将自己原有的票先赠与她;当镜头瞄准坐在车厢里的陈望道时,他身后拥挤的车厢与其“静”再次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尽都是当时众生相的缩影。




>>>前后呼应与对比


《真理的味道》伊始,是两个孩童放风筝的场景——开场时,两个孩童在对话语气中便显而易见地不平等,一方颐指气使地“笨蛋”“都怨你”,一方则“宝少爷”地叫着;虽然尽力奔跑,两人的风筝终究还是没飞起来。



到后面,当江流收到陈望道寄出的《共产党宣言》时,他抬头望去,一盏风筝高挂空中,听孩童们的语气,已显然是平等的姿态。



在邵力子向陈望道提出希望由他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两人站在一扇玻璃窗前,窗门紧闭、窗外阴雨连绵、窗台上的花看上去即将凋零。



而当《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出版之后,二人再次站在窗前,这次,窗外细雨将歇、对面的楼房也呈现出温暖的颜色、窗台上的花同样绽放得十分美好。



>>>它象征着曙光


品尝完“真理的味道”,《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手稿在陈望道这方书桌上成型,当陈望道整理手稿时,镜头透过窗户由内至外,远方正照来一束阳光,即将普照大地。



当陈望道提起公文包走出家乡,原本进村时那条略显逼仄的小桥,出村时在远景镜头的拍摄下像是一条康庄大道。此时,旁白响起——正是陈望道所译的一句经典名言,“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片尾,在陈望道给众人讲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了课堂——江流,他剃去了凌乱的长发,打扮整齐。



而中国也如个人一般,在这束曙光中,焕然一新。


02

《守护》你和我的信念


当张爵谦(林永健 饰)一如往常半夜上山看儿子张人亚(代旭 饰)的衣冠冢时,这一次,却遇到因为好奇衣冠冢内是否有财宝而正在掘墓的村里人。张爵谦斥责走他们后,挥泪不止,并徒手将土重新埋好,“爹就是死,也给你守好,也给你护好”。



《守护》里的这一幕,令人动容。


这一集中,开国大典和“白色恐怖”都结合了纪实影像资料,更显震撼力。



而除此之外,《守护》中还有不少其他场景可待品味。


>>>“白发人送黑发人”


深夜,张人亚秘密返回家中,将已染有血污的一批党的文件交托到父亲手中,嘱咐其遇到真正的共产党人时再交出去,并说这是张人亚交给他的,“张人亚是我共产党员的名字”。张爵谦似懂非懂,他更关心的是儿子手上的伤势,一人进屋拿纱布、一人跪拜后悄然离别,一段蒙太奇寥寥数笔,将父子之情展现尽致。



在尝试将资料藏在牛棚草堆、院子台阶石砖里都觉不妥后,张爵谦对着小儿子、小儿媳妇“捏造”了张人亚的死讯,并提出要立衣冠冢。衣冠冢建立之后,对于小儿子说的“哪有老子给儿子守墓”一说,他也寡言少语,只说了“我守”二字。



《守护》中,镜头多次对准墓碑,根据资料显示,这个墓碑与真实墓碑几近完全复刻——墓碑上书张人亚的原名“守和”,也有表字静泉中的“泉”字。



>>>二十余年寒来暑往


《守护》一集虽仅有30分钟,但时间线却横跨了20余年。长年累月的守护,在片中,先后出现了四季的场景变化——



以及以衣冠冢边的一棵树为意象,呈现它的变化——



变化的是外界,而不变的是守护。


>>>牛,我的老伙计


牛,是《守护》中的一条隐线。从张人亚刚将资料交托给张爵谦时,张爵谦第一想法便是藏在牛棚草堆里,随后转身看到牛,他便犹豫了。



而后的二十余年,这头牛时不时出现于镜头中。张爵谦守护二十余年,无人理解、无人倾诉,只有同样不会吐露秘密的牛相伴。到了后来,镜头里呈现了一幕张爵谦把牛铃挂在衣冠冢旁架子上的场景——牛走了,牛铃为伴,他却仍在守护。



用牛来隐喻张爵谦对承诺的坚守和对儿子的守护。直至——他亲手将资料交给了党和国家,一幕他的背影,如同老牛般坚实。



>>>儿,我的眼里一直能看到你


在得知儿子投身革命后,张爵谦在集市上曾亲眼目睹散发传单的志士被反革命政权枪杀、逮捕。此时,《守护》用一系列蒙太奇镜头表达了张爵谦内心所想——人群中,他仿佛看到了儿子在向他阐释他的信念,而他对儿子,唯有祈愿。



此后,片中又出现了两次张人亚的“幻象”,一次在守护衣冠冢的年岁中,得到解放的消息——



一次便是片尾,当张爵谦完成承诺后,再度走到衣冠冢前。此时,“理想”“信念”主题变得更为具象化、人情化;同时,在革命胜利后,张爵谦心念着儿子的那句“等我回来”似乎也完成了自己的注解,新中国建立,人民翻身做主,这是张人亚所期盼的“到来”,也便是张爵谦所期盼的“归来”



百年历史,自有千钧的力量;而时间,只会让这段历史历久弥新。这段百年征程,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参与者;而下一个百年,如《理想照耀中国》复兴时期预告片中所言,“将由你们来书写”——准确来说,应当是由现在的我们和未来的你们共同来书写



推荐阅读

☞ 畸形票选偶像,《青春有你3》被责令暂停录制

☞ OST与影视剧相互“保送”

☞ 视频平台给作品发的“S卡”,能直通大众吗?


-END-

主编:依梧

作者:叶晨玮

编辑:宵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文娱头版独家稿件,文娱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381189544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