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过鸭绿江》“影剧同拍”那些事儿丨专访董亚春

那兔 文娱一线 2022-12-18



同步策划,各有侧重。


刚刚过去的“平安夜”,一条“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平安夜#?”的微博刷屏了。那是71年前,志愿军战士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个真正的平安夜——



1950年12月24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结束。这次战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占领全朝鲜的企图,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迫使“联合国军”由进攻转入防御。


正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跨过鸭绿江》不仅呈现了这场战役,更“全景式、史诗般”还原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始末。



去年此时,总台央视一套曾播出同名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此次上映的电影系原班人马打造。一影一剧同步联动,这也是国内“影剧同拍”的首创


电影上映一周后的“平安夜”当天,导演董亚春与文娱头版(ID:wenyutouban)聊了聊《跨过鸭绿江》“影剧同拍”的那些事。


导演董亚春

01

同步策划,重新解构


从立项起,主创团队就按照“影”和“剧”同步推进的思路展开创制。董亚春表示,电视剧有 40 集的篇幅,考虑到很多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观看一部长剧,所以策划电视剧版的同时,就提出了电影的方案,“电影可以让观众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有一个框架式的认识”。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从战争和外交两条线全面铺开,既有宏观视角下的时代背景、国际形势、敌我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展现,又有我方英雄群像侧写。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


从电视剧到电影,篇幅更短,但仍然要保证“全景式”的效果,简单地将四十集体量浓缩为两个半小时是不够的,董亚春说:“必须要重新解构”。


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确定影版通过彭德怀的视角来讲述和回顾这场战争: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场,以板门店《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拉开序幕,随后全片进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回望抗美援朝的始末。


电影《跨过鸭绿江》


董亚春表示,电影要从全景式大格局讲述抗美援朝的整段历史,必须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从战争的指挥层面讲述。彭德怀作为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委,是志愿军的主要指挥者,上至中央毛主席的决策,下到军师团营和普通士兵,他是一个能够串起这段历史的核心人物,“为了讲清楚讲明白,必须是从彭德怀的视角切入”。


 “从他的角度讲,也可以让电影有很强烈的代入感,我们在电影里用旁白加入了很多彭德怀的心声。”


谈到“影”与“剧”的区别,董亚春说,“电视剧的情节更丰富,故事有完整的起承转合,而电影需要去掉一些线索,围绕最核心的内容讲述。”抗美援朝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电影在选择内容时,高度提炼历史素材,以彭德怀晚年的自述为参考,将五次重点战役确定为影片核心内容。


电影《跨过鸭绿江》


在覆盖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格局下,影片也在有限的空间里大力书写了诸多英雄人物,从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50军军长曾泽生、63军军长傅崇碧,到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的范天恩……电影《跨过鸭绿江》呈现了“小人物大英雄”的格局。


02

“以电影的标准” 


2020年8月15日,《跨过鸭绿江》开机,电视剧与电影同步进行拍摄。


董亚春介绍,考虑到电影的呈现效果,拍摄中无论是场面调度、镜头处理、演员调度,还是服化道、光效等画面呈现,全部按照电影的标准来打造,“这也提高了电视剧的拍摄水准”。


除了使用电影级设备,摄影方面也使用了电影化的创作手法,尤其在战斗场面中有大量运用。如松骨峰阻击战中,335团三连仅剩下七名战士,他们用光了子弹后,随手拿起匕首、钢盔,或抄起带着火的木桩子,与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在升格镜头下,影片的情绪到达了高潮。


电影《跨过鸭绿江》


“之所以这么拍,是考虑到战争已经进入最白热化的程度,这个时候应该有一种对战争诗化和意境的表达,能够对志愿军战士英雄主义的壮举进行升华,让观众的情绪得到舒展,有一种既悲壮又浪漫的感觉。”董亚春说。


由于电视剧要在当年年底就播出,留给整个摄制组的只有100天时间,于是剧组分成5个摄制组,横跨五个省市,动用300多位角色演员,4万多人次群众演员,最终在11月15日杀青。在这个过程中,后期提前介入,从开机第三天边拍边剪,在一系列“非常规”操作下,电视剧最终在12月27日顺利播出。


和电视剧的超快节奏相比,留给电影的周期宽裕许多。拍摄任务完成后才进入后期,在十个月的时间里,调色、声音、动效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充分的制作,也与电视剧版做出了区分。


据了解,影片加入了约60分钟的特效量,从断桥、飞机、爆破场面,到真实雪景和特效雪景的衔接,特别是为五次战役分别做了三维地图,展现战役进程和敌我双方战略布局,“可以让观众尤其是军事发烧友看得更明白,更准确”。围绕特效制作,影片还特地补拍了一些场面,如结尾彭德怀总司令在鸭绿江大桥的感怀、松骨峰阻击战后梁兴初来到战场等。


电影《跨过鸭绿江》


从电视剧到电影,《跨过鸭绿江》在两种艺术形式间转化,兼顾了电视剧的叙事丰富性和电影的视听感染力,给观众带来两种观看体验。这样“影剧同拍”的方式,也给影视策划创制带来新的启发。

推荐阅读

☞ 王小枪谈《对手》的“不一样”

☞ 使命必达的“东风快递”,就位!| 专访《号手就位》导演李路、张寒冰

☞ 编剧全勇先:《悬崖之上》最难写的是群像


-END-

主编:依梧

作者:那兔

编辑:土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文娱头版独家稿件,文娱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381189544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