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综艺里,“起底”作家的多面魅力

水柚 文娱一线 2022-12-18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何况还有才华加持。


一群作家,凭借“有趣的灵魂”再次走红。


随着越来越多纪录片、综艺节目邀请作家担任嘉宾,一度以文学作品架起沟通桥梁的他们,开始不断刷新网友认知,成为互联网新晋“流量”。


《向往的生活》(第六季)


“我讲的就是普通话”的莫言;“把悲伤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的余华;“《活着》是我早期作品”的刘震云等采访金句不断被拼接成图文、视频集锦,反复传播。


这也让更多网友意识到:原来,与作家相比,拼不赢的不只才华,还有幽默感。


01

“正经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雨果奖”……斩获国内外系列文学大奖的作家,瞬间拉开了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伴随《故事里的中国》《朗读者》《文学的日常》《不要回答》等节目上线,读者终于有机会走进作家的生活,透过不同横切面认识文字以外的他们——


“任何一个作家,他的文学都有一个原点,我的文学原点就是老家高密东北乡。”《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朗读者》(第三季)节目里,莫言透过系列成长故事,分享了故乡为自己文学创作带来的宝贵财富。从《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到《红高粱》,莫言的作品始终无法割离对亲人、家乡情愫的汲取和映射,继而让高密东北乡成为了自己文学作品的支柱力量,也成为了世界文学地图上的一个清晰坐标。


《朗读者》(第三季)(视频来源:B站)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则以朋友拜访为视角,分别回到了刘亮程、于坚、李修文等作家的文学精神之地,揭示他们创作背后的情感来源,也讲述他们诗意地栖居、享受生活的状态。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


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的刘慈欣作为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的嘉宾,在与导演贾樟柯、艺术家徐冰,以及中科院教授张双南的交流探讨中,展现了其在科学领域的知识研究和拓展。


《不要回答》

透过这些节目,观众可以轻易从作家的言行举止中,窥见他们的文学造诣,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但另一批节目,却悄悄“揭露”着作家风趣幽默的一面。


02

“欢乐喜剧人”


前不久,《向往的生活》(第六季),来了一位作家朋友——刘震云。


凭借“说话的艺术”顺利加了三道菜的刘震云,不仅为这档持续了六季的慢综注入了一丝新鲜感,也让观众刷新了对作家的认知。


面对何炅帮忙提行李的行为,刘震云转身便是一句玩笑:“东西丢了算谁的。”面对正在备菜的黄磊,刘震云则巧妙通过“莴笋的话,直接凉拌丝儿的话也是可以的”“黄老师对菜花有什么样的展望”“还有一种叫什么小炒肉”三句话成功加菜凉拌莴笋丝、炝炒菜花和小炒肉。“说话的艺术”可谓被刘震云完美“拿捏”。


《向往的生活》(第六季)(视频来源:芒果TV )


刘震云的身影还出现在《开拍吧》《还有诗和远方》两档节目中。在《开拍吧》中,以平缓的节奏说出最有趣语言的刘震云,被网友冠上了“绿灯会喜剧人”称号;《还有诗和远方中》的杨梅采摘环节,刘震云又以“你(华少)刚才吃那么多,我现在得补一补”为由,顺利吃上新鲜的杨梅。



随着作家们诙谐风趣的一面被挖掘,余华的早期节目、采访视频也“难逃一劫”,再次成为网友的快乐“补充剂”。


——“假设10分是满分,你会为《活着》打几分?”

——“9.4分吧。”

——“剩下的0.6去哪里了?”

——“去问问豆瓣。”


——“为什么后来的评论家都赞扬我的语言简洁,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不多。


《朗读者》(第二季)


凭借多个名场面,#余华老师到底是什么欢乐喜剧人# 还成功登上热搜榜单,以一己之力拿下1.6亿话题浏览量。莫言、史铁生、刘震云等作为余华的好友,也因此常常出现在余华的逸闻趣事中。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幽默也是一种难得的才华”。


“综艺+作家”新组合模式不仅为观众认识作家、了解作家日常提供了便捷方式;作家的加入,也为节目注入文化底蕴提供了新的拓展渠道。通过“有趣的灵魂”再次“吸粉”无数的作家们,已经让观众不经隐隐期待他们的下一次“惊喜”现身。


推荐阅读

☞ 这波影视剧营销,有点出其不意

☞ 报——暑期档大战,仙侠剧先败了

☞ 最高法:对利用“阴阳合同”逃税等行为加大惩处力度


-END-

主编:依梧

作者:水柚

编辑:板栗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文娱头版独家稿件,文娱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352185916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