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节档资本深海:“跑全场”的中影和光线

艾洛菲 得见影视 2023-04-07

复苏!复苏!


无论是票房还是话题度,《满江红》《流浪地球2》《深海》等春节档电影都为档期迎来开门红。最终,今年春节档以1.29亿的观影人次、67.58亿元的总票房的成绩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第二,为行业交上了一份鼓舞人心的答卷。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APP


春节档影片角逐暂时告一段落,每部影片背后的上市影企间的较量正式开始。综合来看,影片背后的出品公司中影集团、光线传媒也算得上A股“春节档概念股”的种子选手。


01

光线传媒:熬过冬天


1月29日晚间,光线传媒(300251)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参投的影片《满江红》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29.26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截至1月28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6300万元至7000万元。



让光线赚钱的不只《满江红》。档期内,光线传媒还有主投、发行的影片《深海》及参投影片《交换人生》上映,在春节档票房分别以3.61亿、2.9亿票房排名第五、第六位。


对于话题度与票房不太成正比的《深海》而言,目前讨论更多的是这部七年磨一剑的国产动画电影投资回报比。据21世纪经济报道,《深海》的投资约在2亿,预估最终票房在7.92亿(截止到稿件推送前,该片票房为5.63亿)。按照当前37.7%的分账比例,制片方可获得约3亿分账收入,若不计其他收入,主投的光线也可收获回报。


这两年,光线业绩承压,最艰难时一个季度的营收仅为1亿。再加上去年春节档公司联手张艺谋推出的《狙击手》,虽题材与《长津湖之水门桥》相近,但就制作场面而言《狙击手》实属“小制作”。因此这两部影片在春节相遇,《狙击手》难免处于下风,这也就造成了去年春节档光线传媒想要凭借《狙击手》给2022年来个开门红并未成行。


2023年新春,仅从公司春节档上映的影片票房收益上来看,公司获得“开门红”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02中影集团:档期大赢家

2023年春节档的7部主要影片均有中影的身影。


其中,科幻影片《流浪地球2》由公司主出品、主发行,《满江红》《无名》《熊出没·伴我“熊芯”》《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该片目前重新定档2月17日上映)为公司参与出品并联合发行,《深海》《交换人生》为公司参与发行影片。



《流浪地球2》是中影2023年首个大项目。2022年6月16日,中影股份发布《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的公告,显示了中影在版权储备和电影创作制作方面的投资计划。其中,投资额最大的是公司定位为重点市场大片的三部作品,仅《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就有17.2亿元的投资额,如果三部电影取平均分,一部电影的投资将超过5.73亿。



猫眼专业APP显示,《流浪地球》以46.87亿的票房位列电影票房榜第五,可以说第一部的大获成功给了资方、创作方信心;目前,上映了12天的《流浪地球2》距发稿前也将突破30亿票房,盈利已成定局。至于收益几何,据财经媒体报道,中影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春节档的电影公司都参与发行票房分成的话,要看具体签约情况,具体比例细节不方便透露,但都会对业绩有贡献。



1月29日晚间,中国电影披露了业绩预告,称预计2022年度净利润为亏损2亿元到2.4亿元,并强调,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2023 年公司各项业务已逐步恢复。


行业复苏,一切向好的同时,也有一些“不稳定”值得关注。


对于参与今年春节档影片出品和发行的公司来说,影片票房表现带来的利好显而易见,但资本市场的反应似乎却并不热烈,在春节档过后A股的第一个交易日,影视股集体跳水。

截至1月31日收盘,中影跌幅为2.11%。出品并发行《无名》的博纳影业,开市两天共跌8.21%。《满江红》的表现也并没有直接反映在光线传媒的股价上,光线传媒在1月30日收盘时跌9.24%。不过,出品了《熊出没》的华强方特在开市的两天共上涨7.3%,虽然公司不在主板,但好在每年表现够稳定。港股方面,欢喜传媒开盘涨超5% ,随后跌近13%,阿里影业、猫眼娱乐跌约9%。

分析影视股开年几乎集体跳水的原因,有财经媒体认为:影视行业的恢复需要作品更需要时间。可以看到,今年热闹的春节档拥有众多意义,其中刺激影视市场复苏为重中之重。

推荐阅读

☞ 春节档的戏外戏,个比个精彩

☞ 开工第一天,咱们聊聊春节档票房逆跌

☞ 大过年的,漫谈一下《中国奇谭》


-END-

主编:依梧

作者:艾洛菲

编辑:周汜

(部分图片、封面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文娱头版独家稿件,文娱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352185916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