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部“中国版1988”播出……

宵夜 得见影视 2023-04-07

越怀旧,越青春?


总台最近动作不少。

那头,CCTV-8的《狂飙》《三体》不断攀上收视新高;这边,CCTV-1也播出了新剧,2月6日,年代生活剧《我们的日子》于黄金时段开播。


先来看看剧集的简介:该剧讲述了同一天出生在工厂家属院的王雪花、东方宏、杨思雨三个孩子,以及三个家庭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三个家庭为缩影,细腻诠释父辈温情,热络邻里,展现两辈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平凡的生活中奔赴幸福的故事。

乍一听上去,有种《请回答1988》既视感。


冲着这波“怀旧杀”打开剧集,不得不说,《我们的日子》在置景、道具等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冒着炊烟的砖瓦房、颇具时代气息的老工厂、略显年代印记的医院病房……还有旧彩电、老家具、格子桌布等。该剧导演王雷接受采访时表示,整部剧90%以上为实景拍摄,以求真实还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真实景象,让每一个镜头都能引起观众的一段回忆;饰演刘淑霞一角的演员李小冉也称,“这个戏让我重温了自己童年的生活,亲切而温馨。”

而主角一家生活所居的房子,无论是外形,还是格局布置,都和去年开年播出的年代大剧《人世间》中周家在光字片的老家有着同样的“情感浓度”。


再看已播前6集的剧情,说好的几位发小都还在襁褓之中,故事并没有从她们身上展开叙事,前几集的叙事重心围绕着父母辈展开,“工厂家属院二代”仅仅出现在旁白之中——这俨然又演绎了一出《父母爱情》。


一部剧对标了三大高口碑佳作。

成色如何?

就目前看来,制作方面是过得了关的;但内容方面,似乎不太能让人信服。

《我们的日子》给观众的初观感,十分吵闹,夫妻间、邻里间、代际间、兄弟间,仿佛都有很大的怨气亟待发泄,让人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内核。


纵观之前较为出彩的家庭题材剧集,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故事,虽然也有矛盾冲突,但更多地会刻画角色之间的包容和相互理解,以此托底,完成温情表达。

而《我们的日子》里,日常是日常了,却有些放大“一地鸡毛”的琐碎事,戏剧冲突过于强了些。

王宪平(李乃文 饰)与刘淑霞两夫妻,丈夫是五大三粗的转业军人,妻子是讲究生活格调的文艺青年。剧里不断强调着这样的差异化性格才能形成互补、把日子过好;但目前看来,双方不断地因价值观产生争吵,尚未见到两人在何处有“互补”迹象。


王宪平和弟弟王宪安、邻居杨大山,刘淑霞与母亲那人和等的相互关系亦如此,只让观众看到了冲突,没有深层沟通,或许沟通铺垫在后面,但目前着实让人看得着急。

另外,在主打“怀旧年代”的故事里,如果与时代背景贴合得当,能让观众引起一波“回忆杀”,而《我们的日子》在这一点上也有待继续观察。

一上来,王宪平、刘淑霞两口子的第一个儿子王明中便查出了“难以启齿的暗疾”;还有杨大山、方慧两口子间,那些流氓给钱“接盘”的行为等,发生的事件都相当特殊,不具备普遍性,因此,剧集播出至目前,能否让观众产生共情,还得打一个问号。


当然,《我们的日子》目前尚处于播出周期的一开始。相较同类型题材的作品,剧集从“第一代”便开始讲起,“第二代”尚未走上故事“舞台”,在丰满长辈的基础上如果能慢慢将故事圆得顺畅,并讲好核心的“第二代”的故事,或许口碑会提升也未可知

不过,由此延伸,倒是引发出了新的思考。

《我们的日子》在前期宣传过程中,一些稿件中出现了熟悉的“中国版《请回答1988》”的字眼。近些年,这个“标签”屡见不鲜——打开搜索引擎搜索“中国版1988”,光是近两三年就有十余部剧集打上了这个“标签”。

为什么“怀旧风”年代剧能持续被创作者青睐?

归根结底,还是有观众。

这些年代剧置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包括《我们的日子》在内,许多剧都会用年份大事记的方法来完成转场——

《我们的日子》


《请回答1988》


《光阴的故事》


其中产生的一些事件并不一定是观众所切身经历过,但其中迸发的那些代表着“青春”的情愫却是无论哪个年龄圈层都会经历的。

共情力、代入感,是这类剧集吸引观众的根本原因;也正因此,这类剧集的创作并不像刑侦、悬疑等题材,通过强情节便能成为爆款“出圈”,它需要沉淀的生活基础和对人间百态的细腻刻画。

《请回答1988》开篇就说得很好:1988年,虽不富裕,但内心却有段温暖的岁月

事实上,对于这类题材,中国的飞速发展给予创作者广阔的创作空间。要讲好“怀旧风”故事,不一定要寻找对标作品,不一定非要几户家庭、几位发小,因地制宜讲好本土的故事也会得到观众认可。

太远的不说,前些年的《父母爱情》、去年的《人世间》,都是将时代感、剧情和人物做到精准刻画和塑造的作品。


被不断拿来做对标作品的《请回答1988》,也一度陷入被质疑过分借鉴台剧《光阴的故事》的窘境。两者人物架构有所类似,作为叙事核心的女主角成德善、孙一美性格相近,不过,除此之外,两部剧在各自的时代背景里发生着不同的故事。同时,《请回答1988》着重对青春情怀的捕捉;《光阴的故事》的核心元素是眷村子弟对消逝眷村的怀念与对大陆的乡愁,从这个角度出发,两者各擅胜场。

《请回答1988》


《光阴的故事》


而《请回答1988》最终用平实、动人的语态打动了观众,这些质疑也就此“烟消云散”了。

这或许能给创作者以启示——

在知乎平台上,有一个浏览量超过200W的问题:如何看待韩剧《请回答1988》翻拍中国版?

下面的最高赞回答是:与其翻拍别人的1988,不如找靠谱的编剧写自己的2008


推荐阅读

☞ 我在微博,追完了《狂飙》

☞ “抠书式”还原,《三体》不失为一种IP改编新解

☞ 那些抢戏的“反派们”


-END-

主编:依梧

作者:宵夜

编辑:五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文娱头版独家稿件,文娱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352185916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