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3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中国的教育,是如何大规模扼杀工业人才的

维罗听涛 2022-03-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金二 Author 南洋富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l 微信公众号“金二”

ID l gh_6cba22b299cf

文 l 南洋富商


01



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二。中国是世界工厂。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工业大国。


中国今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有一千万。博士数量已经世界第一。中国更有大批的「职业技术学院」,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一线人才」。


如果你只看这种数据,或许觉得中国已经是世界顶级科技强国。但是现实是令人遗憾的。中国的工业科技水平,与整个国家的工业体量很不相称。尤其是国际关系紧张的时候,你会听到很多「卡脖子」的说法。


政府不是不重视。国家在某些科技行业的补贴投入并不少,甚至可以说「不计代价」。


中国政府每年给北大清华的经费,已经远超哈佛、麻省理工、剑桥、牛津。北大清华人均经费接近是印度理工学院(印度最有名的大学)的20倍。各地政府都有各种各样的人才补贴计划,甚至有高端人才送房子的巨额补贴。这种待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不会有。


但是这样大的投入,并没有创造科技奇迹。


观察家们对此有各种观点,大多数人都会从科技与工业的制度方面找原因。


但是,我认为制度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中国无论国企、私企、外企,都有相当的体量,市场规模也极大,真正的优质产品不会被埋没。


关键是人才缺乏的问题。技术的突破不是靠人多,而是靠有突破力的尖端人才——这个突破力,并不局限于各种高大上的「高科技」,而是整个工业体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材料的选定,每一个细微结构的设计,每一道工序的改良,每一种操作的规范。


虽然总人口世界第一,但是能够有原创性领先的人才并不多——在中国,任何领域的尖端人才都不多。



02



我不认为同人种或不同居住地的人群之间有巨大差异,所以并不认为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非洲人之间有明显的影响创造力的基因差距。


人类有很强的适应性。生理的后天发展,会与相应的任务有关。经常需要搬运重物的人,用到的肌肉就会发达。经常需要看很近距离的人,就会变成近视眼——近视眼不是病,而是一种功能适应。


大脑更是这样。大脑的发展,突触的网络连接,思维模式的形成,也是由它要完成的任务影响的。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做一些类似于智商测验的题目,他就会非常擅长做这类题目,在智商测验中获得很高的分数,产生「孩子智商极高」的错觉——其实他只是大脑适应做这类题目而已。从婴儿到少年时期,是人脑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这时候要给孩子足够的刺激,发展他的特长,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


大多数中国的孩子从小所受的训练,是为了科技创新做准备吗?No。


大多数中国孩子受到的教育,是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吗?No。


这20年来,中国孩子几乎个个都是做题机。他们努力应对的是考试,分数就是人生目标。


中国儿童的考试成绩很高。小学生的平均分可以达到90多分。甚至有些班级平均分95分。四川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小学考核难度系数不得低于0.95(即平均分不低于满分的95%),初中不低于0.85。


这种「低难度高分数」的考试是扼杀孩子创造力的大灾难。


孩子的排名,不是由他懂多少知识决定,而是由他的低失误、和标准答案的一致性决定的。要获取高分,并不看你有多少知识或有多聪明,而是看你的熟练程度和避免犯错误的能力。


做题极度数量、少犯错误,意味着限制去探索、尝试没有把握的事。


如果一个孩子知识量比其他孩子多几倍,独创思维能力强很多,他更容易偏离标准答案,分数会低于知识量远不如他的人。


所以有些老师会禁止学生用大纲上没学过的内容,禁止学生去表达与标准答案不一样的东西。


这种教育,就是最好的扼杀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办法。不是一个孩子接受这种扼杀,而是全民都接受这种扼杀。



03



中国的孩子在学校里追求的分数,也就是「标准答案的正确率」,这会把他的视野局限在考试的范围。甚至很多人上大学后,还是每门课问老师同一个问题:“这一章内容考吗?”至于求知本身带来的乐趣,经常被忽略。


大多数中国学生离开学校后,基本上不再读书。人均读书数量,只有某些国家的一个零头。因为求知欲、创造欲,早已被应试教育磨灭。


中国中学的声望和老师的声望,通常取决于毕业生考上哪些著名大学。所以中学的培训目标,就是瞄准高考。当孩子们从小学升入中学,并没有放弃应试人生。为了考上排名靠前的大学,会主动压制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精力投入,以集中精力应付高考。


工科天才的很多素质,是需要在儿童时代到少年时代培养的。只有这时候刺激孩子的大脑适应这种思维,才可以为以后打好基础。


工科很需要童年和少年时期玩很多需要自己动手的玩意儿,要自己打造各种DIY,以提高动手能力。


工程技术需要强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在各种材料性能约束条件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无数种方案中选择出较好的方案。它不是解方程式的求标准答案解,而是想出几十种创造性方案,在各种方案中做权衡。


因此,这种思维能力靠「做题家」的训练方式是无法培养的,反而会被扼杀。


很多考试高分生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童子功,所以即便是高考状元也极少能真正成为工科尖端人才。


考试分数稍低的学生会有更好的工业天赋吗?并非如此,他们也是从小就成为考试机器,也是和「学霸」一样接受扼杀创造力的教育。


与中国不同的是:在美国和德国、芬兰、加拿大这种国家,孩子们从小动手和探索的玩耍时间平均比中国孩子高一个数量级,也更早了解产品是怎样一步步做出来的。这种国家就容易出工科天才。


中国式的课堂缺乏探索式的教学,课余自由时间极少。即便是极其有限的课余时间,孩子们也不是拿着各种工具去车间和工作室DIY,极少有人去工厂和作坊玩。


普通的中国孩子,就是天天搞奥数围棋英语钢琴古筝舞蹈,这种教育怎么可能会发展工科才能。


有一种虚假的科学教育产业——让孩子玩积木式的「机器人」、编程。这不仅不利于工业人才的培养,反而是有害的。因为这是一种商业化的培训,让家长快速看到「作品」而沾沾自喜——而这种作品其实是极其简单的。


布尔逻辑是诸多思维中最简单的一种。当孩子写代码的时候,他完全不需要顾及真实的物理世界。真实的物理世界,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综合体,编程写代码仅仅涉及信息处理中最简单的布尔逻辑,不涉及具体复杂世界中各种「非理想化」的约束。所以,我并不提倡儿童学编程——这是对科技教育的形式化,反而限制了儿童全面的工程思维能力培养。


主流文化对于「工业」的鄙视,更让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沾染「工业」文化。他们的住家会远离工业区,认为制造业是低端产业。


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将来从事工业类的职业——机械制造、金属冶炼、铸造锻造、采矿钻井、石油化工、农药化肥、电机与控制、无机陶瓷材料、高分子塑料、纺织业、鞋业、食品工业、工程机械、电力设备、发电锅炉、污水处理、修路修桥、建筑材料、造船造车、军工武器、力学工程、精细化工……基本上你想得出的属于「工业」的,都不讨人喜欢。


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多是坐在一线城市的CBD写字楼的金领白领、BAT之类大厂的程序员和产品经理、聚光灯下的名人、政府的官员、华尔街投行的金融人才、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商界成功人士、讲台上的教授。


很少有人愿意他孩子在工业区上班。所以他们不会为孩子将来从事工业行业做准备。



04



由于高考竞争激烈,考上名校经常需要牺牲大量「玩和自由探索」,这让孩子们很难发展出适合工科的思维。


所以说句不客气的话:当孩子们考上顶尖名校的时候,他已经被抹杀了工科天赋。——或者他原本可以做个工业天才,现在只能成为高学历的普通人才。


而占据重要岗位、获取机会的,都是高分的名校毕业生。个个都是做题家。这是中国无法解决的困境。中国的高考筛选,和筛选工科天才是背道而驰的。


要想培养工科人才,工科大学需要单独出卷子。


比如机械专业的,面试时可以要给孩子一个工具箱和一堆机器部件,让他拆装,维修,画图,分析工作原理,提出改进意见。老师在一边看,判断他是否适合做这个行业。


这样就避免把没有机械天赋的孩子录取到大学,浪费他和教授们四年光阴,最终发现自己干不了,改行干别的。


高考的卷子也必须加大难度。以现在的高考卷子,很难发现一个人的天赋。因为普通水平的人可以考高分,完全找不到真正的偏科天才。


比如说,工科专业考试,可以极大加深数学、物理、化学的考试难度。这样的考试,在中国高考历史上有过一个案例:1987年的物理考试,全国一张卷。那年高考物理的全国平均分是19分。


这样高难度的卷子,某一科的差距就拉得很大。如果所有科目都是这样的难度,很快就把学生的特长筛选出来。普通没有特长的人通常都在30分以下,而真正有特长的依然可以考90分。高考不需要看总分,只看你所报考专业所需要的特长你有没有。


很多中国学生对自己的志趣考虑不多,甚至高考志愿是父母填的。这是很奇怪的事。一个人到了18岁,竟然对自己未来的事业没有想法,这样的孩子是否心智残缺?


英联邦的 A level 考试就完全不同。有70门课可以选,不同专业对学生有不同要求,你要准备大学选什么专业,就得提前选修。


所以,高考制度不改,中国的工科人才选拔就很尴尬。因为无法通过高考把最适合做工程师的天才选出来进入最好的大学深造。



05



在大学里,普遍有这样的问题:很多人对本专业其实没兴趣。有些人考上名校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做这行。若是转系不便,真的很容易浪费青春。


工科学生动手能力极其重要。但是并非每个学生都擅长动手,这就需要教授在这方面给予更多培养。


有些教授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比如孟昭英、束星北,都是动手能力极强的名教授。


孟昭英曾经在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也曾在麻省理工射频研究中心工作。1947年他回国任教,发现清华学生动手能力普遍很差,远不如加州大学和麻省理工。于是孟昭英就手把手教学生各种工具和仪器的使用,从最基本的教起:如何一榔头就把钉子钉入木板。为了让学生动手做电子管和玻璃仪器,他甚至亲自教学生如何吹玻璃。


由于一个学生操作失误,烧毁一个珍贵的进口电子管。孟昭英就亲自示范指导学生如何修复电子管。他把玻璃壳去掉,从别的电子管拆下灯丝换上去,焊接牢固再装回其他部分,最后吹玻璃再造一个外壳,抽真空,封闭,一个电子管就做好了。整个电子管的制造工艺,每一道工序他都一清二楚。


孟昭英这种动手能力极强的工科教授,现在已经很少。因为现在的大学不注重这些,主要看论文数量和影响影子。如今的名校教授都是一路读书到博士毕业,真正有一线工程技术能力的不多。


如果一群大学生从小的教育就是不利于工程技术的应试教育,考上大学后又没有精通业内技术细节的教授指导他们,你怎么指望这样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有很多工程技术天才?


那些原本更要注重动手能力的高校,在中国大体上属于「职业技术学院」,遗憾的是,这些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人生缺乏奋斗动力——因为社会性的歧视,他们很少有机会,甚至自嘲「工业废水」。职业技术学院的资金少得可怜,政府给他们的人均经费不过xx名校的几十分之一,所以他们得到的培训也很薄弱。所以,在技师和工匠阶层,中国的工科培训也是很弱的,杰出人才更是稀少。


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是靠孩子们从小就动手探索奠基的。小孩不动手DIY,不思考探索,不寻求不同答案,国家就会在各个层次都缺乏优秀的工业科技人才。


如果家长真正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工科人才,应该早早带孩子参加各种工矿企业,接触各种行业,让孩子及早发现自己的兴趣。


家学和童子功,可以让人赢在起跑线上。中国与欧美的科技差距,在孩子小时候就已经决定。不仅这一代,下一代也依然是巨大差距。


有个朋友跟我聊到这事,他说:


工科这个科目其实很有意思,我大学老师是这么说的,看上去准入门槛可能很低,但是脑子不行根本玩不来。很多人觉得准入门槛低看不上工业。


认为工业门槛低的,不是少数人,而是社会主流。进工厂工作,会被视为“天赋不够”的低分学生的代名词。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清华大学有个光荣的称号——工程师的摇篮 。现在,你大概看不到几个清华毕业生在做搞技术的一线工程师,而是大多数改行当政府官员、事业单位和国企领导、去金融和互联网业挣大钱。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好文推荐 ↓↓

饶毅丨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

与其鸡娃学一堆垃圾,不如让娃早学投资

倪柳之争丨当年自力更生,真能芯片突破?

很遗憾,对美国的最大误判,正在广为传播!

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丨先有生活,然后才会有生育




走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三观一致的读友

可以扫码加维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