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美国宣布向乌克兰额外提供价值21.7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射程可达150公里的小直径炸弹,可以打击俄军在乌东地区的所有补给线及克里米亚半岛的部分地区。这是美国继援助艾布拉姆斯牵头组建“坦克联盟”之后突破的又一条“红线”。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是,“坦克联盟”之后会否再建“F16联盟”?虽然老滑头拜登说“NO”,一脸实诚相的肖尔茨称“绝无可能”,但熟悉西人决策模式的读友都知道,这些表态只能代表今天,不能代表明天;只能代表政客,不能代表民意。根据开战近一年来他们在援助武器方面的决策特点可知,每一次需要迈大步时,都是由乌方提出要求,然后媒体追问政客,政客的回复无一例外都是“不会”,接下来就是媒体讨论,让民意充分地表达出来——当然,少不了军方中层技术官僚的分析报告,正是这些技术官僚决定着援助什么武器,不是政客。一旦民意和技术分析报告认为应当提供,政客就会改变态度,宣布将援助什么什么。所以,切勿认为拜登的一句“NO”,F16就不会到乌克兰。恰恰相反,美军认为应该提供,现在就等民意。如无意外,民意必定是大力支持。面对西人一次又一次地突破“红线”,俄人显然很不淡定——老实说,怕了,而且非常怕!便又老调重弹,嘟嘟囔囔地抱怨战争是因为“北约东扩”使得俄方不得不先发制人。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因为美国的阴谋才导致了战争的发生。他们说:“美国违背了冷战之后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承诺之一。”依据是,老布什总统的国务卿贝克于1990年与戈尔巴乔夫会晤时承诺:北约不会“向东扩张一英寸”。事实是,当时美苏双方讨论德国统一的情况时,双方约定:在苏军撤出东德之前,非德国的北约部队不进入东德。此外,华约组织于1991年2月25日决定于1991年4月1日终止。也就是说,贝克与戈尔巴乔夫会谈时,华约组织仍然存在,因此在一系列谈判中根本就没有涉及华约组织国家能否加入北约的问题。2014年,戈尔巴乔夫本人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说:“‘北约东扩’这个话题根本没有被讨论过,那几年也没有被提出来。我对我说的这番话负全部责任。”贝克原打算在两德统一遇到阻力时对戈尔巴乔夫说:“你们放弃东德,我们承诺不从当前位置向东移一寸,如何?”但这一点被老布什否决了。他们提出的条件是:在苏军撤出德国的过渡期,北约部队不向东移动,一旦苏军于1994年完全撤离,由北约指挥的德国武装部队可以在东德自由行动。对此,戈尔巴乔夫没有反对。最后,1990年统一德国的协议中,明确北约将扩展到东德领土。冷战结束以后,北约一共有过五次“扩张”,成员国家从16个增加到30个。前两次是东扩,后三次是南扩。
1999年,匈牙利、波兰和捷克加入北约。
2004年,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爱沙尼亚七个国家加入北约。
2009年,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成为北约国家。
2017年,黑山加入北约。
2020年,北马其顿加入北约。
对北约的“扩张”,俄罗斯没有表示反对。原因很简单,北约是一个安全组织,当其中一国被别国进攻时,盟国有义务提供帮助;但如果某国主动进攻别国,盟国没有帮助的义务。后来普京总统也曾三次表达加入北约的愿望,但都被后者委婉地拒绝了。1994年,乌克兰因为难以负担高昂的核武器维护费用,决定转向为无核国。同一年,英法俄签署《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三国一致同意:避免对乌克兰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永不针对乌克兰使用武器,除非出于自卫或符合《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其他情况。避免通过经济胁迫使得乌克兰为确保任何形式利益而行使的其主权固有权利服从于(美英俄三方)自身的利益。乌克兰还在其宪法中规定其为不结盟国家,这意味着他不会成为北约成员国。2004年,俄罗斯花大力气支持的亲俄派亚努科维奇“胜选”为乌克兰总统,但乌克兰国内外观察员宣称选举存在舞弊现象,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抗议活动,经法院裁定重新选举后亚努科维奇落选,这就是所谓的“橙色革命”。2013年,亚努科维奇中止与欧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定,引发“广场运动”,上百万人参加了抗议。在随后进行的民意测验中,46%的乌克兰人支持加入欧洲联盟,36%的人支持加入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关税联盟。2014年1月亚努科维奇签署法令禁止任何抗议活动,引发了民怨沸腾,2月份最高议会解除了他的总统职务。随后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并在乌东顿巴斯地区操纵缔造了两个“共和国”。正是因为被入侵,乌克兰才废除了阻碍其加入北约的法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加入北约。正如几天前前英国首相约翰逊所说,在战争前夕,他对普京总统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乌克兰不具备加入北约的条件。在战争进行的近一年时间里,普京总统多次公开否认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存在的权利;同时,他也多次公开描述其大俄罗斯帝国的梦想。当然,还有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原因,这两点我都曾在过往的文章中写过,这里各用一两句话概括。地缘战略方面,乌克兰在黑海区域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事关俄方能否顺利进入地中海,另一方面事关能否控制里海及中东地区石油输往欧洲的管道。经济利益方面,顿巴斯及克里米亚周边海域于2010年探测出巨大的石油天然所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