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种思维缺陷叫“锁喉”粉

吴老师醉后笑谈 近距离2 2023-10-16

今天空闲时间比较多,写了一篇长文《警惕“以认知代替逻辑、以定性覆盖细节”的非理性思维》(点击标题可读),抽丝剥茧地剖析了广受关注的“锁喉事件”。

文章发出后,有人取关指责我是“脑残”,并在后台留言指责——然(应为“难”)道没有听到那个被锁喉的男的骂那个女的是ji吗?

坦率地说,写公众号以来,各种骂法都有,但骂我为“脑残”的还是第一次,真新鲜。

我不生气,我只是觉得耻辱——竟然被这种人关注了那么久!我实在想不通,写了几千篇原创文章,有哪一篇会被他们所喜欢。

果断拉黑!
这种人有个先天性的思维缺陷——当他们评判一件事时,不是透过现象和细节去看本质,而是在整个事件中任意截取对自己有利的一段,然后就拿这一段说事。

打个比方,夜里有小偷撬门进我家偷东西,我拿根棍子打折了他的腿,然后他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在我胳膊上戳了一刀。
按他们的逻辑,小偷有理我无理。因为他之所以用刀戳我,是我先用棍子打了他,绝口不提他深夜破门盗窃的事。

在“锁喉事件”中,男子和朋友私下交谈,本碍不着“锁喉女”什么事,她不爱听就不听,认为男子的话毫无道理可以和他辩论。

但她劈头就去指责男子“说中国不行”、“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冲到人家面前大声呵斥并要求对方向全车厢的人道歉。

双方发生语言冲突之后,彼此互骂脏话。

但无数的“锁喉”粉们眼里只看到一个细节:男子骂“锁喉女”了。这是他们一贯的做派,有的是故意,有的是无意。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一种思维缺陷。

这种缺陷的本质是没有独立的辨别能力,先选择一个立场,然后再为这个立场找证据。

这种套路,我其实再熟悉不过。

当年读大学时,文艺理论课经常要写一些小说评论的作业,我经常在自己写好之后以2包或者4包“红梅”香烟的价格为别人代写。代写的文章总是采用对立的观点,上一篇肯定这篇小说,下一篇就否定它。先确定是肯定还是否定,然后再到文章里找论据支撑观点。
结果是,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交上去的论文总能够获得“优”的等次。

因为一篇小说的好与差完全在于阅读者的感受,很难说有什么固定的标准。

对一起社会事件的评判,却是有标准的,就是法律。

以自己的个人好恶去评判他人的言论,甚而对他人动手——当然,他们总是会打着正义或者道德的旗号——说轻了是干涉他人的言论,寻衅滋事,说重了就是对他人动私刑。

但“锁喉”粉是想不到这么深的,他们只知道强制他人服从自己的价值判断。

其实那也不是他们的价值判断,因为他们的思维过程是不独立的。他们什么做、怎么说,都在遵循一条看不见的线,被这条看不见的线牵引着,如同鲁迅先生笔下伸长了的鸭脖子。

没有独立的思维,便没有骄傲的人格。

今天下午在河滨跑道上散步时,看到大河随着水流而下的水草丛上,站着一只白色的水鸟。

我不知道这种水鸟叫什么名字,但我能感受到它的骄傲。
它孤傲地站在那里,看着前方,宛如陷入了沉思。

它是有资格骄傲的,因为它自己捕食养活自己,不需要靠他人的豢养,因此也不需要逢迎任何其他生物。

任何依赖豢养才能存活的生物,必定有先天性的缺陷。

——正文完——

官场小说荐读:

《漫漫官路》|《官道天骄》|《官场红颜》|《问鼎官路》|《平民首长》|《首席御医》|《博弈》|《仕途无悔》|《官场红人》|《官路留香》|《权色仕途》|《1号首长》|《1888》|《奇谋》|

近期文章荐读:
法院羁押阅卷律师,会否有更深的意图?
这两天,克里米亚半岛热门非凡
我和你谈钱,你却跟我扯情怀
为“讼棍”说几句话
我最害怕的,是那种为了目的可以往自己脸上吐唾沫的人
杭州领导们的这个决定,草率了
这笔3万多块钱的爱心捐款,应该送给恒大许老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