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以战争中,被遗忘了的人质问题

吴老师醉后笑谈 近距离2 2024-03-11

今天是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第15天了。全世界的媒体上都充斥着以色列军队轰炸加沙造成的人员伤亡信息。

昨天,加沙巴勒斯坦卫生部发言人称,在以色列的空袭之下,加沙死亡人数已攀升至4124人(其中包括1661名儿童),另有13162人受伤。

尚未正式确认肇事者的阿赫利医院被炸事件之后,加沙一座东正教教堂在19日夜间遭到以军轰炸,据称已造成17人死亡。下图是加沙方面提供的新闻图片。 

对此以色列军方承认袭击教堂导致“墙壁受损”,且提前作了通知。

奇怪的是,20日上午的媒体照片显示教堂没有大的损坏。

事实上,根据以色列军方的通报,以国防军当天夜里袭击了100多个加沙城内的目标,其中主要包括地下隧道、武器仓库和数十个行动指挥中心。

以色列为什么要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坚持轰炸教堂、医院等民生设施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哈马斯通常将指挥控制中心和武器弹药库甚至武装人员安排在教堂、医院、学校等民用设施内。以军袭击这些建筑物时,通常会提前一至两天打电话通知人员撤离。

以军导弹的先进性,足可以保证定点清除目标。

我想强调的是:这是战争!

哈马斯将武器弹药和指挥中心设置在这些民用建筑里,已经使这些建筑成为合法的军事打击目标。

以军在轰炸前打电话通知,已经为避免人员伤亡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到目前为止,那些谴责以军袭击民用建筑的人里,尚没有人谴责哈马斯故意将弹药库和军事机构设置教堂、医院和学校里。

至少我还没有看到一个这样的人。

在过去19个多月的乌克兰战争中,俄军多次用导弹袭击乌克兰商场、车站、教堂、学校、博物馆,并且从来没有用任何方式通知过乌克兰方面。

但是,绝大多数谴责以色列轰炸的人,从未谴责过俄军。

我在我的文章里谴责过俄军针对平民的轰炸,也谴责过以军这段时间不再顾忌平民伤亡的空袭。

正如一位自媒体作者所说:你可以有立场,但无论持什么立场都要先做一个人,有人性的人。

出于人性考量的谴责是有力量的,从立场出发的谴责既虚伪又无耻。

其实,在以色列的空袭问题上,哈马斯反而比那些一味谴责以色列的人更明白事理——

哈马斯警告以色列:以军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每轰炸一次加沙,他们就会杀死一名人质。

请注意引号中我加了红色的字,说明哈马斯自己也明白,以色列经过警告之后的空袭是合理的战争行为。

到目前为止,我尚未看到哈马斯因为以色列空袭而处死人质的报道,说明以军履行了轰炸前通知的责任。

早在十多天前,以色列就已经将30万大军及火炮、坦克驻扎在加沙边界线处。昨天,以色列军方要求部队做好采取地面行动进入加沙的准备。
很多人开始要求以军放弃地面行动,以免伤害到加沙居民。

对此,我个人高度认同。

但是,我想请问这些人:你们可还记得以色列方面曾经提过的方案——哈马斯释放人质,以军就不会进入加沙。

如果你们真热爱和平,如果你们真关心加沙居民的安危,就该对当事双方都提出要求:哈马斯释放人质,以军不采取地面行动,然后才好开始谈判。

正如俄乌之间,俄军应当先撤出乌克兰领土再谈判一样。

但我没有看到他们有一句涉及人质的话。

虽然很多国家、媒体与个人对人质问题选择遗忘,但以色列一刻也没有忘记。
请注意:绑架人质是《日内瓦条约》明确规定的战争罪行为,而军事进攻不是。

哈马斯犯下绑架人质的战争罪在前,以色列采取地面行动解救人质在后。

很显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哈马斯先释放人质。

也许有人会说,人质只有200多人,以色列轰炸已经造成4000多人死亡。

姑且不谈尚未经过第三方证实的4000多人的数据是否真实,因为即便真实,生命也不只是数字问题。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世界。无论是以色列人,还是巴勒斯坦人,抑或是其他国家的人。

我非常赞同以色列一位官员讲过的话:如果非要让以色列在自己的国民死去和让加沙人成为难民之间二选一,我们只能选择后者。

国家存在的意义,就是保护、善待自己的国民。

如果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国民都不放在心上,当它讲人道主义时,要么是卑鄙的谎言,要么就是将人道主义作为下作的工具。

在对待自己的国民这一点上,以色列是全球有目共睹的。当它的国民被挟持为人质时,它永远都不会放手。

正因为如此,数十年的巴以冲突中,巴勒斯坦方面一直将绑架人质当作对付以色列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上巴以之间最著名的两起人质事件。
第一起发生在2011年,为了换回2006年被绑架的19岁士兵吉拉德·沙利特,以色列释放了1027人。

这个事实有力地证明:数字不是衡量生命的重要指标,至少不是唯一指标。

第二起就是广为人知的“恩德培行动”。

1976年6月27日,巴勒斯坦武装分子 劫持了一架从特拉维夫飞往巴黎的法国航空航班,并改道飞往乌干达。飞机一降落恩德培,劫机者就释放了其他乘客,剩下105名以色列人、犹太人和12名法航机组人员,劫机者要求释放40名被关押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囚犯和13名被关押在其他国家的囚犯。

以色列派出救援队实施了救援行动。除了3名人质被误杀,他们救出了所有人质,消灭了全部8名恐怖分子。

救援人员牺牲一人,名叫内塔尼亚胡,是现任总理的哥哥。

今天,很多很多人——包括我——都谴责内塔尼亚胡的右翼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和对巴勒斯坦人冷酷无情的态度,但却很少有人去分析他的立场和思想的成因。

我并不是说内塔尼亚胡的立场是合理的,我只想说——

不同的文化国家和民族对生命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昨天,巴勒斯坦总理穆罕默德·什塔耶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他不会谴责10月7日造成1000多人死亡的哈马斯袭击事件,理由是“以色列没有受到生存威胁”。
我的理解是,对他而言,既然以色列这个国家是安全的就OK了,至于死个千把平民,不需要大惊小怪。现在以色列专门斩首哈马斯的高层领导,显然违反了他们的“游戏规则”。
他们永远不理解以色列人的愤怒。也许这正是巴以问题无解的原因之一。
今天,以色列又面临着严峻的人质问题,并且这一次比以任何一次都更复杂。
因为以往劫持人质都是单一的事件,劫持者和人质都集中在一起。而这一次,劫持者包括多个武装组织和个人,人质也被分散在多个地点,甚至加沙的武装分子自己都没有完全弄清楚人质的人数和关押的地点。

即便以色列人想谈判,都找不到谈判的对象。

那些给以色列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放弃地面行动的人,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给哈马斯等武装分子施压,要求他们释放人质。

对以色列人来说,在人质没有获释的情况下就让步,无异于鼓励别人以后继续去绑架人质。

不过,无论以色列采取何种应对方式,哈马斯等武装组织都不会放弃绑架人质的“战术”,过去几十年的事实早已验证了这一点。

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哈马斯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下面是最新的战情资讯。
1.哈马斯释放了2名美国人质朱迪思·泰·拉南和娜塔莉·拉南母女,拜登称对此感到“欣喜若狂”,他本人与她们通了电话。以色列称这是对哈马斯持续“军事压力”的结果,且这种压力会逐步加大。哈马斯则声明说,他们正在与埃及、卡塔尔正和其他“友好国家”的调解人合作,将“努力做出释放临时拘留的外籍人士的决定”。

2.昨天的“伊斯兰星期五祈祷”后,埃及、约旦、黎巴嫩、伊拉克、也门和约旦河西岸的数千名示威者走上街头,抗议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战争行动。

3.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昨天抵达西奈半岛,他将于今天参加地区和平峰会,已经确认参会的人员有卡塔尔、土耳其、希腊、约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塞浦路斯的领导人,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伯联盟秘书长。此外,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和日本外务大臣上川洋子也将出席这次峰会。

4.拜登政府请求国会批准1050亿美元补充资金,其中600亿美元用于乌克兰,140亿美元用于以色列。
5.伊朗警告美国不要向以色列运送武器,以避免加沙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否则,将被视为“美国政府参与了犹太复国主义政权的罪行”。
6.以色列国防军称大多数人质还活着。他们表示,失踪人数在100至200人之间,而哈马斯方面称有200至250名人质。卡萨姆押了大约 200 名人质,其余人质则被加沙其他“武装组织”扣押,目前无法确定确切人数。
7.“以色列之声”报道说,从被俘的参加10月7日袭击的哈马斯分子身上找到一种被称“贫民可卡因”的七角形毒品。这是在黎巴嫩和叙利亚生产的毒品,可以让吸食者冷血无情、没有食欲且能长时间保持清楚,它曾被ISIS分子大量使用。
——正文完——
通知:吴老师的兴化大闸蟹正式上市了,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官场小说荐读:

《漫漫官路》|《官道天骄》|《官场红颜》|《问鼎官路》|《平民首长》|《首席御医》|《博弈》|《仕途无悔》|《官场红人》|《官路留香》|《权色仕途》|《1号首长》|《1888》|《奇谋》|

近期文章荐读:
非同寻常!拜登发表全国电视讲话
明智之举:以色列拒绝泽连斯基的访问请求
突发惨剧:加沙一家医院发生大爆炸,超500人死亡!
谁才有能力打败以色列?
哈马斯赌赢一局:以方表示等平民撤离后才会采取重大军事行动
不要把恐怖袭击等同于战争;最新战情
小泽宣布战后不竞选总统;如何评价以色列对加沙的极限封锁?
俄乌、哈以战争:评判交战方正义性的一条铁律;最新战情
哈以战争的三个谎言和一个真相;最新战情
哈以战争是乌克兰战争的空间延续;最新战情
从一个问题开始,对哈以冲突抽比剥茧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醉翁之意,或不在酒
遭到5千多枚火箭弹袭击后,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哈以战争中,被遗忘了的人质问题

吴老师醉后笑谈 近距离2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