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种力量看济南强省会未来”③丨发展聚合力与日俱增,济南“开新局”有机遇有担当

张顺军 凤观齐鲁 2023-11-23

编者按:


7月26日济南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2.7%的经济增速客观说明济南经济短期产生波动。不过,数据内外同样展现出济南经济的韧性和张力。


我们不回避济南经济仍然面临问题和挑战。不过,在济南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在“十大优势”的强劲赋能下,济南强省会建设前景依然广阔。即日起,凤凰网山东将推出“三种力量看济南强省会未来”三篇系列报道,分别从创新引领力、城市软实力、发展聚合力等不同维度和层面,透视济南强省会的动力源,进一步向外界展现济南“走在前,开新局”的昂扬姿态和实干作为,以此坚定济南发展信心。



32年前,还是一片“烂泥渡”的浦东,正式获准开发开放。30多年的时间,一座现代化的浦东新区傲立黄浦江畔。

这样的发展故事总是令人心潮澎湃。机遇正在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城市。202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这是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一座希望之城开始拔节生长。

如今,漫步起步区,凤凰大桥车流如织,黄河公园绿意盎然,尽显未来新城风采。

起步区的脱颖而出,同样是济南跨河发展的硕果。

不止“北起”成势。“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推动济南城市发展聚合力与日俱增,各领风骚的城市板块勾勒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鲜活面孔。

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区域发展合力加速集聚,济南正在不断开创强省会新局面。


01“北起”步伐加快 塑成济南新优势


到过起步区的人大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这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黄河公园成了济南市民游玩的网红打卡地,优美的黄河自然景观以及不断加码的生态建设让游人流连忘返。

获批一年多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已经彰显一座新城的风姿。


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加速推进。“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济南黄河凤凰大桥等跨河通道建成通车;山大二院北院区、黄河体育中心等民生工程加速推进……

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一座希望之城就拔节生长,展露新颜。

与此同时,一大批优质项目的先后落地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码构建,让这座城市活力迸发。

当前,起步区确定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3+1”产业发展方向,全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可以这样评价,起步区的发展一开始就秉承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所以展现出更加广阔的未来空间。

不妨来看,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已经投入运营,并完成20兆瓦燃气轮机首台套销售,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在氢能产业领域,济南起步区引进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应用示范基地,总投资100亿元,目前一期项目的氢能创新中心、产业园项目等已开工,预计中试生产线年内可投产。全部建成后,2025年底达到万台产能,2030年底前达到十万台以上产能。

官方消息还显示,起步区的聚集效应已开始显现。目前,累计签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优质项目132个、总投资3161亿元。这些项目将持续释放产业集聚效应,吸引聚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强劲动力。

诸多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国内知名央企、民企均把目光投向了起步区。起步区活力满满,动力十足。

的确,起步区被赋予众望。今年3月履新以来,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以及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分别调研起步区。

6月8日,刘强还主持召开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规划座谈会。

济南正在举全市之力推动起步区建设。毫无疑问,势头强劲的起步区将成为济南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


02区域发展生机勃勃 城市聚合力与日俱增


去年,济南确立了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战略。按照济南的顶层设计,将促进区域错位特色发展,加快形成更加有效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内涵式发展。

经过1年多时间的破题,济南各个片区不断突破,形成了济南发展的重要合力。

目前,济南东部正隆起科创智造新高地。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竞相发展,共同奏响济南“东强”战略的最强音。


沿经十路一路向东,在齐鲁科创大走廊核心区,以济南超算中心为核芯,延绵、辐射周边14平方公里的区域,数字经济人才、科技创新企业正在不断涌入集聚,一个“数创绿谷”——“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拔地而起。

而就在本月底,2022中国算力大会即将在济南召开,济南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产业变革。新型产业的强势突破,夯实了济南万亿城市的底盘,推动济南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傲立潮头。

作为“西兴”的主战场,槐荫区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总部城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等产业,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目前,国际医学中心、国际人工肝诊疗中心、国际移植中心等一批医疗科学科研机构交相辉映,医养健康成为“西兴”重要看点。

“中优”、“南美”战略衔枚疾进。一年多来,“中优”项目齐推,重塑片区城市肌理,进一步彰显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南部山区则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在“十四五”期间,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治理项目,筑牢泉城水塔,打造城市绿肺。

不同片区的共同发力,形成了各领风骚的城市经济板块,这进一步增强了济南发展的内生动力。


03主动作为显担当 济南龙头引领开新局


下一步,济南将如何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发挥龙头引领?对于济南的发展,外界充满关切。

在被屡屡提及的济南“十大优势”中,第一个优势便是战略机遇交汇叠加。三大国家战略在济南交汇叠加,为济南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

在战略机遇面前,济南没有坐享红利,而是主动作为,不断谋求新突破。

外界关注到,刚刚履新不久的济南党政领导以务实姿态扎实推进济南各项工作,全力谋求济南发展新突破,济南各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不断推动济南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也是如此。

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不止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同样表现在一城区域协调的协调推进。区域间的不同定位、发展优势的形成,对这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透过济南城市发展格局的“新十字方针”,外界已经关注到,不同区域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各有优势。

“东强”片区,有着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优势产业;“西兴”片区,培育了医养健康等产业;南部绿色生态之城,现代文旅、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强劲;中部品质之城有着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等业态,全面构筑品质之城。

而北部,则承担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是一座希望之城、未来之城。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三步走”发展目标,一座798平方公里的现代绿色智慧的未来之城正在济南黄河之北逐渐崛起。

济南不同片区的主导产业,与山东“十强产业”存在紧密对接,这些产业的壮大,对推动山东强省建设具有现实意义。这种发展格局也能进一步体现济南龙头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城市,深圳、上海以改革标兵姿态强势崛起。

步入新时代,中国城市更加活力四射,踊跃争先进位。如今,战略机遇交汇叠加,济南创新引领力、城市软实力、发展聚合力再次形成城市突破发展的强大推力。

“走在前,开新局”,我们对济南的美好未来格外期待。



来源/凤凰网山东 作者/张顺军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点亮在看 聚焦山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