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疲秦之计”成就统一大业,这位间谍失算了!

刘渝西 道中华 2023-10-29

蓝色字关注“道中华”

本文约 2700 字

阅读需要 7 min

闸门缓缓开启,汉江水奔腾而出,经过近12小时跋涉、穿越近百公里长的秦岭输水隧洞,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的“握手”。

这是今年夏天,引汉济渭工程黄池沟配水枢纽的一幕。引汉济渭是陕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而在2200多年前,陕西还有一座著名水利工程,它开创了关中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先河,润泽关中、助力秦统一六国。

引汉济渭工程主水源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人民日报记者 雷声 摄)

道中华:“善治秦者必先兴水”,这是三秦大地上宝贵的历史经验。2200年前,秦国为何要修建郑国渠?

王双怀:郑国渠的修建,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在郑国渠修筑之前,关中平原的渭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常发生旱灾,大部分土地并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中经济的发展,制约了秦国东进的步伐。

秦王嬴政即位后,致力于统一中国。当时的韩国地处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的交通要道上,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韩惠王了解到秦人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已将关中大部分地区开发成良田,唯独渭北旱原农业条件较差。于是,公元前246年,韩国派间谍郑国(人名)以帮助秦国兴修水利为名,诱使秦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水利建设上,意图耗竭秦国实力,使其无力发动兼并战争。

秦王果然采纳了“水工”郑国提出的在渭北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议,并命令他主持修建引泾灌渠。

渠修了一半,“疲秦”阴谋败露,秦国朝野震惊,秦王嬴政亲自审理。郑国临危不惧,从容作答,“我虽然是来充当间谍的,但水渠修成之后,会给秦国带来巨大的利益。我只不过是为韩国争取了几年时间,而为秦国建立的却是万世之功。”秦王认为郑国所言有理,命他戴罪立功,继续组织修建。

陕西咸阳郑国渠泾河大峡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经过数十万人大约10年的艰苦努力,公元前236年,全长三百里、横跨渭北平原的引泾灌渠竣工,4万多顷干旱多碱的土地得到灌溉,渠水所含的泥沙又对盐卤起到改良作用,从此,渭北地区大片农田得到改良,“泽卤之地”变成良田沃野,关中地区成为我国最早的“天府之国”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渠成……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郑国渠建成6年后,秦国灭韩国。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作为“疲秦计”的郑国渠,最终成就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道中华:郑国渠开了引泾灌溉的先河,它是如何沿用千年的?

王双怀:从文献和遗迹来看,郑国渠灌区的测量技术、筑坝技术、开渠技术、引水技术、分水技术、灌溉技术和渠道的维修技术,在当时都处于领先地位,蕴含着中国古人治水用水的技艺和智慧。

泾河水系图。(图片来源:陕西水利博物馆网站)

郑国渠首设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王桥乡船头村西北的泾河左岸,采用筑坝分水的方式把泾河之水引入瓠口(古邑名,在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干旱时开启闸门进行灌溉。

郑国渠的干渠从瓠口沿仲山南麓东行,绝冶峪、清峪、浊峪诸水,凿断冈阜,连亘山足,穿过漆沮水(石川河),再经富平、蒲城二县注入洛水,长度超过300里。干渠上开有若干大支渠,大支渠上又有许多小支渠,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灌溉系统。

渠道按照渭北地形地貌进行布线,采用“绝河”技术,将冶峪、清峪等河水纳入干渠。具体做法是在河口修筑“人”字形长堤,引导河水流入渠中,既扩大了水源,又增加了灌溉面积。同时采取斗门分水技术,通过“水则”(立于水中用于测量水位的标尺,用以预防洪涝灾害)定时启闭,定量供水,有效发挥渠水的灌溉作用。

国渠。(图片来源:陕西水利博物馆网站)

郑国渠的规模之大、效益之高,在当时都无与伦比。汉代的郑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清代的龙洞渠和近现代泾惠渠都是在郑国渠基础上形成的,其灌溉模式与郑国渠如出一辙。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人修建六条辅渠,以扩大郑国渠的灌溉效益。但由于泾河下切,渠首引水困难,公元前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将渠首上移到谷口一带,在利用郑国渠部分故道的基础上引泾水东行,至栎阳注入渭水,修成白公渠。由于白公渠与郑国渠关系极为密切,因此,人们在习惯上将它称作“郑白渠”。

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对郑白渠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使其继续发挥作用。唐代,郑白渠形成三条主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合称“三白渠”。三白渠灌区以石川河西侧为主,兼及石川河东侧的金氏陂等地,灌溉面积达到一万余顷。

唐代以后,郑白渠引水再次出现困难。1108年,北宋重新开凿引水口,修石渠3141尺,修土渠近4000尺,建成丰利渠,溉田约2万顷。

元王御史渠遗迹。(图片来源:陕西省泾惠渠灌溉中心网站)

1314年,元朝开石渠510尺,设分水闸135座,修成“王御史渠”,溉田9000余顷。明朝又对此渠进行多次维修,再次上移引水口,修成“广惠渠”。由于渠首引水艰难,灌溉面积缩小,清代另修“龙洞渠”,溉田700顷。但到清朝末年,受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其灌溉面积再度缩小。

明代修建广惠渠用的锁铁,出土于泾阳县张家山引泾工程遗址。(图片来源:陕西水利博物馆网站)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主持建成郑国渠的第六代工程——泾惠渠。泾惠渠的隧洞工程、节制闸和退水闸、石渠工程及渠系工程都是用钢筋水泥建成的,其坚固程度远超郑国渠,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的大型灌溉工程,开创了我国现代水利工程的先河。然而,其引水原理、渠首位置、渠系分布、引水方式、输水方式均借鉴郑国渠的做法,可以说是对郑国渠水利工程最好的传承

泾惠渠首枢纽。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道中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与保护郑国渠?

王双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则国家兴。关中在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够成为富庶的农业区域,长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地方,与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有密切关系。

郑国渠遗址博物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郑国渠及其六代引泾灌溉工程,都是按照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营造方式修建的,在历史上对关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中国水利史和世界水利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郑国渠灌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的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保留了大量的水利建筑遗址和水利碑刻,碑文中有引泾灌溉工程规划、施工管理的详实记载,成为了解和研究引泾灌溉的重要史料。从某种意义上讲,郑国渠灌区是一座天然的水利史博物馆。通过这座博物馆,人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营造方式及其相关技术,了解中国古代水文化的基本特征。

郑国渠首遗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96年,郑国渠首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郑国渠灌区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相关部门以此为契机,通过对泾惠渠等水利工程的改造,郑国渠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140余万亩,能够造福更多关中百姓。在郑国渠首附近修建李仪祉纪念馆,对关中历代水利遗存开展调查研究,使得郑国渠灌区水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郑国渠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从郑国渠到引汉济渭工程,我们可以看到2200多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看到国人始终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看到历朝历代有识之士为防洪减灾、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而千载之下,治水的智慧也将历久弥新、代代传承。
(受访者简介: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王彦龙 刘佳责编 | 刘娴审核 | 蓝希峰采写 | 刘渝西制作 | 胡琪


RECOMMEND
往期推荐



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