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 总第367期
本期编辑:江怡
责任编辑:喻琬琳 江文轩 王若桐
中国台湾富士康在印投资。图源:《商业标准》
《南华早报》12月14日报道,富士康拟追加10亿美元投资扩大在印工厂,旨在提升产能,加速供应链对印转移步伐。2023年3月,富士康已与卡纳塔克邦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承诺投资800亿卢比(Rs 8000 crore,约合9.6亿美元)建设工厂。5月,富士康以30亿卢比(Rs 300 crore 约合370万美元)购得班加罗尔坎皮高达国际机场附近一片300英亩(300 acre)土地,并启动园区建设工作。此次追加投资旨在扩大该项目,将其打造为富士康在印“产能中心”。据悉,富士康或将部分资金及工厂用于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此外,卡纳塔克邦政府12月12日宣布批准富士康在卡邦的另一项总额达1391.1亿卢比(约合17亿美元<US$1.7 billion>)的投资,但尚未公布细节。2017-2024年石油需求(其中2023-24年为预测值)。图源:彭博社
彭博社12月14日报道,多家能源研究机构预测,受疫情后消费潮回落影响,2024年中印石油需求增长均会放缓。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预测印2024年石油消费量增长额或将从2021至2023年间的29万桶/天降至15万桶/天 。此外,国际能源署(IEA)11月份发布报告称,预计印2024年石油产量将降低10万桶。据彭博社12月分析预测,中国2024年石油消费量增长额降至50万桶/天,不及2023年增量的三分之一 。专家分析,中印两国能源增量需求下降或对油价造成下行压力,影响OPEC+实行减产计划。图源:《日经亚洲》
《日经亚洲》12月13日报道,尼政府为6名在乌克兰危机中丧生的尼泊尔雇佣兵举行哀悼仪式,并呼吁俄政府停止招募尼籍士兵。尼总理普拉昌达(Prachanda)12月11日称,或有超200名尼公民在俄军队服役。2023年5月15日,俄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宣布简化外籍人员通过服兵役获得俄公民身份的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尼国内青年就业环境恶劣。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显示,尼15-29岁青年人群失业率高达19.2%。尼移民问题专家称,部分尼青年公民主动加入俄军主要受尼就业环境恶劣和俄方政策优惠影响,而他们主要目的是改善自身财务状况。图源:《华盛顿邮报》
The Wire网站12月13日报道,《华盛顿邮报》12月10日发文称,印情报机构调查分析局(RAW)运行“不实信息实验室”(Disinfo Lab),以“揭露反印不实信息”为噱头操弄政治宣传。据悉,不实信息实验室由RAW工作人员萨特帕蒂(Dibya Satpathy)设立并管理,2020年开始运行,印度右翼、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甚至印人党官员均广泛传播或引用该组织文件材料。《华盛顿邮报》指出,不实信息实验室一直利用社交媒体匿名攻击美国境内的莫迪政府批评者,泄露其人际关系和资金来源——虽然其声称旨在“揭露不实信息”,实际上却在从事“舆论污染”活动。知情人士称,萨特帕蒂曾以虚假身份接触西方记者和评论员,借机收集对印有利或批评中巴的素材。值得注意的是,据称该组织在2021年前后收集、散布有关中国西藏虚假信息。然而,不实信息实验室自称独立的法律实体”,旨在提供“完全公正的研究”,并否认与莫迪政府和其他任何组织存在关联。目前,萨特帕蒂与印官方均未置评此事。第四批阵风战机。图源:The Wire 网站
The Wire 网站12月14日报道,法国网站Mediapart发布报告称,法国地方法院要求印协查2016年“阵风(Rafale)战机采购丑闻”,但莫迪政府拒绝合作。2016年,法达索(Dassault)航空公司向印出售36架“阵风”战机。据悉,莫迪政府在交易前“力荐”印信实工业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取代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成为达索新伙伴。2016年10月,达索与信实宣布成立合资企业“达索信实航空航天有限公司(DRAL)”。2018年10月,法国法院以“签署协议时印商业中介Sushen Gupta收取数百万欧元贿赂”为由,要求莫迪政府提供相关交易的司法文件,并期望获准搜查Sushen Gupta、DRAL办公室。2019年,《印度教徒报》报道称,莫迪政府在2016年签署最终合同前,删除交易款项中的“反腐败条款”。自法国法院提出请求至今,莫迪政府一直未采取合作措施,而法驻印大使馆对印当局不予合作表示严重关切,并给予持续追踪。2023年7月,法驻印大使在一份外交报告中表示,莫迪政府有意阻碍法国法院调查“阵风战机采购丑闻”。俄罗斯卡拉什尼科夫AK-203步枪。图源:The Wire网站
The Wire网站12月13日报道,由于印俄合资企业推迟生产AK-203突击步枪,印国防部批准印陆军自美进口价值84亿卢比(Rs 840 crore)的“Patrol”Sig突击步枪,以满足紧急作战需求。为减少进口依赖并实现国防“自立更生”,印国防部2021年12月禁止进口“所有突击步枪”,并将该类武器列入“积极本土化清单”。根据相关协定,位于印北方邦的印俄合资企业“印俄步枪私人有限公司” (IRRPL)应在2024年3月前启动向印陆军供应AK-203步枪。然而,由于步枪存在“射击时枪管凸起”“射击精度存疑”等技术问题,被迫推迟交付。印官员称,批准进口7.3万支“Patrol”Sig突击步枪,一方面表明印国防部不惜“违反”进口禁令,另一方面也间接承认IRRPL未能履行交付承诺。《外交政策》12月12日发布题为《不要高估印度的新中东战略》的评论认为,莫迪在近期巴以冲突中的“亲以”立场不应被理解为“印的中东战略已发生改变”,其对以立场主要受本国利益变化主导。本文作者卡迪拉·佩蒂亚戈达(Kadira Pethiyagoda)系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 。
莫迪谴责哈马斯发动恐袭危及平民生命,不代表印中东战略已发生转变。此前,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莫迪对哈马斯袭击事件的态度表明印转向“亲以立场”,反映莫迪政府偏离印长期恪守的传统中东政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莫迪上述“亲以言论”在以方大规模反击前发表,且在莫迪最初声明后不久,印外长苏杰生就重申支持两国解决方案,并承诺向加沙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莫迪如果强调“亲以立场”将注定无法从中东地区获利。印将自身定位为多极世界秩序中的一极,这将促使印以全球大国身份应对巴以冲突。对印而言,以大国身份介入巴以冲突就必须考虑这种局势演变对其全球利益造成的风险。印在中东地区能源诉求强烈,同时印希望降低卷入区域冲突的风险。短期来看,若巴以冲突扩大并招致其他国家介入,明确的“亲以立场”根本无法助印实现诉求。而从长期看,即使冲突未扩大,亲以立场也会限制印提升自身面向全球南方的影响力。
部分学者将印对以立场归因于印以近年来来往密切,但忽视了印对以政策仍主要受其自身利益主导。2020年,美、以、阿联酋签订《亚伯拉罕协议》,此后印、以、美、阿联酋共建I2U2“中东四方”。此外,印还参与“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构想。但以“四方安全对话”(QUAD)为例,印仅将这类机制视为攫取国家利益的工具,如果机制不符合自身利益,印势必搁置、逃离。
莫迪政府或意识其对巴以冲突的立场势必影响印国内穆斯林社群。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提升,政治野心家通过煽动族群紧张、号称打击“恐怖主义”等方式所获的边际收益显著下降。如果莫迪政府良好应对巴以冲突带来的冲击,将有希望改变印内政和社会的紧张情绪,否则印国内宗教矛盾恐将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