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专访 | 对话南开大学刘银喜教授(上期)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苏格拉底
【点亮·专访】栏目致力于挖掘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探访他们求学治学生涯的心路历程,以此点亮和陪伴更多尚处在漫漫求索中的、年轻而孤独的灵魂。
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您的阅读,您可以在手机的设置功能中调整字体大小。)
访谈嘉宾:刘银喜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期记者:庞尚尚,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期嘉宾
刘银喜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改革、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数字政府治理。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政治学会理事等。
先后主持了包括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政府职能部门委托课题等;先后出版专著(教材)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部分学术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转载,研究成果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获得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1项。
一、您先后于内蒙古大学和北京大学获得哲学学士学位和管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后于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担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务,现任教于南开大学,您觉得这些经历对您的学术研究之路产生了哪些影响?
从学校来看,内蒙古大学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样的,而且因为内蒙古大学地处欠发达地区,所以对她反而是多了一份关爱和惦记。
从专业角度来看,我本科是哲学专业,这一阶段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当时觉得哲学晦涩难懂,现在来看觉得还是学的少了一些,因为在后续的行政管理研究以及教学中,包括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我发现哲学还是非常有用的。哲学的学科特点就是启迪人不断的思考和追问,这其实也是做学问的基础。
我的硕博阶段是在北京大学度过的,这一阶段的“专业化”学习更为明显。现在来看,硕博阶段最大的收获还是大量的阅读,另外就是丰富的学术讲座。当时我们都非常喜欢去听跨领域的讲座,这对后续的个人成长和学术研究都是大有脾益。在北大就学期间,我最深刻的一个感受就是师生之间“海阔天空”式地交流,我们当时会跟社会学、政治学还有理工科的硕士博士们交流探讨,我们从行政管理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是别人会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这其实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当然,这一阶段撰写论文的辛苦和思考的快乐也都是一种经历。现在我们的一些学生一提到论文就非常痛苦,但是就我的经历而言,这种痛苦和压力背后还是有快乐的。总的来说,在北大的专业学习积累形成了我后续学术研究的思考方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现在我和我的研究团队更多地关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回想起来,其实就是在这一阶段确定的。千禧年左右,我们参与了导师主编《公共经济学》教材的编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公共产品”的印象非常深刻,也逐渐喜欢上了。到了博士阶段和工作以后,我的学术研究也基本是围绕公共产品进行的。还有一段是我的博士后经历,对我而言,这一阶段也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
硕士、博士加博士后一共是九年的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北大的氛围、师长的情怀、老先生们的教诲、身边同学的学习方式和态度等,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大。我的硕士和博士虽然是行政管理专业,但是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公共经济、公共服务等领域。北大当时是国内比较早的对“公共经济”展开研究的高校之一,我的导师黄恒学教授当时也是比较早的倡导研究“公共经济”的专家学者之一,所以后来我们也就跟着老师在这个方向从事学术研究。“公共经济”在公共管理领域其实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既要了解公共管理,也要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当时在老师的要求和影响下,我在硕博阶段就开始关注交叉学科。也正是因为在硕博阶段已经基本确定研究方向,所以博士后是在北大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科从事“公共财政”研究,博士后期间的合作导师林双林教授。对“公共财政”的研究也基本上还是硕博阶段关于“公共经济”研究的一个延续。
毕业之后,我进入了内蒙古大学任教。期间从助教到教授,再到院长、党委副书记和MPA教育中心主任,总共是二十年的时间。在这一方面我主要是想谈谈行政工作对学术研究的影响。我最大的感受和感概就是因为有大量的行政工作要完成,所以学术研究的时间便少了,对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喜欢教学科研的。教学科研的时间少了,就觉得空朗朗,因为站在讲台上的感觉是踏实的,走在访谈调研的路上是希望满满的,思考理论和现实问题总是很充实。但行政职务对学术研究也有正面的影响,比如作为院长,其实扮演着一个学科带头人的角色,需要考虑学院各个学科的发展、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
基于学院学科发展的长远发展,院长一般都会选择将自己或者自己的团队作为新的学科增长点的研究试点,所以有时担任行政职务会导致个人的研究方向比较分散。也就是说作为院长,不能只研究自己喜欢的,还要考虑到学院学科发展去进行探索性的创新研究。比如我现在关注的“数字政府治理”方向,就是因为当年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需要探索新的学科创新点。内蒙古在国家战略规划当中是发展大数据的重要实验区,具有土地、气候、能源等优势。从内蒙古大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应当把它作为一个关注和研究的切入点。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就涉及到“数字政府”这一研究领域。所以当时我作为学院院长,作为学科带头人,基于学院学科发展的考虑,在自己团队做试点开展相关研究,形成了现在的研究方向。当然在后续研究过程当中对这一领域也越来越感兴趣,意识到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的重要性,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我们团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学术界的很多同行也都有担任行政职务,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一样,我在这里仅仅是个人看法。
2021年来到南开之后,个人感触更多。南开大学是国内知名高校,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对我个人而言,我中学期间就对南开大学非常的向往,现在也是非常荣幸地加入到大家云集的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这是一个很高的平台,对于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所以我也是非常有信心做出更好的成绩,对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您在“公共服务”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不少研究探索,尤其是通过《流动公共服务: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一书对“流动公共服务”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寻与分析,您认为是什么原因或者契机促使您走进了这一学术研究领域?
围绕流动公共服务,我和我的团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围绕“流动公共服务”开展研究,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在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当中,有大量的案例和研究都在关注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点,大家都在思考怎么去突破,我们的研究团队主要是立足边疆地区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探索。也就是说,我们对“流动公共服务”的研究探讨主要还是基于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强调基层调研,一定是坚持走到基层当中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再去做研究,这也是我们团队一直坚持的习惯或者说研究方法。比如我们先后围绕边疆地区社会稳定、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沿黄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流动公共服务”的提出以及对这种现象的发掘,就得益于深入的基层调研。
另一方面是基于现有现象能够进一步思考和提炼的学术意识。其实现实当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到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和分析,这种意识对于年轻的老师和学生更为重要。所以“流动公共服务”这一概念的提出,我觉得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方面我主要是想讲一个关于“流动公共服务”的故事。当时是2008年,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委托了我们一个名为“草原110研究”的科研项目。这个项目是非常有地域特色,因为内蒙古有大片地广人稀的牧区,当地的老百姓在和地方政府打交道的时候,往往路途遥远,非常不方便。边疆省区的公安边防总队相当于内地的公安局,也有派出所这类派出机构,针对上述情况,他们就有一个创新性的行为。当地的基层民警转变思路,既然牧民因路途遥远办事非常不方便,那我们就跟着牧民去主动提供服务,所以设计了“流动警务室”这一公共服务工具。不同于城市中固定的办公场所,“流动警务室”是跟着当地牧民一起流动的,主动为牧民提供公共服务。我们了解到以后也非常感动,基层民警的服务意识和主动性、创新性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当时做项目的时候就对这一创新行为印象非常深刻。后来进行梳理时发现,我国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除了“流动警务室”之外,还有一些类似的创新举措,如“流动小药箱”、“流动图书馆”、“流动大篷车”、“流动医院”等。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发现上述这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共同特点都具有“流动性”,所以最终我们就使用了“流动公共服务”这一说法。
后来在申报其他相关项目时,我们还使用了一个副标题——“让公共服务流动起来”。之所以起这样的副标题,是因为受到政治学领域经典著作《使民主运转起来》的启发,帕特南阐述的是让民主运转起来,我们关注的是让公共服务流动起来。我记得副标题确定下来后,我们都特别兴奋,因为这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即现实当中传统公共服务供给都是“被动式”的,都是老百姓需要找公共服务供给部门,但是在边疆地区,公共服务是流动起来的,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
围绕“流动公共服务”研究了这么多年,也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也包括这本书的出版,目前大家至少看到我们就能想到“流动公共服务”的概念,也觉得我们的研究是比较有特色的。关于“流动公共服务”的研究,其实我们后来不仅仅局限在边疆地区了,也开始关注大城市中的一些类似现象和案例。我们的一个想法是,需要把“流动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从理念层面强调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无缝隙服务。事实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讲,都应该倡导主动服务、无缝隙服务。
讲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进一步说明我们关注“流动公共服务”的一个原因,即发现了当地的一个现象,然后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理论性的概括提炼,这就是一个大概的研究缘起。
推荐阅读:
快讯 | 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宋林霖教授应邀参加“2021-2022年天津市社科界深学笃用‘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大调研”
【讲座回顾】| 2022年5月“国家治理”系列讲座回顾(一)
连接·专访 | 对话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徐斐(上期)
连接·专访 | 对话徐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下期)
连接·专访 | 对话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县域营商环境治理专题系列(一)
点亮·专访 | 对话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金太军教授(上)
宋林霖、何成祥 | 行政审批局建设的四维机制:基于行政组织要素理论分析框架
总策划 | 宋林霖
责编 | 苏蕾权
初审 | 庞尚尚
终审 | 陈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