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 3 | 在生态农业中找回人和土地的自主性
Editor's Note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活出自己的幸福与喜悦,才能帮助身边的人、事、物找到自己主体性,活出各自的完整性。农业就是这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 Author 笃农家
编者按:
· 为什么会选择“生态农业”这条路?
以上问题分四篇文案发布,本篇为第三篇。
往期回顾:
灵魂拷问 1 | 从事生态农业的心法——生态农业的内生逻辑是什么
灵魂拷问 2 | 从事生态农业的心法——一线农夫在生态农耕过程中的观察和面临的挑战
作为生态农人,怎么看待个人和土地的自主性?
郭锐:说到农人的自主性,我们需要有自己的认识跟判断,这些认识和判断是建立在不断学习、不断对自然规律了解的基础上。了解自然规律之后再去看不同的农法或技术,就可以科学地去看待、分析,然后靠自己的实践去验证。
郭锐在农场做堆肥
不然只是学不同的农法、技术的做法,不断地变来变去,而没有认识到规律,那尝试基本上都是徒劳的。所以我们需要有比较科学的认识,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月丽:学了然后去做,知行合一才能够体悟到这种规律是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也能自然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立君:我认为人的自主性就是有效的观察和学习。像郭锐老师说的,好多人学了各种农法,但是核心的东西没有抓住,学的很表面、很零散。这样的自主性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我觉得有效的自主性要建立在比较清晰的认知上,要有自己观察自然规律、融会贯通的主见,观察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现象都可以往自己的框架里放,这样人学习的有效性和灵活利用性就会提高很多,解决问题更高效,能力也会更强大。
关于土地的自主性,我记得有记者采访中科院院长丁仲礼的时候说到“人要拯救地球”,丁院长说,地球不用你拯救。言外之意就是,人所谓的“拯救地球”是不自量力,人拯救的是人类自己的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恶化了,只是人不适合生存,但是地球一直存在,几万年后或者几百万年后人灭亡了以后,它会恢复生机。
图片源自网络
虽然撂荒的地没有人的辅助会恢复得比较慢,但在地球进化的尺度上、土壤演变的尺度上,它仅仅需要很小的一段时间,相对这个时间尺度来说一百年就是很短的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它就可以恢复到生机盎然。
所以土地生态系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如果人不存在了,其实它可以恢复得很好。我们果园也是,除了要保护我们的作物外,不要太担心其他的因素,一方面它自己会恢复,一方面我们给它一些“元气”,比如有机质的投入、覆盖作物的种植,让它可以恢复得更快。只要方法对了,它有很强的自主恢复能力。
生草的立君生态果园
郭锐:我觉得土地自主性不只包含土地,也包含土地上生物的运作规律,这块土地适合长什么作物、不适合长什么作物,它是有基本的原则的。
但人往往不会去考虑土地是不是适合,只是看到哪个赚钱就去种什么,这就剥夺了土地的自主性,而只是用人的自主性,这也是不科学的。
之前讲到生态农业需要“适时、适地、适种”,其实就是尊重土地的自主性。
我们开始种水稻的时候发现有钻心虫,当时有其他村的村民过来学习,看到钻心虫说,如果不控制的话,很快就会很严重。当时我就说,你不用担心,它不会繁殖起来的,不会造成危害。后来抽穗再去看的时候,已经看不到钻心虫了。
我为什么能够有这种自信知道它不会造成危害,是因为我知道土壤好,作物就会健康,虫害自然会少。水稻比较健康的时候,我知道钻心虫不可能爆发。这也算是我对于土壤自主性的认识。
月丽:《中庸》有这么一段话:“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我觉得这段话用来描述“自主性的农人”很合适。我们生态农人首先是要对自己真诚,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即是活出自己的幸福与喜悦,这样才能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活出幸福与喜悦。
立君在分享自己果园多层作物覆盖下的土壤
当我们能够活出这份喜悦的时候,也更能观察和感受土地与植物的需要,了解自然规律,然后才能帮助土地与植物活出他们的完整性,这不就是“参赞天地、化育万物”嘛!当人和土地的自主性都找回来的时候,就是和谐共生的天地了。
如何看待这种靠天吃饭的、有韧性的农耕方式?
郭锐:我觉得农业的韧性体现在土壤上。气候我们没办法掌控,但是我们可以增加土壤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比如改良土壤,让它的结构更好、耕作层更深厚,作物能够长得更好、更健康、抗逆性更强。
因为我们农场地势比较低,通常有水淹的情况,以前淹过之后菜都会生病死掉,但是2019年水淹后,过一段时间菜又会正常生长。
银林生态农场健康的蔬菜
这是因为经过我们多年的土壤改良之后,土壤的排水性透气性有了改善。之前土壤比较板结,空气很难进去,根会腐烂;改良土壤之后,排水透气性就很强,水一退掉空气就能进去,所以对作物的影响就会小很多。这个应该算是土壤的韧性。
月丽:土壤当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也是在提高土壤的韧性,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就可以活化不同的元素,就像解磷菌、解钾菌、固氮微生物、菌根菌(菌丝可以把远处的水分和养分带过来给植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可以让土壤的空间不断地扩展,越来越疏松,这些都会让土壤的抗逆境能力增强。
因为土壤耕作层的空间越大,储存的水分养分的能力就越大,遇到干旱或者涝的时候,它自身的水库能够储存更多的水,或者是让更多的水排掉,抗逆境的能力就有明显提升。
银林生态农场植物茂密的须根
立君:有一年我们当地很涝,好多果园的树一排一排地死,而我们果园只有个别的树受影响死掉了,其他树还是比较正常的。我觉得韧性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异常条件的缓冲。
一般的年份其他的果农可能要浇七八遍水,而我就只要浇两遍就行,而且浇水的量可能是别人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我刚才提到的种野豌豆的果园也种了其他花草可以去抵抗棉蚜。系统的稳定性可以抵抗和缓冲许多外在压力和不利因素。生物多样性越高,系统越稳定,这就是系统的韧性。
立君生态果园的生物多样性
月丽:我想到前不久西安田间学校渠道沃野青青的桃园,因为生物多样性很多、各种草和昆虫的种类也很多,蚜虫就受到了抑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没有让蚜虫造成很大的损失。
立君:我有两个苹果园都种了桃子,其中一个苹果园的桃子受蚜虫的影响就比较大,而另一个各种花草都有的苹果园里的桃子就几乎不受蚜虫影响,所以地面植被的多样性对控制好多病虫害是有作用的。
回看从事生态农业的这几年,内心经历过哪些变化?
郭锐:前几年比较焦虑的,感觉做了很多年但是看不到盈利,压力比较大,总想着怎么让农场能够收支平衡。人的状态也比较紧,会想得很多、很忙碌。
后来去了泰国游学,我发现当地的人做生态农业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能够更生态一点,能够吃得更好,能够少去接触农药、化肥,让身体更加健康。他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围绕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
那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回来做农场的初心也是为了过更生态的生活,只是后来慢慢地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只是在追求经济。
郭锐在带农场的伙伴进行田间观察
自从那次之后,我慢慢在调整,更多地去关注生活方面的事情,这两年整个人的状态会比较放松一点,经营的状态也更好,工作的时候也更享受、更投入。
做生态农业就是为了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所以首先自己要活得更好一点,才会更有动力,所以要先照顾好自己。
月丽:我之前听到郭锐分享过他经常会亲自去耕地,耕地的过程中感受犁和土壤之间的互动、感受土壤的状态,特别享受,也能体会到做生态农业的满足感。
立君:我可能比较幸运,做农业比较顺,本质变化不太大,但我个人的定位方面,其实变得越来越“自私”。
因为我觉得好多事情首先要自己做得明白、投入,要关注自己的成长才更容易去滋养到别人。就像生态系统某个环节的功能正常的话,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滋养到其他的功能,系统就会转得比较好。
我们也是一样,生活在社会体系、农业体系中,我以前会交流得多一些,尽量给别人解答清楚,而现在我不太喜欢交流。
刚才说的“自私”是基于能对农业做出更大贡献而选择的一种所谓的“自私”,希望自己对农业的理解更深入、在调控农业的过程中能够更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够贡献更多的东西。
立君在田间学校分享自己对果树的理解
当然我也不是不和大家交流,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这边我参与的工作也不少,我觉得参与的过程中本身是对自己的流露,交流的成果也会形成材料在公众号上发布,所以材料都是精华的部分,太多交流还不如多看看材料。
我觉得我的变化是从“多分享”变成了“更自我”的状态,除了沃土中心这边,生态圈的其他活动我几乎不参加,把自己的精力节约出来,希望自己沉到农业中做更多的突破和积累。暂时的不交流是为了以后能释放出更好的信息。
月丽:立君老师说的这种“自私”是一种聚焦,聚焦在以自己做的事业为媒介的成长和发展,让自己和自己做的事业本身就成为一种更大的力量。
了解更多生态农人故事
以及他们对大地与农业的体悟,
欢迎阅读《可持续农业》
点击上图即可进入沃土中心的微店 购买杂志内刊
梧桐「农事 集」介绍
联系我们
备注“加群”,邀请您进集友群
往期市集文案:
灵魂拷问 1 | 从事生态农业的心法——生态农业的内生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