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先生”的百年迷思:我们亟需补上的一堂现代文明课
作为观念的“赛先生”(科学)、“德先生”(民主),进入中国后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而近百年后的今天,“赛先生”身份不明,“德先生”更是难觅踪影。
正如有人所说,对很多中国的精英群体来说,“赛先生”依旧还是个客人,“德先生”更是从来都少有知音——不但科学精神,从未走进中国人的文化核心;对民主的认识,更是极为混乱,常常呈现为两极分化的评价。
但在某种意义上,如何理解“民主”这一概念,事实上是关乎社会发展和文明秩序形成的关键。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溯源到对这一概念的误解。
民主是时代的刚需。但是,在今天的语境下,民主要么成了一个哲学思辨话题,高深而莫测;要么被等同于发达国家民主典范的英美民主,理想而远离实践;要么在政治的威胁下曲为装扮。
究竟怎样怎样认识民主,才能深谙民主的本意,把握“德先生”的精髓所在?在众声喧哗的当下,我们亟需破除沉积百年的民主迷思。重新审视我们对民主的理解和认知,正是“德先生”进入中国近百年后,我们仍亟需补上的一堂现代文明必修课。
很少有人意识到, 民主的问题,不是如何“想”,而是如何“做”。要理解民主,不在于学理上如何去定义,而在于从实践经验和历史的情境中,由浅入深地领会民主的本意——
◎从民主的逻辑出发,系统理解民主的诸问题
若要对民主正本清源,首先就要抛开那些最容易让我们陷入争论的因素——不是从一时的情绪,纯粹的学理,个别的案例出发去讨论民主;而是基于一般的逻辑和历史的经验,乃至全球的视野,去形成更为清晰的民主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民主的历史演变、兴衰之道、各国现状、挑战及未来的考察中,系统地理解与民主有关的诸问题。
◎在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境中,理解民主的实质
万事万物皆有起源,起源最能体现一种事物的本质。现代许多人不理解“民主”的一大原因,正是因为揪住这一名词的字面含义东拉西扯,却忘了民主本源意义的缘故。然而,只有回到人类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时刻,去看民主是如何应对复杂的问题和困境,才能真正理解民主的本质和意义。
◎点燃自由之火,在自由中理解民主的本质
晚清以来,中国不缺乏思想者,但再好的思想在实践层面总是变形走样。而民主的问题,往往并不在于其本身。只有渴求真理、渴望自由的人,才能把真正理解民主的本质,才能在人类文明演变的历史中,理解其精神内核中的理性与自由。
◎全面检视民主理论及现实议题,把握现代民主的真义
对于今天来说,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民主,就要明白民主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民主并不是完美的,但它却是构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民主是一种历史潮流,放眼现代世界,即使是最专制的国家,也往往喜欢在国家名字上冠以“民主”二字——这一方面说明“民主”一词有被滥用的情况;另一方面则说明,在人类社会演化的大潮流面前,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将其阻挡。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乔万尼·萨托利的《民主新论》一书,这是一部可以让我们领会民主的本意的佳作。国内著名保守主义学者刘老师说:“关于民主政治,这是读过的最好的书。”
如今,要是撇开萨托利的《民主新论》论民主,恐怕连资格都极为可疑。
我们必须看到:如果眼中只有孤立的“德先生”,而无法看到他们与自由、道德、信仰等其他核心价值之间的整体关联——看到民主的“少数服从多数”,而忽视作为现代政治体系的分权制衡——结果就不免南辕北辙而不自知,越是高谈“民主”,反而越发悖离。
萨托利的《民主新论》就是一部为民主正名的佳作。本书不仅论述自由主义民主,也论述非自由主义民主,如激进主义式的民主等,并对后者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一针见血的评价。本书把民主理论抽丝剥茧,讲得宏大而细致。冯克利老师说,“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不算溢美之词”。所幸,这本书并不难懂,甚至可以说,异乎寻常地平易近人。
阅读本书,可从入门到精深,同时又具备全球视角和历史视野,全方位理解民主。作者萨托利为世界著名政治思想家。他清晰地阐述了其关于“精英民主”的理论分析,指出“现代民主只能是‘被统治的民主’,其关键在于有效制约统治的少数”,这也成为他标志性的理论标签,《民主新论》成为政治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延伸阅读
洛克逝世318周年纪念|离开这三个基本权利,人类将进入灾难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