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权力、因果:连接政治与现实的三大底层逻辑




国家、权力、因果
连接政治与现实的三大底层逻辑
编:先知书店


经济学有一句著名的行话,叫做“要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强调的就是经济学思维模式的与众不同。那么,政治学也能说“要像政治学家一样思考”吗?


事实上,政治学也有一套自成一体的思维模式。

比如,拿研究问题来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但其实,政治学也研究资源配置。回到真实的社会,你就会发现,通过权力配置的资源,并不比通过市场配置的资源少多少。这样一来,经济学不能解释的很多现象,就要靠政治学来解释了。

再比如,拿研究假设来说,经济学大厦的第一块基石是理性人假设,它假定人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其实,人性中还有一股力量,那就是追求对人的支配最大化、追求影响力的最大化。

政治学往往会更强调这个因素,并把人对权力的追求看成社会的重要驱动力量。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能见到有人在激烈的讨论政治问题,但其所讨论的内容究竟是否专业并经得起推敲?内行讨论政治和外行讨论政治,到底有什么不同?究竟如何才能步入专业的政治学的大门?

重点就在于,一个人是否掌握到了现代政治学的基本思维模式。



国家思维: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

外行容易把政治等同于宫廷政治,但内行更关注宫廷政治背后的国家问题。现代政治学的第一个基本思维模式,就是重视对国家的分析。

在古代,宫廷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发生地,但宫廷并不是唯一的发生地。拿唐朝初年的政治来说,公元626年发生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宫廷政治的高潮,也是兄弟相残的最血腥时刻。

但引发这一宫廷事件的原因,不全在宫廷之内。关于皇位继承的国家制度,李世民、李建成兄弟打天下所积累的军功,各自实际掌握的兵权,以及在高级官僚集团中的政治联盟,都是这场宫廷政变的关键因素。决定宫廷政治的力量,很多都在宫廷之外。

到了明朝初年,朱棣要夺建文帝的大权时,那就不是靠宫廷政治了,而是直接诉诸于内战。当战场或其他因素决定国家权力归属时,宫廷就退居第二位了。

因此,宫廷背后的国家,才是政治的核心。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国家,就像经济学最关注市场。

在政治学中,国家思维强调的是——国家几乎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

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说,如果没有国家,就会陷入人与人的战争状态。这是有道理的。看看阿富汗、南苏丹、叙利亚这些失败国家,就更容易理解国家的重要性。

国家还意味着权力关系的强制性。这完全不同于市场领域的平等交易关系。比如,无论国家提高社保费率,还是推迟退休年龄,对每个人都具有强制力。

一个社会是繁荣,还是衰退,往往是经济学家最关心的问题。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说:“国家既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是人为的经济衰退的根源。”经济繁荣与否的关键,在于有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就是政治学的国家思维。



权力思维:谁来统治?如何统治?为谁统治?

外行容易把政治等同于权力斗争,但这样一来,政治学就成了权术之学,而内行关心的不只是权力斗争,更是对权力的系统研究。

现代政治学的第二个基本思维模式,是重视对权力的分析。

民间的政治学最津津乐道的是,在《汉武大帝》中,刘彻是如何一步步登上大位的;在《甄嬛传》中,甄嬛是如何在复杂的宫廷关系中生存下来,避免活不过两集的命运的;在美剧《纸牌屋》中,男主人公弗兰克·安德伍德是如何不择手段坐上总统宝座的。

权术受到广泛关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现代政治学与其说关心权力斗争的策略,不如说更关心权力背后的制度与逻辑。

因此,现代政治学有着的三大基本问题都与权利有关——谁来统治?如何统治?为谁统治?

权力需要有效管理社会,同时社会需要有效控制权力。这个道理听起来很简单,却很重要。权力不能管理社会,社会就会陷入内乱;社会不能控制权力,权力就会走向失控。

权力还必然涉及到谁统治、谁服从的问题。问题是,你凭什么统治,我凭什么服从呢?这就涉及到合法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即使像古代秦汉王朝那样强大的国家,反叛也随时都可能发生。

另外,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权力运作往往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则。

比如,奥斯曼帝国下的皇位争夺战,基本是王室兄弟间的殊死搏斗,但现代欧洲国家的最高权力多数都实现了和平转移。权力规则的不同,就会导致政治后果的不同。这就是政治学的权力思维。



因果思维:剖析复杂的政治现实

外行容易把政治等同于意识形态口号,或者是各种简单的政治主张,但内行更关心的不纯粹是“主张”,而更多的是“解释”——就是剖析重大政治现象背后的原因。

现代政治学的第三个基本思维模式,是重视因果关系。

政治教科书、公共政治课、甚至新闻报道,都容易让人以为政治学是喊意识形态口号。

当然,每一个国家都有意识形态宣传,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宪法教育也可以算是一种意识形态宣传。只是说,它们内容是不同的,目标也不一样。

跟政治口号相比,现代政治学更关注的是政治领域发生了什么、如何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特别是,关注为什么发生,就是强调因果思维。

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政治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解释各种政治现象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总统选举中采用两轮多数制?其实,这里就有三个环环相扣的因果机制:

一,是第二轮过半数提高了总统的合法性;

二,是有利于塑造更大的共识;

三,是有利于塑造政党联盟。这就是因果解释。


强调因果思维,还意味着现代政治学是以解释现实作为重点的,而非贩卖廉价的政治希望。

自古以来,人类在政治上的最大烦恼之一是,无数哲人认为政治应该如何,这当然很重要,但问题是,现实政治常常不是应该如何,很多人因此就感到失望透顶。

因果思维认为,当现实政治偏离政治理想时,批判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需要回答的是,这种令人不满的、甚至有些不堪的政治,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影响变量都有哪些?

实际上,政治的真正改善,往往有赖于这些重要变量的改变。我们经常说的变量思维,其实不过是因果思维的副产品。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某些貌似不合理的政治现象背后,往往都有着一个较为隐秘的原因。这也是政治学的因果思维,为我们带来的强大思考能力。

比如,为什么政府干预未必有效,而政治家还是会选择干预呢?因为政治家要让选民们看到,他正在为选民们努力工作。

为什么总统只要作出让步就能避免政府关门,但他还是选择不作让步呢?因为总统倾向于认为,一旦政府关门,反对党就会背负更大的政治包袱。

因果思维其实为我们剖析复杂的政治现实提供了一把精致的手术刀。这就是政治学的因果思维。

简单总结来说,国家思维、权力思维和因果思维是现代政治学的三个基本思维模式。掌握了这三个基本思维模式,你大概也能做到“像政治学家一样思考”了。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对于每个心系社会,忧思人类命运的人来说,政治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政治之所以重要,追其原因:虽然政治只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却塑造了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的框架。

按照常识性的说法,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然而,所有这一切得以实现的环境,恰恰是政治带来的。我们全部的社会生活都依赖于政治才得以展开。

政治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自不必多说,而在“国际关系”愈加复杂、“世界冲突”逐渐加剧、“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的当下,普罗大众如何进一步认识社会、定位现实、理解自身;则亟需一个全面、专业且实用的,能够精准洞悉政治逻辑与结构的工具——“政治学思维”。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政治学思维”是剖析复杂社会现实的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更重要的是,“政治学思维”也能为我们带来强大的思考能力,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它都是帮助人们清醒立足当下的一把“利器”。

为此,先知书店精心组成了一套“政治学思维四书”(共6册),并在此诚挚推荐:

◎底层逻辑+三大视角,洞察政治学的独特路径

本套书,以“政治学思维”这个底层逻辑为基础,且涵盖“政治哲学”、“国际政治”、“比较政治”三个政治学的重要分支,用这三个独特视角全面向读者展现究竟何为“政治学思维”,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平常看不到的“政治内幕”是如何运作的?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独特、富有洞察力的探究政治学的路径。

◎将政治逻辑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工具”

如果仅仅是认识“政治学”显然不够,“政治学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打破生活中的认知偏见,以及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国际大势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政治学思维”中的“国家思维”、“因果思维”等,即使将政治抽离,也同样适用于各种场景。

同时本套书所具备的国际视野,更是能让我们走出固化、突破意识形态边界,从“世界的角度”看当下。

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还可在规格中一并收藏本套装+“美国制宪会议六书”,带着中国的问题意识,生动还原史无前例的国际大实验。含独家好书。)



▍延伸阅读

保守主义之父柏克:封闭真知的大门,要比无知更可怕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看透传统社会最难触碰的秘密

米塞斯: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

越是价值撕裂,自由出现危机时,越需要重读哈耶克

政治虽然是少数人的职业,却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副业

“遭难”的逻辑学:轻信、盲从与拒绝思考的根源

奥威尔|一个人要能够设想自己是一个受害者

“德先生”的百年迷思:我们亟需补上的一堂现代文明课

人类绝大多数的灾难,恰恰是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的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

我们唯一的平等就是无知

洛克逝世318周年纪念|离开这三个基本权利,人类将进入灾难之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