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绝版复活|从国军角度看抗战,这是“第一本要看的书”

先知书店 少数派文苑 2022-12-28



从“九一八”到1945

揭开抗战史的另一面

文、编:先知书店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华民族经历长达十四年的浴血抗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说到抗战,多数国人记忆中,要么就是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和鬼子无能;要么就是蒋的“不抵抗”,和国军在正面战场的兵败如山倒。

实际上,蒋不仅不是不抵抗,而且正是蒋殊死决战,才使中国在战后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军更在正面战场对抗日军主力精锐中,鲜血从长城流到上海、武汉、长沙……写下悲壮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四年抗战,国军不是“反动派”,而是保家卫国的“中国军人”。那些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战乃至牺牲的英雄们,不该被遗忘。那段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抗战史也不该被遗忘。

 
但是,关于国军正面战场的书籍难得一见。因此,这部国军正面战场抗战史的亲历者回忆录《十四年:从1931到1945》,就更为难能可贵。
 
《十四年》选取抗战十四年中,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等五个重大历史事件,用第一手资料解密少为人知历史细节,使读者重回中华民族1931年到1945年关键节点现场:

 
张作霖张学良的标准版虎父犬子;沈阳北大营守军“不抵抗”的抵抗;喜峰口之役,国军血肉之躯对抗日本现代化精良武器,大刀队“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血战四行仓库及后续命运;蒋领导全国军民抗日,忍辱负重培养国力作最后决战……
 
十四年抗战史,山河动荡,碧血千秋。有人说,从国军角度看抗战,这是“第一本要看的书”。

▲《十四年:从1931到1945》内页展示

本书还具有如下稀缺特色:
 
●  以来自国军一线将领的口述实录为主:既有何应钦、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淞沪会战右冀军总司令张发奎等高级将领指挥决策的珍贵回忆,也有参与大小战斗的中下级军官包括沈阳北大营团长对战场细节的回顾。
 
●  全景还原国军正面战场的真相与细节:五大抗日主题,史料珍贵生动,填补这段历史的模糊与空白。
 
●  海内外史学界公认的“民国史长城”——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珍藏内容首度完整呈现:创办者刘绍唐有感于“两岸种种历史原因,许多史实难免歪曲”,不接受一切政治集团支持。杂志一向秉持超党派、超政治,取材恪守历史原则,故有“民国史长城”美誉。
 
本书出版殊为不易,绝版后,网上溢价严重,一度炒至二百元以上。先知书店几经努力,与出版社独家复活本书,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一并选购“解读抗战历史”三书)


▍延伸阅读

这本书真心没有想到能在大陆买到

最后库存|关于1944-1950这段历史,如果只读一部书,读这本就够了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聪明人的愚蠢!

梁文道:我做读书节目十多年来,最想给观众介绍的一部书

读完这本“为汉奸翻案”的奇书,我的三观崩溃了

最后库存 |《失落的一代》:中国知青史集大成之作

阿城 | 被边缘化的生活成就了我

人碰到灾难时的惊慌失措,标志着我们再也没有面对孤独和死亡的力量了

史景迁告诉你:你知道的太平天国可能是假的

饶毅: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胡适:好政府必备的三个条件(振聋发聩)

我们的人民太好了!(不朽的讲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