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并不一定是呆笨的同义词,相反,人太有想象力,才是最容易轻信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几年前,上海曾出现一个暑期班,声称能够让孩子学会20秒钟读一本书,能够靠手触摸读扑克牌。在这个叫作“赢在右脑培训班”里,学生经过右脑训练后,可以通过听翻书声、嗅味道,甚至用额头感知的方法,就能认出扑克牌或者识别文字。3天的课程,花费6万到10万不等。参加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长大多是企业家,也有律师、工程师等。结果家长发现,孩子受训后并没有获得特别技能,只是学会了一些作弊的手段。可见,人是否轻信与文化程度高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按照各类人等的不同期待和愿望,布下他们喜欢的诱饵,便都能收到请君入瓮的效果。不管是什么诱饵,起作用的内因都是人们在学校所受的刻板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缺乏理性。
在一个社会里,如果轻信不再是个别人的偶尔上当受骗,而是成为一种普遍的集体现象,不断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那么这个社会中就一定已经出现了某种思维方式的反常。苏联科学家李森科在斯 大林和赫鲁 晓夫时代主导了对基因学和农业科学的政治控制。他提出的遗传学理论反对当时主流的基因遗传学,却并非出于科学争辩的目的,而是为意识形态背书,是一种“非理性科学”。“非理性科学”听起来像是一个自相矛盾,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却是苏联许多人思维心态的一个缩影。法国历史文化学家韦尔南认为,导致这种科学怪胎出现的原因是:“那里实施的,是整个社会生活都被控制,全部智力、艺术、精神活动都被领导的一种制度”。韦尔南引用一位苏联哲学家的话说:“这种制度的真正功能就是‘妨碍思想’。……因为一切都已由它预先思想好了,包括你自己。你用不着去问你到底是什么。……这样,凭着一个如此的制度,当想法出现的时候,它就在奔向实际上十分非理性的方向。”集体的轻信,需要许多人都共同拥有一些特别容易为欺骗者和蛊惑者所利用的思维方式、心理定势、道德偏差、心智弱点。这些认知和心理因素是长期无脑教育的结果,这样的教育就像是耕地,而欺骗和蛊惑就像是播种,不能不先耕地就播种。这种无脑教育一直在持续地悄悄进行,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欺骗和蛊惑所需要的那种几乎全无自我防护能力的猎物。这样的教育总是发生在一个知识和思考被简单化和教条化的环境之中,它使得许多人丧失了应有的怀疑精神和提问能力。这样的社会环境排斥个人的思考努力、批评态度、独立判断和精神自觉性。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人是轻信的动物,人必须相信一些什么。在没有好的理由可以相信的时候,人便满足于相信糟糕的理由。”我们不能改变人性,但我们至少可以用理性来为自己辨别什么才是值得相信的好的理由。
人为什么会在缺乏自己的经验证据,或者完全没有这种经验证据的情况下,对某些话深信不疑,以为就是真理呢?心理学家往往将此归咎于人的“轻信”,但社会学家则认为这是因为“偏执”。二者都有道理,并不互相排斥,因为“轻信”是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就轻易相信,而“偏执”则是一旦相信了,便再难改变想法。
但是,完全出乎罗克奇意外的是,这三个精神病人在一起讨论过一阵以后,非但没有得到预期的治疗,反而更加相信自己是耶稣基督了,其中罗克奇曾一度以为是最清醒的一位相信得最为偏执。那个人说,按照他的看法,“其他两个人肯定是彻底疯了,他们居然相信自己是耶稣基督”。他还解释说:“这真是荒唐,因为很显然只能有一个人是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不可能是另外两个,因此一定是他自己。
牛津大学教授凯瑟琳·泰勒认为,人轻信而偏执的想法大多是外来灌注,而自己又缺乏思考的结果。
意识形态的语言往往会创造一些听上去富有刺激力和推进力的“新鲜”说法,对平时不习惯思考的人们,这些说法显得特别深刻、高屋建瓴或高瞻远瞩、很有水平。由于他们无法确切明白这类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指什么或是指谁,所以无法怀疑,也不会怀疑。这些人不惯于思考,平时不思考,结果不是没有想法,而是迷信别人替他准备好的任何想法。这就像一个人没有信仰,他不是什么都不相信,而是变得随便什么都可以相信,而且相信了就是迷信。一些给人强烈印象的语言词汇被不断地重复,而且由越来越多的人重复,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就会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变成一种类似条件反射的“自动想法”。这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人的思维被“程序化”(programmed),想法因此变得僵化、刻板、偏执。偏执的想法往往带有歧视、排斥、恐惧等情绪因素。偏执一般不会因别人的劝说或说理而有所改变,恰恰相反,越是劝说和说理,可能越加偏执。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19世纪最佳诗人之一的老奥利弗·温德尔·霍尔姆斯说:“偏执的头脑就像是人眼睛的瞳孔,你越是用光去照它,它就收缩得越小。”
一个人容易轻信,就是说他不会怀疑事物的真假,尤其是面对权威言论、主流观点和有情感偏向的内容时,更是会不假思索地站队。其实,怀疑与批判精神是人类的天性,只是被“标准答案式”的教育扼杀掉了。所幸,我们可以从哲学的世界中重拾复杂思维的方法论。为此,先知书店诚意推荐《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这本书讲解了许多左右人类认知和思想的“大问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哲学中的经典理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那些晦涩的哲学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认识复杂问题的能力,并获得思考和求知的乐趣。识图扫码,一键收藏。
注:本文摘自徐贲老师作品集《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混编了第二部分中关于轻信的两篇内容,略有删改。如有纰漏,敬请指正。
▍延伸阅读
徐贲:粗鄙化,一种精神上的流行病
不思考的三大恶果
儒学的尴尬:亟待复兴的“准国教”,还是时日无多的“丧家犬”?
商鞅,作法自毙!
人类最大的灾难,是坐视灾难的发生
梁文道:我觉得推荐它是自己不能回避的道德义务
许纪霖:要科学,不要科学主义
萨托利:现实主义与理性主义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