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加坡成功归功于英国”,李光耀为何会说出这种话?

先知书店 少数派文苑
2024-08-15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与前联邦德国(西德)总理施密特进行长达3天的交谈。当他们谈到了李光耀一生最引以为傲的双语政策时,李光耀坦言:

新加坡的殖民者是英国,这对新加坡来说挺幸运的。

这无疑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其隐含的意思耐人寻味。

不只是这一次,李光耀在其著作《李光耀观天下》中讨论欧洲的章节里,也表示了对英国的感谢。对于英国的制度和其有风度的离开,让李光耀心怀感激。

他说相比被比利时人殖民的刚果,和被法国人殖民的几内亚,被英国殖民的新加坡和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刚果长期以来都被比利时人当做原材料的生产国来使用。比利时人离开后留下的是一片狼藉,任由刚果在内部战争中挣扎。

几内亚的领袖惹恼了戴高乐,愚弄了法国,戴高乐便下令在撤出几内亚时将那里的电线全部剪断,什么都没有给他们留下。

李光耀说,相比这两个国家,英国人在离开时颇有绅士风度的。他们的总督彬彬有礼地将办公大楼完好无损地交给他,拉着他的手向他介绍了大楼里的每位管家。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这位漂亮朋友离开亦漂亮。

李光耀写道:如果,英国人当初留给我的是刚果或者几内亚那样的状况,我不能确定自己有无能力将国家变成如今的面貌。


当然,李光耀要感谢英国的并不只是他们的绅士风度和他们留下的英语,李光耀更看重英国人的制度。在他看来,英国人留下的制度本是成熟的,行之有效的,他们不需要去将其颠覆。那样是愚蠢的,他们只需要去填补和强化一些东西。

比利时和法国,与英国之间,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殖民模式:前者代表传统,后者代表现代;前者以武力征服为手段,后者以市场和贸易为主;前者不过是皇室和贵族的游戏,因此日趋固化和封闭;后者则代表了一种开放的体系和可扩展的秩序。同样是殖民,却分别是野蛮与文明的代名词。
二战后,掀起民族国家独立浪潮,大英帝国解体,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然而,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说 “我们至今还生活在由英国主导的世界里”。这让人感到奇怪,大英帝国明明已经瓦解了,甚至有人说,它已经是个二流国家了,为何影响力还这么大?

通常来讲,一个国家影响世界至少可以凭借两种力量:一种是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另一种则是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等“软实力”,相较而言,“软实力”的影响力、吸引力更重要,也更久远。据《2018年全球软实力研究报告》显示,英国的软实力位居世界第一,远高于美国!

新加坡的成功,是经济的成功,更是制度的成功。它让我们看到,后发国家要跳出历史循环的怪圈,走出“后发劣势”,必须要告别法国、俄国式的野蛮模式,回到主要由英国开启的现代文明模式。


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实际上是两种经济体系的冲突,这种冲突并没有随殖民时代的终结而终结,反而愈演愈烈。面对鱼龙混杂的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究竟作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命运。因此,从经济思想底层弄清现代文明何以发端,又如何维系,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制度经济学先驱道格拉斯·诺斯作品集。诺斯通过制度变迁理论抓住了经济、制度与思想的三大核心问题——经济密码、国家悖论与思想内核,更将三者融为一体: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究竟取决于什么?如何通过制度让国家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而非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如何跳出一个国家固有文化思想对经济与制度土壤的影响与限制?

今天分析相关问题必不可少的路径依赖理论、国家理论、搭便车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概念、范式无不来源于他。中国经济学天花板的周其仁、张五常、吴敬琏、张维迎、韦森等知名经济学家,皆深受他的影响;华人世界“离诺奖最近的经济学家”杨小凯的“后发劣势”理论,亦从他那儿得到了启发和借鉴。

正如一位学者所评价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我们需要一个诺斯”。但遗憾的是,尽管诺斯有如此重要的理论贡献,然而他的影响力在中国仅限于学界,很少有人能认识到他的价值。我们从市面上的诺斯作品中选出最值得收藏阅读的五本书,既有对欧美兴起与制度变迁的研究,更有上升到文明高度,对现代秩序的思考。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含独家书):

来源 | 本文部分章节编选自网络。


▍延伸阅读

张五常:今天中国大学的失败,是因为没有诺斯这种人

诺斯:人类社会的三种秩序

没有哪个老外,比他更爱中国

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被遗忘,是外交史上的一种不幸

张鸣:面对苦难,我们为什么总是把头转过去

郭嵩焘:需要三百年,才能走出秦汉以来累积的弊病

钱满素:为什么亟需从“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美国

弗里德曼,他赢了,他走了

叔本华:如何提升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感

什么是真正的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文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