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的四大“信仰”
英国人韦尔斯说,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中,都住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
游民的思想意识、习惯作风,文人士大夫大多视而不见,因此在官方正史中一直少有记载。
但是在古代,通过评书、戏剧等媒介传播,游民意识成为了真正支配古人行动的“信仰”,影响力远超孔孟之道;而在当下,借助影视文化的大行其道,游民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远超学校和书本教育。
因此,借助相关经典好书,梳理出游民群体的“信仰”,对认清中国历史和当下的底色,重要且紧迫。
乱世出奸雄,拳头即正义
在传统中国,社会秩序依靠人伦礼法维护,人的强弱地位依照宗法划分等级。
而游民群体没有固定的土地和职业,不受礼法的控制和束缚。他们认为,在动荡中才能逆天改命,武力值才能决定生存。因此,他们漠视法规,信奉“乱世出奸雄,拳头即正义”。
《水浒传》中,李逵审理打架斗殴案,丝毫不问是非曲直,赞美会打架者定是好汉;梁山好汉攻下祝家庄后滥杀无辜妇孺,却被视为伸张正义。
在当代的影视剧中,像刘华强、东莞仔这种以暴制暴的黑帮老大,也被视作勇猛、的代表,拥有超高的人气。
信仰二
中国主流文化倡导君子“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而游民群体居无定所,脱离了宗族庇护。只有靠拜把子、组帮派,抱团取暖,才能应对外面危险的世界。
因此,游民群体普遍认为,只有“自己人”才有共同的利益,外人和己方只有敌对和竞争。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主流社会提倡的婚姻观念是,夫妻相爱,夫唱妇随,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抵抗风险。而游民群体脱离了主流社会和家庭,他们将妻室视为拖累。只有哥们弟兄,才是生存的必需品。
因此,游民群体之间重兄弟义气,轻视女性。
《三国演义》中,刘安为了招待刘备吃肉,竟然杀了妻子;刘备兵败后抛妻弃子,为了安抚兄弟,说出了“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可以破,手足不能断”这样的暴论;在《水浒传》中,一个人倘若因为女人耽误了哥们义气,也必然被江湖耻笑;黑社会电影中,大哥身边的女性,几乎都是泄欲的工具。
这种观念延续至今,越是社会底层的男性,越是歧视女性,辱骂、殴打、调戏女性,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孟子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普通人都认为,做人要有起码的底线,否则家庭伦理、社会秩序会崩溃。
而游民群体通常都是赤贫阶层,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们从不掩饰自己“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的欲望,只相信能够立刻兑现的利益;而为了这些利益,常常不择手段。《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为了拉卢俊义、徐宁入伙,不惜栽赃陷害,导致二人家破人亡。吴用为了逼迫朱仝上山,唆使李逵杀了四岁的小衙内。
而在当代的黑帮影视剧中,为了社团利益、忠心义气,杀人放火也都是家常便饭。
陈宝良在《无籍之徒 : 中国流氓的变迁》一书中认为,中国贵族精神的缺失,流氓精神的升起,都源自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游民文化。
如今其实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潜意识,深入骨髓。为了成功,无所不用其极,是很多人信奉的真理。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生活在底层的,还是正在跨越阶层的,很多人其实依然保留着游民习气。可以说,不理解游民,就不理解中国的历史和底层逻辑,也就不可能理解现代化转型的真正困境。遗憾的是,相关领域的研究,在此前一直是空白。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读懂游民三书”:
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第一本全民系统阐释被学界忽视的游民文化经典之作;在书中,王学泰系统梳理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通俗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中国帮派、会党、黑社会的开山之作;
陈宝良《无籍之徒:中国流氓的变迁》: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历史上流氓阶层及其活动的论著。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