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得不说的孩子教育问题:从影子教育说开去

刘春卉 经济地理 2022-07-17

子女教育问题引出来的研究选题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贯穿中国各个社会阶层对教育的“执念”,无疑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中华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但是,在教育产品供需失衡的格局下,这种“执念”也为资本在教育领域开辟了一片蓝海市场。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让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成为了那只在风口上“会飞的猪”。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为这场资本盛宴画上了休止符。提供课外培训业务的上市公司,也即影子教育机构的股价应声雪崩,整个影子教育产业充斥着裁员、退租、转型、学费挤兑等报道。


“双减”政策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但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渴望与焦虑却由来已久。作为有着一双儿女的父亲,笔者也经历了从学区竞争到培训班选择的全过程。2020年暑假期间,面对儿子与女儿密密麻麻的课程安排,家长、子女“假而不休”的窘境,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笔者开始思考课外培训为主体的影子教育与学区为单元的正规教育的竞合。相关研究成果《城市影子教育机构的空间分异与教育资源领域化以南京为例》刊发于《经济地理》2021年第5期。结合该研究成果,我就略谈一下“双减”政策的地方实践以及后续效应,以期引起大家的共鸣与讨论。

(原文请至中国知网下载阅读)


影子教育与正规教育之间的竞与合

影子教育并非中国特有,在东亚国家尤为盛行,近些年也逐渐在世界“普及”,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研究表明,类似高考的“高风险测试”(high-stakes tests)是影子教育的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影子教育的参与程度。虽然从生源分析而言,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在顶级学校的集聚程度并不突出。但是,这并不影响多数家长形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线性竞争思维,而且这根“起跑线”已经开始逐渐向幼儿园甚至胎教下沉。事实上,从196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到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再强调通过削弱义务教育阶段的竞争性,来降低中小学生负担。但是,近50年来不断加码的“减负”政策,却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竞争性输出至影子教育。

“双减”政策之前,在中国的义务教育体系中,以学区为表征的正规教育空间已然与影子教育为主体的非正式教育空间耦合,成为一个教育资源领域化空间,进一步扩大了优势家庭在教育机会上的竞争优势。


平抑需求与均衡供给的

“双减”政策实践

针对影子教育与正规教育竞合后导致教育资源领域化的乱象,“双减”政策的核心就是在供需两侧削弱义务教育阶段的竞争性。“大幅压减考试次数”“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等措施是各地政策实践的标配,上海更是进一步提出了禁止中小学生参与任何形式的月考、联考,一二年级禁止书面考查,五年级以前禁止英语考试等措施。同时,为进一步平抑家长在学科类的竞争性需求,各地都进一步强化了体育、音乐、美术等实践性课程的占比,并将其纳入学生考查范围。此外,学科影子教育机构的“非营利化”转型、广告内容与投送范围的严格限制、授课时间的刚性规定、禁止高薪“挖角”等措施,则进一步避免将家长公共教育产品的需求转移到市场化的教育产品竞争之中。

教育产品供给方面,各地“5+2”全覆盖,将教师在校的课后服务纳入绩效的政策实践,在缓解家长的三点半焦虑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正规教育产品供给的能力与范畴。事实上,“双减”政策推出之前,一些地方就开始探索学校提供课后服务。而“双减”政策后地方最引人注目的教育产品供给改革是,北京、上海等地要求学校校长、教师,大面积、大比例在各学区轮岗的要求。这项政策直接对优质教育资源学区垄断“釜底抽薪”,如果实施得当,除硬件条件之外,不同学区之间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的差距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弥合,家长对于学区竞争也将得到有效缓解。


“双减”政策后家长当何为?

“双减”政策之后,影子教育为主体的非正式教育空间已经被限制,2021年9月8日教育部新出的《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也在进一步杜绝教辅机构“挂着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但是,政策落地后,部分家长“只能自己‘重操旧业’给子女辅导功课”的表态却也在暗示,非正式教育空间并非仅仅是影子教育而已。事实上,这也是文化资本代际传递最直接的表现,而且,这种表现很难被质疑或反对。将心比心,至少笔者目前也很难在心态上对子女的功课“放任自流”。

诚然,很多研究指出,“高风险测试”的“风险”是驱动家长在非正式教育空间付出的动力。但是,家长似乎也应该反思,对这种“风险”的过度焦虑是不是也已经型塑了家长对于教育的认知,是否将自身对竞争压力的理解,转移并投射到子女身上?“双减”政策强监管的实践预示着家庭教育将成为非正式教育的主体,看到儿子从一年级开始刷题后隐约表现出的“厌学”情绪,笔者也不禁反思是否应该培养子女学习的兴趣与习惯,而非片面、短期见效的拔苗助长,我想这才是家长应该面对的课题,也是家长必须调整的心态。


无法回避的课题

是否能够找到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终极解决方案,这无疑充满了挑战,也会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就让我们一起以家长与学者的双重身份,直面它,研究它,破解它,为我们的孩子找到一条身心健全的成长与成才之路。

作者简介

刘春卉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城乡环境治理与政策。


谷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

刘予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

宋伟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

点击关注

我们一起,携手共创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美好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