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

其他

会议通知|《经济地理》优秀青年学者发展论坛(第四届) (一号通知)

为了加强《经济地理》与优秀青年学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就经济地理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主题、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分享和研讨,为优秀青年学者们提供一个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促进《经济地理》与优秀青年学者的共同成长,由《经济地理》杂志社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学院,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会议通知|“沿海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与国土空间治理”专题研讨会(第一轮)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城乡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指明了方向。新时代背景下,城乡发展正在转型,乡村振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沿海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也较快。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沿海地区在节约集约用地、全域整治修复等国土空间治理模式上的持续探索,对促进我国城乡有机融合、推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提升、增强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并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探究新时代沿海地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论与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如何科学认知沿海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和国土空间治理的关键问题?如何深入探究沿海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的动力机制?如何通过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推动沿海大都市区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科学编制经济发达区不同地域类型、不同空间尺度的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如何有序推进沿海地区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这些都是沿海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与国土空间治理过程中应该进行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工程专业委员会、《经济地理》杂志社拟召集和主办“沿海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与国土空间治理”专题研讨会,由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承办,欢迎各界学者与广大师生朋友们参会。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会议选题本次专题研讨会选题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基于淘宝镇的我国乡村电子商务空间发展特征

江苏省沭阳县新河镇是我国首个实现淘宝村全覆盖的淘宝镇,是典型的乡村电子商务集群。新河镇有着400余年的花卉种植历史,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全镇开始推行“无粮化”,打造花卉专业镇。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河镇花木销售的方式从传统市场直销、电话销售开始向线上、线下共同销售转变。新河“淘宝镇”各村分布及主导产业情况依托传统花木资源优势,新河镇经历了由初级农产品生产—产业链延伸—相关产品扩张的过程,生产环节逐渐上移,全镇逐渐形成苗木、盆景、干花、鲜花、盆栽绿植、花木资材六大主要产业板块,其中干花、月季、稻草人基地的规模当前均为全国最大。为避免村庄间产品的同质竞争,在创业能人与当地政府的共同引导下,新河镇各村间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如周圈村主要发展盆景与历史文化旅游,双荡村依托古栗林发展生态旅游,维新村重点发展稻草人产业,堰头村发展“月季+电商”,寻求实现“一村一品”竞合发展。2015年起新河镇连续入选淘宝镇,下辖的10个行政村也连年入围淘宝村。地方产业的发展升级推动了新河镇金融、物流、设计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及从业者向镇区集聚或近域分工,实现着镇村整体提档升级。从这个著名的淘宝镇引申开来,我们对全国乡村电子商务发展进行了关注和研究,相关成果刊发于《经济地理》2022年第1期,现摘其精要,与大家分享。(原文请至中国知网下载阅读)根据淘宝镇与淘宝村的相对数量,将淘宝镇划分为三种类型,对应不同的乡村电子商务发展状态。淘宝镇的类型划分1.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知微见著:都市边缘区典型传统村落发展转型的广州瓜岭村实证

瓜岭村如何走进了我们的研究视野?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乡景观异质性和生态性低密度的乡村田园风光成为乡村空间都市化消费转型的前置条件,“乡村田园梦”和“乡愁”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作为城乡地域系统要素流动交汇的重要节点,大都市边缘区涌现出了诸如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民宿、租住型别墅等乡村空间消费转型的经济发展新业态。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其较高的历史、文化、社会以及经济价值成为大都市边缘区乡村经济新业态的重要承接点。城乡发展要素的互通流动、市场经济价值驱动、国家政策推动等因素使其聚落空间、社会组织、文化景观等经历了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的演变。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揭示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村落空间转型的演化过程及其影响机制,探索其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的规划技术体系和空间治理机制,对乡村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瓜岭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是广州市唯一的水上清代建筑民居群,现存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以及广东最具特色的水上碉楼,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村落,旅居海外的华侨已超过2000人。瓜岭村村貌2014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中国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材的百年回望与启迪

引子+教材对于人才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外学术名家都非常注重教材及教学参考著作的编著。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2017年国务院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2021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关于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的决定》,授予全国各学科、各教育层次的999种教材“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经济地理学》(第三版)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这是人文—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唯一获奖教材。全国优秀教材证书该教材1999年出版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2018年第三版,根据授课教师和读者的意见建议,不断修改完善。23年来总印刷47次,总计印刷50万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经济地理学》(第三版)我作为教材的主编,基于此次获奖为节点,着重分析了中国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材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并从学科发展、国际比较和各主要高校任课教师反映三个维度反思当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相关成果刊发于《经济地理》2022年第3期,现摘其主要观点,与读者分享和探讨。(原文请至中国知网下载阅读)1926年王庸编著了中国第一本经济地理学著作《经济地理学原理》,首次在中文中提出经济地理学概念、影响因素及主要产业部门与地理关系。根据1921年竺可桢在东南大学创办中国第一个地学系(包括地质、地理、气象)的事实,该书起码作为了地理学学生的教学参考书。之后的近百年时间,有诸多经济地理学教材及参考书出版。据统计,1926—2021年,正式出版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仅统计书名中包含“经济地理学”及个别虽不含该字段但经阅读证实为教材的书)共51种,其年度分布差异很大。最多的2006年有4本出版,但有64年则没有教材出版。其中1950—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在恢复转换之中,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高等教育遭遇重大挫折,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版经济地理学教材。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进入恢复发展状态。1982年之后,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进入稳步发展之中。经济地理学教材出版数量分布及阶段差异(1926—2021年)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将其分为四个时期:1近代时期(1926—1949年)据不完全统计,这23年共出版经济地理学教材及参考书8本,其中1926—1940年3本,1941—1949年5本。这些书名除了“经济地理学”外,还有些在它之后,分别加上“原理”“大纲”“概况”“导论”“体系”等,以明确其特色。这一时期前辈学者们能克服困难编著专业教材实属不易。同时期,全世界的经济地理学都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我国的这些教科书在引进先行国家理论中,所滞后的时差很小。所以从国际坐标系来看,中国的经济地理学教科书水平要超过当时国家在世界的地位。2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该时期计划经济起主导作用,又是高等教育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在此背景下,该时期内正式出版的经济地理学教材很少。我们查到的中国学者编写并正式出版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只有两本,还有一本翻译苏联学者的教科书,而且集中于1957年和1959年。计划经济时期的30年,经济地理学者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需求上做了很多实际工作。在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上,适应方向调整和思路转换的背景,也做了许多探索。但从正式出版的教材角度,数量很少,思想也有较大局限。320世纪后期(1979—2000年)改革开放带来了高等教育的繁荣,也促进了学科健康发展。1979—2000年,有18本经济地理学教材出版(或重新修订出版),22年的分布大致均衡。其中7个版本教材为《经济地理学导论》,包括初版后修订3版的华东师范大学等编的该书,其他为“经济地理学”及其“基础”或“原理”等。除了教科书数量迅速增长外,该阶段教材建设还具有以教材建设多样化、框架结构多以部门为主线、理论层次明显提高等特征。出版的教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新趋势,不断优化内容,所反映的理论水平也不断提高。除了很好地满足国内人才培养的需求外,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也大幅缩小。421世纪以来(2001—2021年)21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继续健康发展。随着高等学校数量的增加和地理学专业增加,以及经济学等相邻专业需求增加,经济地理学教材市场需求量大幅上升。同时,其需求的多样化也在增加。这21年来,出版教材(包括修订再版)共23种,平均不到一年推出一种新教材,印数及发行量方面,仅高教版《经济地理学》的销售量就达50万册。这些教材的建设逐渐以需求为导向,其框架结构也多以理论逻辑为主,同时尽量挖掘中国特色。总的来说,21世纪的前21年,经济地理学在教材建设上成绩斐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也为以后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总体而言,我国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总体呈现向好趋势。如果不考虑1950—1978年的特殊阶段,第一阶段年平均出版教材数是0.33本,第三、第四阶段分别达到0.91和1.10本。这94年经济地理学教材变化,大致具有从以介绍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为主到以经济地理学原理统领,从引入为主到逐步增加中国特色研究成果,从不同知识汇集为主转向构建科学理论框架的趋势特征。总的来说,经济地理学内涵在不断变化,中国特色内容逐步增多,研究框架也逐步明晰。教材评价并没有统一标准,但一部优秀教材,要用逻辑清晰的框架,把学科的根本理论关联起来,系统并有重点地讲述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和一些关键的应用方向。以此观察,由于经济地理学发展历史较短,又处于地理学和经济学交叉地位,其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也在教材建设中反映出来。尽管在发展中有些不足之处在逐步弥补,但当前教材建设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性仍显薄弱经济地理学这一术语及学科是地理学家首先提出和主导建立的,之后,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都做了很多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学界普遍认可的经济地理学的“硬”理论并不丰富,也不系统,尤其可解释并可重复、可科学推演的理论不多。这使得按照科学思维编写教材遇到很多挑战。如经济地理学独特之处在于其整体性思维,体现在教材中,如何把这一思维落实在具体的经济地理分析中,目前仍未给予回答。同时,在具体体现上,有一些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分析逻辑,背后依据是还原论的科学哲学,这与整体论如何协调?这也是教材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作为一本传授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主的教材,教师希望有更多的“定理”式的理论点,但是至今,这方面仍然薄弱。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一些解释工业化初期、中期经济空间现象的理论,有些已不能很好解释目前的现实,但教材中并没有很好地做出相应更新。2地理性不够突出经济地理学从字面上讲,经济是修饰语,主语是地理学,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并没有体现这一语义。大家都注意了经济现象的空间性,但空间性不等同于地理性。地球表面经济活动圈层与其他地理圈层的关系并没有突出出来。面向经济管理类学生的教材,出于学科考虑,都没有分析地理环境的经济活动影响。而目前使用量较大的高教社版教材主要专注于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和区域分析(包括全球化分析),未列专门章节阐述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虽然区位、区域分析中谈到地理环境差别影响)。另两本主要供地理专业使用的教材也没有相关内容,其中一本列出了相关篇章题目,但内容并未涉及地理环境。与此相关,教材的针对性和特色性还不很突出。地理类教材与财经类教材之间的差别还不很明显。3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理论科学阐释(包括数学证明、推理证明等)之后,要通过案例加深理解,并逐渐放宽规范理论推理形成时的假设条件,形成一些类型条件下的延伸理论。现有教材这方面均很薄弱。实例选择并没有严格考虑放宽条件的多种可能类型。而且,一些实例还用的是原著中的国外案例,没有根据新的发展选择更合适的案例,尤其没有选择便于学生理解的中国案例。4学术规范问题教材在学术规范上对学生影响很大,教材编写在这方面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但当前使用的教材中,有一些具有明显不足。如有的教材大段引用他人成果,不注明出处,书后参考文献也未列出相关著述。有些引用他人成果,书后参考文献中虽列出所引文献,但在正文中哪些地方引用了,具体引用了原话,还是观点、逻辑、框架、图表等,读者无从知晓。这些做法,或许有些人也已经习惯,但严格按照现在的学术规范标准,已经不同程度涉嫌学术不端,应当引起相关作者注意。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水平,基于编写教材的体会、过去23年所编教材使用后师生的反馈以及授课中的感受,特提出以下思路:1突出中国特色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使学生形成不同的教学和教材接受偏好。与人文社会科学有关的学科,不同国家更会产生不同的学科特色。中国历史文化根植下的中国经济地理思想,注重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系统的整体性分析。西方经济地理思想,虽然也受环境决定论、或然论影响,但其理论化重点在区位分析、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的一般规律抽象,这种研究背后的科学哲学为还原论。还原论逻辑下的研究,使经济地理学对空间格局的刻画之“术”不断走向精细。进而,其应用领域及其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但这种思维忽视了地理条件差异,尤其是不利条件对经济活动的排斥程度。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在于吸纳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术”,服务于中国传统的整体性逻辑之“道”,道术结合,更好地解释经济活动的地理差异。经济地理学的中国特色,还在于中国具有一些独特的经济地理现象。比如,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下的经济格局、滞后于工业化的城市化、政府激励下的众多开发区、迅速发展的高速、高铁及通信设施等。这些特殊现象背后具有特殊的形成机制,比如有为政府对市场的强大干预能力、经济活动安排中的国家利益至上、文化与人际关系对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等。这些因素的组合,形成许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地理格局及机理,为教材建设中突出中国特色提供了可能。2服务探究式教学教材建设要围绕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经济地理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可以从探究式教学切入。为了配合探究式教学,教材建设中要突出思维方式的培育、主要理论点的科学阐释。为此,我们设想,把教材中“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一章修改为“经济地理学思维”,主要谈其科学思维方法,也可以包括技术方法的简要介绍。由于地理类专业开设地理学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课程,学生完全可以从中取其所需。在思维方法中,可介绍经济思维、地理思维以及两者结合的经济地理思维。如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具体应用。3加强理论实践关联教材建设中注意从几方面增加理论与实践的关联:一是参考最新研究成果,淘汰那些不能解释现实的理论,更新根据社会经济变化而新出现的理论;二是选择能够很好证明理论阐释机理的案例,尤其注意增加不同类型例子,从不同类型实例与理论的契合程度,加深学生对理论与条件关系的理解;三是增加一些专栏,介绍在理解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十分关键的经济学概念,以解决大多数地理学学生经济学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四是配合理论讲解,尽量选择中国的案例,比如在古典区位论解释中,可以选择工业化前的中国案例来取代国外的例子。4增强教材的地理性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中应注重经济活动区位、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我们编写的教材中之所以出现此缺陷,是由于我们原来所遵循的原则是:所选内容必须有可以科学阐释的理论点。其结果是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只在具体空间格局的一些方面有所体现。随着近年经济地理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推出,我们可以增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一章,系统阐释主体功能区的科学机理,介绍世界整体和中国整体的两者关系基本特点。教材建设任重而道远,绝非一朝一夕可成之事,在此也呼吁和期盼更多的优秀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投身到我国经济地理教材的创作与提升之中!作者简介李小建
2022年5月9日
其他

特别推荐|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动大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选择。以新发展格局为背景,重塑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的战略地位,提出建设方向,进一步发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的综合效应,对推进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基本建成美丽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经济地理》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2021年第4期“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经济”专题中,推出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的专文《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一年时间,截至4月19日该文在中国知网已经被下载4129次,被引用22次,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指出: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主体的战略引领地位进一步提升,都市圈作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地位进一步明确,生态功能作为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功能进一步凸显。进而,该文提出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的基本方向为:本土化建群与全球化建群相结合,推动建设双循环型城市群;以圈鼎群与以群托圈相结合,形成都市圈鼎托型城市群;留足生态空间优化三生空间,建设既富又美的美丽型城市群;强化创新驱动与低碳引导,建成碳达峰与碳中和型城市群。对于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的综合效应,该文概况其为:巩固提升城市群的核心战略地位,适度调控强大的吸管效应;优化重组城市群“5+5+9”的空间组织新格局,全面提升高度一体化效应;充分发挥沿海、沿江和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联动引领效应;高度关注边境地区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的稳疆固边效应;依托金融中心,强化城市群与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聚财敛财效应;充分放大城市群与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带动效应;突出关注城市群空间扩展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现推出该文全文,希望引起学界对于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关注与思考。作者简介方创琳
2022年4月25日
其他

特别推荐|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化的新趋势与应对策略

编者按《经济地理》2022年第1期的开篇之作——《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化的新趋势与应对策略》,由《经济地理》主编樊杰研究员撰写。作为期刊主编,他每年亲自带头为期刊撰写一篇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为期刊品牌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奉献了心血与智慧!非常感谢他为期刊发展所倾注的一切。《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化的新趋势与应对策略》一文指出,区域发展差距是经济地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把握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和成因,是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科学依据。近十年来,我国沿海与内陆区域经济差距有所减缓,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呈现有所扩大的趋势;城市群之间、欠发达区域之间等南北方同类型区域间差距全面拉大;城乡差距普遍缓和,经济发展越落后地区的城乡差距依然越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边境省份和邻近国家之间,我方超前发展普遍加快。该文进而讨论了产生区域发展差距新趋势的原因,针对我国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第一,近期把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第二,适应南北差距扩大的规律,激发南方发展的动能,使之为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按照打持久战的部署,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应将扶持相对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区域政策的重点;第四,面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以解决新基建“嫌贫爱富”为抓手,扭转区域创新能力在我国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持续扩大的格局,激发创新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贡献。现特别推出该文全文,希望能引起学界对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更多关注和思考。辣妹子《经济地理》主编
2022年3月28日
其他

“狂热”奶茶消费现象的地理学思考

辣妹子笔谈参与者核心观点笔谈总结点击关注我们一起,携手共创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美好未来
2022年3月14日
其他

中国主要旅游城市与入境客源国的匹配

研究缘起针对本文的思考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前,主要关注点是城市入境旅游市场的振兴问题。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国际旅游几乎陷入完全停滞的状态,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一下子又使得城市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与振兴问题显得更为紧迫。2021年先后出台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与《“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均对入境旅游市场的促进与复苏给予了重点关注,提出要优化城市旅游空间布局。那么,随着疫情管控取得成效,在我们采取入境旅游市场振兴的措施之前,不仅有必要详细了解不同客源市场在本地的规模与发展潜力,更需要从宏观角度,在同一客源市场面前,来认识不同城市在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中所处的发展地位。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让不同城市在了解自身入境客源市场强弱的基础上,进行入境旅游营销的精准投放,以避免入境旅游营销中“一刀切”现象的出现;二来也可以为对内强化不同城市间入境旅游市场的共享合作提供参考支持。为此,我们选择了13大主要入境客源国的过夜游客作为研究对象,以我国60个主要旅游城市为案例地,尝试在吸收匹配一词内涵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研究提出了匹配度模型,来分析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客源国的匹配程度,并通过1991—2016年的匹配度历时性分析,总结和归纳出了各主要入境客源市场的高匹配且稳定的目的地城市,以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相关成果《中国主要旅游城市与入境客源国匹配度及演化格局》刊发于《经济地理》2021年第4期,全文如下,欢迎扫码阅读。我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发展概况分析发现,我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呈现以下发展特征:01高匹配度入境客源国数量依旧较少我国主要旅游城市与入境客源国的匹配度整体上呈“长尾”发展特征。与我国主要旅游城市的高匹配度国家仅有韩国、日本、美国与俄罗斯四国,其余国家的匹配度相对稳定且水平较低。02与入境客源国的匹配度涨落波动明显韩国、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我国主要旅游城市的匹配度处于提升阶段,日本、美国、新加坡、菲律宾、英国、法国、德国与我国主要旅游城市的匹配度处于下降阶段。03与入境客源国的匹配格局日趋分化匹配度差异方面,26年来,二者匹配的绝对与相对差异均逐步提升,匹配度的标准差与基尼系数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匹配格局方面,与主要旅游城市相匹配的客源国呈现以亚洲地区为主,但出现由亚洲向欧美逐渐扩大与增多的趋势,即与旅游城市相匹配的客源国由日本、新加坡、韩国等逐步扩充至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家。我国主要旅游城市如何锚定入境客源国依据匹配的内涵和思想,在分析和看待某一事物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当下事物的发展规模,更要注重其发展的速度,只有从发展规模与速度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在分析了26年来主要旅游城市与入境客源国匹配程度的基础上,识别出了主要旅游城市的高匹配客源国,为各城市锚定重点入境客源市场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照。通过匹配度分析,我们发现13大主要入境客源国与我国60座旅游城市的匹配程度各异,并识别出了入境客源国的高匹配且稳定的城市,具体包括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承德、大连、济南、青岛、沈阳、秦皇岛、吉林、长春、南通、烟台、福州、泉州、漳州与湛江。中部地区的武汉、长沙、九江、郑州、大同与呼和浩特。西部地区的西安、昆明、乌鲁木齐与重庆。在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优化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布局,其中提出要建设一批旅游枢纽城市,打造一批重点旅游城市,并分别给出了枢纽城市与重点旅游城市名单目录。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与上述规划中所强调的枢纽与重点旅游城市目录名单存在较强的一致性,这再次体现出我们研究的参考价值。我国主要城市与入境客源国的匹配度格局如何实现我国城市入境旅游的恢复与振兴与国内旅游不同,入境旅游受国际宏观发展环境的影响更甚,新冠疫情和国际保守主义思潮的回归,进一步影响了我国入境旅游的振兴与恢复。那么要想尽快实现入境旅游的恢复与振兴,就需要各城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练好自身内功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外部发展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01持续扩大开放抵御保守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保守主义思潮的回归,增加了入境旅游恢复的不确定性。保守主义思潮下,贸易战的背后是全球经济产业链条的解构、迁移与重组,影响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结构,这势必影响我国入境客源市场的发展,为此各城市强化开放、扩大开放成为稳定与拓展入境客源市场的重要途径。02提升和完善城市入境旅游基本功是关键在疫情影响下,入境旅游发展几乎停滞,但这也为目的地城市展开入境旅游复盘总结与修养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此,在此时段内,可以在高质量发展与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深挖城市的特色文化,开发与升级入境旅游产品;重新优化、调整与组织入境游线;完善城市入境旅游卫生、签证、服务与设施等软硬件环境,提升入境旅游的安全健康与便捷舒适程度;根据匹配度高的入境客源市场适时展开情感营销,培育入境游客与城市的感情,提升其认可度、满意度与忠诚度等,为未来城市入境旅游市场的振兴打好基础。03活化城市内在文化,积极打造“真实的美丽城市”,更新城市旅游形象在《“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入境旅游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美丽中国”形象。“美丽中国”形象的形成是由精彩多样、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所勾勒出来的,而接待入境旅游的重点城市就成为展现地域文化的最佳场所。所以,需要通过专业的创意设计与策划宣传,深挖和活化各城市内在文化,向入境游客展示城市真实的生活面貌和场景,不仅可以形成自身独有的城市特色和卖点,还可以更新城市旅游形象,使入境游客对城市的记忆和印象更加清晰。04深度推进数字经济与入境旅游的融合赋能入境旅游高效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突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入境旅游也亟待进行数字化转型。各城市可以依托大数据、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加速推动入境旅游相关产业的网络化、数字化与智慧化发展,提升旅游服务的精准性;通过云展出、云演艺等方式,推进旅游产品体系的创新,改善入境游客的消费体验。随着全球的共同努力,新冠疫情终有一天会得到有效控制,各国之间的旅游交往也将会逐步得到恢复,未雨绸缪,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如何借此契机打造更高质量的入境旅游也应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思考。作者简介刘军胜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与旅游地理。马耀峰
2022年2月28日
其他

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研究述评与展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兴起,以及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城市创新成为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从地理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城市创新,对认识中国城市创新的空间规律,推动中国创新地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刊于《经济地理》2021年第3期的吕拉昌教授团队论文《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研究述评与展望》一文,建立了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体系,从中国的城市创新发生、城市创新生态、城市创新空间结构、城市创新体系、城市创新创意职能等多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的规律;结合国外创新地理的发展以及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亟需加强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创新机理、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理论、城市创新创意职能理论以及创新地理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该文不仅有益于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研究的相关选题借鉴,而且对于推动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推荐该文,希望引起学界对于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研究的更多关注和思考。辣妹子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转型与创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区域协会创新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从事城市创新、城市治理、产业园区创新与规划方面的研究。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数十项,发表研究论文170多篇,出版《中国大都市的空间创新》《区域整合与发展》《新经济地理学》《整合、超越与发展》《创新地理学》等学术专著8部。点击关注我们一起,携手共创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美好未来
2022年2月8日
其他

中国省级政府债务水平特征:2009-2018年数据分析

不得不正视的政府债务问题2021年中国银保监“15号文”重点提出要打消财政兜底幻觉、严禁新增或虚假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范重大金融风险。但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存量债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至202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存量26.3万亿元,增长20.6%;城投债存量11.5万亿,增长24.9%。二是债务利息负担过重。2020年,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合计付息1.24万亿,占当年总发行规模的11.3%。三是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期限结构不合理。2018-2020年,3年及以下期限的地方政府债累计发行1.04万亿,仅占总发行量7%,占比过低会导致远期存量债务大量“堆积”,加大违约风险发生率。因此,研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分布状况,探究其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化解“堆积”债务,防止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蔓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相关成果《2009-2018年中国省级政府债务水平的动态演进》一文刊发于《经济地理》2021年第4期,现摘其主要观点,与大家分享。我国省级政府债务水平的时空格局特征为了具体分析各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空间集聚特征,借助各年度不同省份的风险指数,利用GeoDa软件,得到不同年份不同区域集聚类型(下图)。图中白色为不显著区域,在空间上随机分布。深红色(HH)表示某省风险指数较高,其周围地区风险指数也较高;浅粉色(LH)为自身发展水平低,周围地区发展水平高,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浅蓝色(HL)则是自身风险指数较高,周围地区较低,呈现空间负相关;浅黄色(LL)是自身与周围地区的风险指数都较低,有一定空间相关性。2015年
2022年1月17日
其他

特别推荐|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化

编者按刘卫东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一带一路”和碳排放研究,已主持各类科研项目近80项,发表论文280余篇;2013年以来一直从事“一带一路”研究工作。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2022年1月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特别推荐|面向信息技术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创新体系建设

编者按金凤君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研究工作,在基础设施发展理论与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领域有着丰厚的学术积累和丰富经验,获得过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先后组织了50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规划的研制任务,包括21世纪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区域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20多部,曾任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现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咨询委员会委员。金凤君研究员长期关注与支持《经济地理》的发展,在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60周年和《经济地理》创刊40周年之际,金老师撰写了《面向信息技术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创新体系建设》一文,刊发于《经济地理》本年第10期特辑。金老师指出: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地理学应紧跟时代步伐,兼容并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空间分析、实验模拟等技术手段,强化区域和空间视角的学科优势,提升学科发展的能力。金老师基于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分析,阐释了经济地理学纳入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支撑、与经济学聚焦区位融合创新、与社会学科聚焦经济治理融合创新、与数据挖掘技术的手段融合创新等方向;金老师还凝练了演化经济地理学、模拟经济地理学、技术经济地理学、环境经济地理学、网络经济地理学、虚拟经济地理学等六大创新拓展领域,进而提出了新区位理论研究、新空间组织理论研究、空间(区域)定制理论研究、新经济地理业态研究、在线经济地理平台建设等经济地理基础理论和能力建设重点。现特别推出该文全文,希望能引起学界对于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更多关注和更深入思考。辣妹子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特别推荐|我国经济地理学历史沿革、现状特征与发展策略

编者按樊杰先生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综合研究工作,在地域功能形成机理与主体功能区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与可持续性预警、经济地理过程的区位耦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先后获得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巴黎地理学会荣誉会员等荣誉称号,目前担任《经济地理》主编,他为《经济地理》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60周年和《经济地理》创刊40周年之际,樊杰先生撰写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历史沿革、现状特征与发展策略》一文,刊发于《经济地理》本年第10期特辑,该文简略地评述了我国经济地理学100年发展沿革,提出了我国经济地理学有两个维度的研究内容,即研究经济活动地理过程和格局的形成与演变规律,以及研究其他地理过程格局演变的经济因素与作用机理。该文还阐述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基础研究与社会应用并重、科研与教学并重、宏观战略研究与微观机理探索并重、国内学科建设与国外合作交流兼顾等4个学科发展特征。在讨论经济地理学遵循复杂系统科学的基本规律和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学科定位的基础上,该文着眼发展机遇,立足学科优势,提出了聚焦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针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围绕影响经济地理过程和格局的新因素和新机制,开展经济地理学重大命题研究的4个发展策略。系统阅读该文,对于全面认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方向大有裨益。现特别推出该文全文,希望能引起学界对于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更多关注和更好思考。辣妹子《经济地理》主编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中国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康养旅游为什么成为了时代趋势?时代与人民有所需。近年来,生态环境、人口亚健康、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康养需求与旅游消费急速膨胀;在疫情期间,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的中医药学发挥了卓越贡献,侧面彰显了中医药文化自信;尤其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国民提升自身免疫力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愿望更加迫切。因此,兼具康健养生和休闲度假功能的康养旅游在时代的孕育下和人民的热切需求中应运而生。党和政府有所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健康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由此,湖南师范大学王兆峰等对中国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相关成果刊发于《经济地理》2020年第11期上。我国多类型康养旅游地究竟分布在哪里?康养旅游是旅游者以促进身心健康为主要动机而到生态质量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景观中的旅游活动;再结合我国康养旅游地的成因和属性特点,将我国康养旅游地划分为人文类康养旅游地和自然类康养旅游地两种,其中,人文类康养旅游地细化为康养小镇(区、村)、康养产业园或机构,自然类康养旅游地细化为山地类康养旅游地、植物类康养旅游地、水文类康养旅游地(下表)。(该分类基于康养旅游地本身所依托的主要事物,以及康养旅游地的主要属性特征和依托卖点,最大限度地排除分类交叉的可能性。)中国康养旅游地呈现出以长三角城市群、太行山豫晋冀边区和喀斯特高原贵渝川边区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局面,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为高密度核心区,太行山豫晋冀边区和喀斯特高原贵渝川边区为次密度核心区;且我国康养旅游地具有“沿线、环城、傍景”的分布规律与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特征,多集中于城市群和省会城市周边,少量分散于交通通达性稍差,但自然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带。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已发育成都市连绵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其市场发育较其他地方成熟,康养旅游市场广阔;太行山豫晋冀边区和喀斯特高原贵渝川边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能吸引众多远距离康养旅游产品的购买者,因此形成次密度核心,从而使我国康养旅游地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城市群或省会城市周边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通讯设施和城市开发政策等优势吸引了大量人文类康养旅游地的集聚;交通通达度低但自然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带,由于拥有优质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环境质量而吸引了自然类康养旅游地的布局。这些使其形成了类似于中国特色小镇“沿线、环城、傍景”的分布规律和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特征(中国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图和核密度图如下)。人文类康养旅游地的核心分布于长三角地区全境、豫晋冀边区和云贵高原西南部,其中,长三角地区的核密度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区域,次核心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武汉、成都等发达地区;自然类康养旅游地在我国中南部地区连接成片,与人文类康养旅游地相比,3个核心区位置发生显著变动,长三角核心区向西紧密延伸至大别山淮河一带、豫晋冀边界核心区往南向河南境内的伏牛山系移动、云贵高原西南部核心区转变为东北部的武陵山区,另外湘赣边界的九岭—罗霄山一带、长白山系、纬度较低的海南岛、秦岭和山东丘陵一带密度相对较高。康养旅游地类型细分中的第一类康养小镇(区、村)在全国分布较为分散,但核心区和次核心区尤为突出,核心区为江浙皖边界的江南一带,次核心区为晋中和粤中地区,其他地区的核密度较小;相比其他地区,江南一带拥有孕育康养旅游小镇更加完善全面的基础条件,比如温和的气候、独具特色的民居、秀丽的风景、厚重的历史感和通达的交通等。第二类康养产业园或机构呈现出明显的点带状分布,其中云贵高原西南部、华北平原、鄂中湘北为3个核密度最高的点团,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和华北—豫中—鄂北连接带使其分布粘度更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华北、中南和沿江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区,拥有良好的市场潜力,云贵高原附近少数民族众多,养生文化资源丰富,环境质量高,风景秀丽,在吸引远距离康养者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第三类山地类康养旅游地以太行山为单一高密度区,江南丘陵、四川盆地、武陵山区和秦岭为中密度区。特殊的地形能够形成多样的小气候,小气候区的自然环境美感和质量一般优于其他地区,从而为康养旅游地的选址提供便利。第四类植物类康养旅游地分布与山形地貌空间特征有密切关系,云贵高原北部分布尤为密集,幕阜—九岭山、长白山和天目—怀玉山为3个次密集区,其大体上位于我国水分热量较为充足的秦岭—淮河线以南。我国自古以来中药养生文化盛行,且森林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好处的负氧离子,因此以山地为依托的植物养生、有氧运动等为康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第五类水文类康养旅游地在长三角地区分布最为密集,其次是贵州中部和湘北洞庭湖流域,均为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沿海或河湖众多的地区由于较高的空气湿润度从而能提升人体舒适度,特别是温泉、山泉在养生中具有较好的功效,因此促使众多水文类康养旅游地的产生。康养旅游地如何迎接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与普通旅游相比,康养旅游的客户,尤其老龄群体更注重旅游品质,且其一般拥有较高消费能力,走马观花式一次性体验游正趋于向深度重复游发展。同时,老龄群体作为购买康养旅游产品的三大主力军之一,其人口数量和比重正快速增加。自21世纪我国进入老龄化伊始到2020年末(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从7.0%上升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因此,面对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康养旅游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第一,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原则,加强优质康养产品多元化供给。身心健康的指标监测、急慢病的防控管理、医疗应急救治机制和休闲养生康健护理等均是老龄群体的重要需求;面对多样化的康养需求,康养旅游地在加大康养产品供给量的同时要培育针对性强且类型多样的康养产品。第二,联合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加强康养旅游产学研的协作与集成发展。康养旅游地要主动走出去,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结合彼此的社会分工与资源优势,为康养旅游人才施展和技术转型提供有力平台,进而实现合作共赢。第三,中西医结合,深入挖掘中医药养生文化。充分结合“天人合一”的中医理念,将中医药生态自然景观、文化遗迹和康养机构相结合,打造集种植、加工、科研、观光、养生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园,为游客提供药浴、针灸、推拿、食疗、温泉等特色鲜明的传统医药养生疗法。第四,引进、培养与储备多元化、多层次康养旅游人才。康养旅游人才包括医疗、旅游、经济等多方面人才,但相关技能型人才结构多样化,比如医疗人才就包含如护理人员、专业中西医师、健康调理师、营养餐厨师等,因此要分步骤地解决人才问题;康养旅游地初期以引进为主,培养为辅,以引进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具备医疗、旅游、经济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康养旅游人才,中期要以培养为主同时具备储备人才意识,后期引进、培养与储备三者并重。第五,多主体参与与专业联合体运营相结合。金融、地产、服务、医疗、旅游等相关机构、公司多途径参与,以保证资金供应的可持续性、相关服务的专业性;再基于多行业支撑的基础上交由专业联合体统一运营,继而保证康养旅游地运行的高效性、专业性与科学性。康养旅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作者简介王兆峰
2021年12月13日
其他

如吟甘忆:文化记忆空间识别与格局演化

“寄居”在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历史总是以特定的媒介、谱系、现象“寄居”在日常生活中,历史与文化的相互渗透悄无声息地在社会场景中蔓延,直到寻找到可以被“重见光明”的记忆主体。记忆通常被描述为一种虚无形态的认知事物,其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多以个体、集体的主观认知为基础,人类诸如教育、艺术、绘画、学习、传统等实践行为,通过多种要素表述文化在经历世代交替和历史变迁过程中的“自我身份”功能。记忆可以确保自我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帮助人类群体超越生死界限而保持明天、今天和昨天的自我一致。(图片来源:施永鑫提供)文化记忆起源于一个“文化以何种形式在历史的演变中保持其原始特色”问题的思考。并以此为基础,德国“文字交流的考古学”小组提出文字与记忆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文字充当记忆的媒介,记忆又是文字内涵的体现方式;文化记忆概念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以口传和书面传统的新视角探究文化与记忆的作用关系。20世纪70年代,扬·阿斯曼在莫里斯·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研究的基础上将文化研究的视角转移到记忆层面,把文化视为是由一个社会建构起来的历时的身份的记忆。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文化是集体所共有的社会形态,其形成与传播离不开群体;从历时性方面来看,文化承担了人类群体在时间长河中定位和促成身份的功能,宗教、艺术、绘画、历史、文字属于文化形成的历时范畴。根据阿斯曼、诺拉等人关于文化记忆内涵的表述,将文化在历时与共时维度下所承载的人类身份功能称为文化记忆。地理学视角下的文化记忆建构的是地方感、空间生产与表征下的历史回忆与群体表述,反映了特定空间场所内的地方情感与文化特性。文化记忆建构了一种历经时代更迭的时间视域,并以此来展现人类生命力的延续,借以表达人类精神与物质空间的交互。(图片来源:施永鑫提供)地理学对文化记忆的研究继承了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的核心内容,将空间置入文化记忆的研究范畴,寻求人地系统内部物质与精神要素的互动关系,将抽象、复杂、动态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文化记忆的表征、媒介与场域功能进行物质化,使得民族、宗教、艺术、信仰、情感等精神形态在人类感知范围内具有了空间边界,进而更好的为文化传承与记忆储存提供空间支撑。我们以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为背景,基于《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高品质魅力国土空间专题,对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路径进行了理论思考,结合团队关于魅力国土空间及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研究,最终通过建立文化记忆与历史遗产之间的共生关系,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甘肃省文化记忆空间的识别与格局演化进行探究,相关成果已刊发在《经济地理》2021年第1期,对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不足在此做一分享,希望能与广大同仁、读者进一步探讨交流。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文化记忆空间的定义文化记忆是阐释历史空间和地方情感的特定载体。文化记忆空间是在文化、记忆与人地系统交互的基础上形成的多维空间形态,其空间内涵不同于物质空间内的具有特定位置属性的地理单元,也绝不是抽象意义上的精神载体。我们认为文化记忆空间是时间、空间与社会多维影响下的一种符号系统,实质上来说类似于古遗址、古墓葬、纪念碑等客观反映文化记忆的实体工具,通常将这类辅助工具称为“文化记忆场”。地理学视角下的文化记忆空间内涵是基于文化发展、情感认同、人地关系演进等众多物质要素的融合,是一种具有连续性、多元性、地域性的符号,是物质空间通过记忆媒介对精神空间的客观映射,是依托于物质世界对历史形态、价值、情感的回忆。文化记忆空间是将文化记忆与空间联系的重要过程,该空间是基于人地关系基础上的可被人类感知的意向空间,其空间既是物质文化遗存的物理聚集,也是宗教、艺术、文字、民俗、信仰在空间上的物化表征,是具有空间支撑与对照的记忆形式。文化记忆空间内涵解释框架文化记忆空间的识别扬•阿斯曼提出宫殿、陵墓及遗址等对演绎文化记忆的角色、承接过去历史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物保护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文化记忆形成的媒介与物质基础,只有在物质空间中寻找记忆的载体,才能发现记忆在精神空间中的形成规律。文化记忆空间的识别需要厘清文化遗产与文化记忆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认为文化遗产作为居民地方情感、信仰、价值观念及场所情感的集约空间,其与文化记忆存在一种多向的表征关系,将其构建为文保单位表征下的文化记忆“共生”机制。文化记忆要素的提取和空间的识别应按照文化记忆的连续性、地域性、多元性特点,结合甘肃省文化演变、历史遗存、地方认同等建构识别原则,我们依据文化记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通过“回忆—认知”的识别模式解构文化记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物质、回忆、人、认知、精神组成了文化记忆识别的序列,该序列贯穿于历史文化发展演进的主要过程,是记忆储存与再生的主线。回忆过程是以物质空间视角对潜在的文化记忆场所进行重现,这一过程是立足于个体角度的感知,并且是一个具象化的过程;认知过程是基于现有的记忆场所,通过人的情感、历史演变、文本记录、价值认同等加以符号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基于群体角度的感知,并且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基于文保单位数据的甘肃省文化记忆空间识别过程甘肃省文化记忆空间的演化研究表明:从不同时期文化记忆空间格局演变趋势来看,文化记忆演进历程可分为初创、发展、繁荣、转变、定型与再生等阶段,先秦时期是甘肃省文化记忆产生的重要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化记忆发生演变更替的重要节点,甘肃省文化记忆空间在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演变阶段,即由先秦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记忆产生阶段和由隋唐时期到明清时期的转型阶段。(图片来源:施永鑫提供)从不同类型文化记忆空间分布和演变特征来看,甘肃省文化记忆空间类型以“生产生活+功能表征型”物质记忆空间为主导;精神记忆场所数量相较于物质记忆场所减少,功能场和实在场是甘肃省文化记忆发展的重要场型。物质记忆空间和精神记忆空间在集聚程度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物质记忆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空间呈现多极核与多组团式的空间结构;精神记忆空间分布分散,空间差异较小且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发展结构,呈现多中心发展。甘肃省文化记忆空间多类型分布研究文化记忆空间的启示文化记忆作为人类记忆的“外在表征”,描绘了特定社会形态下的国家权力与文化传统间的作用关系。文化记忆的建构是历时性与共时性作用的过程,借助社会空间中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仪式系统”等文化符号形成的“回忆图像”,其最终指向描绘了一幅明确未来的“文化图景”。王陵、神庙、坟墓及古建筑等共同构筑了文字和图像的载体,它们以石头般的深刻承载着过去,扮演着文化记忆的多样角色,向人们展示着过去,预示着未来,而文化记忆空间以更加具体、生动的方式消除那些历史固有的“偏见”。(图片来源:施永鑫提供)文化记忆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应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活态化探索与实践,文化记忆的建构不是对具有物质形态遗产冠以记忆之名,而是以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为表征对象,通过历时与共时维度下群体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表达,解构人地关系与文化、记忆之间的互动机制。文化遗产需要迈向新的历史性保护,就必须破除原来的单一式圈地保护,文化需要不同的记忆形态去滋养,需要以更加多元、包容的视角去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同时在规划实践过程中,应统筹协调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开展价值发掘与展示,推动区域性文化资源整合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保障生态安全格局,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使历史文化遗产转向历史文化空间保护,进而延续历史文脉,促进乡愁情感回归。振兴文化记忆空间,让我们一起努力!作者信息李巍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金秋特辑:《经济地理》10期刊文精选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在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60周年和《经济地理》创刊40周年之际,回首过去,经济地理学人,艰辛探索,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发挥地理学科特色优势,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贡献心力与智慧!为了更好地铭记过去,展望未来,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和《经济地理》杂志社联合邀请了国内经济地理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了系列文章,并在《经济地理》第10期以金秋特辑的形式予以隆重推出。本次特辑文章分为三大类:一是从经济地理学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学科体系建设、国际化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策略进行展望;二是从经济地理分支及其相关学科角度,分别对公司地理、农业与乡村地理、交通地理、环境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金融地理、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总结与阐述;三是选取我国重大区域为案例,分别就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中部地区公共卫生、新疆干旱区城镇化、西南地区的“两山”价值转化、城乡融合下村庄规划等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希望本次特辑的出版,能引起学界对于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更多关注和更好思考。辣妹子樊杰摘要:简略评述我国经济地理学100年发展沿革,提出我国经济地理学有两个维度的研究内容,即研究经济活动地理过程和格局的形成与演变规律,以及研究其他地理过程格局演变的经济因素与作用机理。阐述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基础研究与社会应用并重、科研与教学并重、宏观战略研究与微观机理探索并重、国内学科建设与国外合作交流兼顾等4个学科发展特征。在讨论经济地理学遵循复杂系统科学的基本规律和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学科定位的基础上,着眼发展机遇,立足学科优势,提出聚焦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针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围绕影响经济地理过程和格局的新因素和新机制,开展经济地理学重大命题研究的4个发展策略。金凤君,马丽摘要:
2021年11月22日
其他

“8·8”九寨沟地震冲击下的区域旅游经济联系透视

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受灾影响地域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灾害易发区往往旅游资源富集,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然而,自然灾害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不规则周期性、高破坏性、交替性和群发性等特点,对旅游景区、游客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探讨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演进规律,对于灾后旅游恢复重建、自然灾害易发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发生7.0级地震。惊心动魄的“8·8”九寨沟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176492人(含游客)受灾。此次地震的震中毗邻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九寨沟景区,九寨沟景区的旅游接待条件受到严重影响,诺日朗瀑布、五花海、火花海等旅游景点受损严重。“8·8”九寨沟地震后的景区(图片来源于九寨沟景区官方网站)“8·8”九寨沟地震发生所在区域阿坝州的旅游资源颇为丰富,拥有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知名旅游景区,被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此次地震给阿坝州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近4年的灾后旅游恢复重建,其旅游业才基本恢复到了震前水平。阿坝州游客接待及收入的变化旅游经济是旅游业发展的最直接反映,旅游经济联系是旅游要素流动、旅游空间结构的重要体现。在“8·8”九寨沟地震的冲击下,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格局的变化过程怎么样?有何变化规律?其影响机理是什么?相关成果《“8·8”九寨沟地震冲击下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格局及影响因素》一文,刊发于《经济地理》2021年第3期。我们通过研究,发现:1、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差异明显,呈东强、西弱的分布态势。在“8·8”九寨沟地震的冲击下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总体呈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特征,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汶川县等九环线精品旅游线路沿线地区的旅游经济联系显著弱化。2、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呈多极化发展格局,网络总体紧密性程度较好,具有明显的社团结构特征。“8·8”九寨沟地震并未改变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多极化格局,但不断推动网络社团结构的分化重组,这说明区域旅游经济网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重要节点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3、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受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发展政策的影响显著,在“8·8”九寨沟地震的冲击下旅游发展政策影响强度及其变化彰显出这一区域旅游发展的个性,这反映了旅游发展政策的灵活性,对于引导区域旅游发展、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以及灾后旅游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8·8”九寨沟地震与区域经济联系的实证研究,对旅游目的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有以下启示:建立完善的旅游危机预警系统、风险应对机制、灾后阶段性旅游恢复重建方案,全面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旅游危机事件对旅游目的地的负面影响。深化自然灾害易发区旅游目的地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提升区域旅游抗风险能力与旅游系统韧性。鼓励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注重多极化格局、重要旅游节点的培育。强化旅游政策在旅游目的地管理与开发、灾后旅游恢复重建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及时调整旅游发展战略,资金、政策适当向灾区、重要旅游节点、重要旅游线路倾斜。鼓励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游客、社区居民、网络媒体等多元主体参与,强化跨区域协同治理,重塑旅游危机治理格局,推进旅游目的地空间的高效治理。当前,九寨沟景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已逐步恢复对外开放,景区旅游接待人数最大限量已提升至每天3万人次。待疫情散去,童话世界、神奇的九寨,依然敞开胸怀热烈欢迎您的到来!神奇的九寨(图片来源于九寨沟景区官方网站)作者信息刘大均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成都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区域旅游与环境。先后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文化和旅游部项目1项、原国家旅游局项目1项,在《经济地理》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部分成果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点击关注我们一起,携手共创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美好未来
2021年11月16日
其他

会议直播地址: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60周年 和《经济地理》创刊4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30日大会报告及《经济地理》纪念证书颁发仪式观看地址:(中国地理学会微直播)各分会场时间安排及腾讯会议ID分会场
2021年10月29日
其他

不得不说的孩子教育问题:从影子教育说开去

子女教育问题引出来的研究选题“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贯穿中国各个社会阶层对教育的“执念”,无疑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中华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但是,在教育产品供需失衡的格局下,这种“执念”也为资本在教育领域开辟了一片蓝海市场。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让影子教育(shadow
2021年9月13日
其他

地理标志品牌“无人问津”之痛

“地理标志”引出来的研究选题“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区域品牌,两者所指向对象接近,但却是分属于不同专业领域的一组概念,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属于法律概念;而农产品区域品牌强调顾客品牌认知,属于市场概念。并非所有农产品区域品牌下的产品都是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区域品牌中地理标志特征非常明确并由政府来组织注册的部分品牌,我们将之统称为“地理标志品牌”。调查发现,一些规模较大、市场份额较高的优势农业企业虽然通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多个产区,但是参与各产地的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却并不积极。这类多产地企业在对待地理标志品牌时一般采用“冷处理”的做法——很少使用(少用)甚至完全不使用(弃用)它;而即使使用地理标志品牌,面对不同地理标志品牌,其使用情况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多产地企业通常在行业中有一定经营实力,若多产地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不强,则不利于地理标志品牌的长远发展。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多产地农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它们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影响程度有多大?我们从原产地资源禀赋的视角入手,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在《经济地理》2021年第2期刊发的《多产地农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研究:原产地资源禀赋视角》一文回答了以上问题。(原文请至中国知网下载阅读)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究竟怎么样?我们通过模型推演与分析,对多产地农业企业使用不同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展开分析,得出了相关影响因素。多产地农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与地理标志产品被批准登记保护的时长、原产地自然资源丰富程度、产品质量技术规范水平、在行业中相对品牌地位等地理标志品牌强度相关构成要素有关。以典型的多产地农业企业“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我们对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与进一步探索。北大荒5个原产地的分布情况图经过进一步探索发现,北大荒“百年寒地”系列大米使用五常大米、肇源大米、珍宝岛大米、兴凯湖大米、泰来大米等5种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依次递减,并且弃用了兴凯湖大米和泰来大米地理标志品牌。多产地农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强弱与地理标志品牌的品牌强度强弱存在较大的一致性,可以发现地理标志品牌的品牌强度强弱才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部分农业企业不愿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根本原因,是地理标志品牌不够强势,在企业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的品牌强度对比中,企业品牌居于强势地位。由于与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比,弱区域品牌下的地理标志产品平均质量不高,区域品牌带来负效应形成“柠檬市场”,越容易波及企业生产的地理标志产品,导致企业销售地理标志产品时所获利润的进一步下降。北大荒“百年寒地”系列大米商品对地理标志品牌的使用率地理标志品牌该怎么去建设?为促进地理标志品牌的稳健成长,需要避免多产地农业企业对地理标志品牌的弃用倾向。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特色构建地理标志品牌战略,统合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开发地理标志产品的核心技术,例如育苗技术、栽种技术、收割技术、加工技术等,以提升产品质量;探索与甄选地理标志产品品种,增加产品丰富度与梯度,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地理标志产品有了优良的质量、特色,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多产地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加强地理标志品牌的制度建设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制定地理标志产品技术规范相关标准,及时对地方土特产品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出台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以保存原产地的自然资源等,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既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将有助于增强多产地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倡导合规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一方面,可以对达到地理标志品牌使用规定的企业进行宣传教育,提升参与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对积极参与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颁发荣誉奖牌等。同时,探索地理标志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品牌组合策略,推动两类品牌协同发展。不只是多产地农业企业,部分的强势农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同样不强,相当一部分的弱势地理标志品牌“无人问津”,在市场上很少见到使用这些“冷门”地理标志品牌的产品。只有有效倡导农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才能利用好地理标志品牌。无论是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水平,还是完善地理标志品牌管理制度,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提升地理标志品牌的品牌强度。当地理标志品牌的品牌强度提升、成为强势地理标志品牌,企业就会倾向于使用地理标志品牌,以获取区域公用品牌带来的背书与庇护作用:一方面,强势地理标志品牌为企业品牌背书,提升企业产品的形象和销售,为企业带来利润增长;另一方面,强势地理标志品牌对企业品牌具有庇护作用,其具有良好的品牌资产,带来特色凸显作用,有利于企业品牌的长远发展。齐心协力解决地理标志品牌“无人问津”之痛,需要你我他的关注,更需要企业与政府的齐心协力。作者简介谌飞龙
2021年8月9日
其他

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过程、人口流动风险及其对策

编者按新冠肺炎的发生,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各行各业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战“疫”。《经济地理》编辑部心系疫情,第一时间邀请到了来自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苗长虹团队,搜集了河南省1231例新冠肺炎的病例数据,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在区县尺度上从病例总量、输入性扩散性病例数量以及扩散比三个维度探究了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的时空扩散特征,进一步基于人口流动评估了河南省各个区县春节过后疫情风险。题为《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时空扩散特征与人口流动风险评估》的成果,即将以最快的评审速度在《经济地理》今年第3期予以发表,我们先摘取该文精要,以飨读者,并希望能为赢得此次战“疫”贡献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力量。辣妹子当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的肺炎疫情已经扩散至全球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形成一次新的全球性
2020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