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悲惨世界》:高级的法律——仁慈与爱

千念伴读 千念伴读 2023-04-1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哈咯大家好,这里是【千念伴读】

我是千念

一位酷爱阅读和交朋友的小姐姐~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本名著

看着书名感觉很无聊

但看了文章会发现这真的是一本蛮不错的书

快来看一看吧~


粉丝福利

zfb口令红包

口令是正文最后六个字

打开支f宝,搜索口令红包

输入口令即可领取粉丝福利~


作者 |棠也

本文首发于千念伴读



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在世界文学史上无疑是一本经典,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读过《悲惨世界》很多次,幼时读时只为书中主人公冉阿让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而牵动心弦,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一次次的重温让我在字里行间与这部伟大的作品进行了思想上的碰撞。


01 以仁慈与爱唤醒良知


对19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社会,雨果提出了三个迫切的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悲惨世界》揭露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里下层人民命运的悲惨,进而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讴歌仁慈与爱的人道主义精神。


李惟七说:“再大的人物,放在时间的刀尺下,都是小人物;再小的正义,放在历史的天平上,都重若千钧”。


《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让是那个时代下万千生灵中的一个,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但他身上体现的人性光辉、人道主义思想却弥足珍贵。


仅仅只是为姐姐快要饿死的孩子偷取一块面包,换来了冉阿让19年的牢狱之灾。

但命运对他的嘲弄并不仅仅只是这19年,假释出狱后的他因为一张黄护照,备受人们的冷眼与驱赶。

直到米里哀主教的出现,他以他的仁慈与爱感化了冉阿让,他说:“冉阿让,您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他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出来,交还给上帝”。

从此他洗心革面,努力奋斗,从人人唾弃的囚犯到备受尊敬的市长,是主教感化了冉阿让。


曾经看过2012年由汤姆·霍珀执导的《悲惨世界》音乐剧,冉阿让受主教感化时音乐急促而又紧张,将冉阿让在善与恶之间的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对米里埃主教的宽容惊诧不已,内心挣扎,确实他已备尝冷眼,饱受炎凉,对人们的冷漠早已习以为常,要他放下对这世界的怨毒何其困难。

但米里埃主教的善使他坚硬冰冷的内心褪去盔甲,重拾温暖,他本就是个善良的人,他曾修剪树枝、割麦、牧牛,不停地做苦工只为帮助姐姐养活那7个孩子,是那个黑暗的社会不断地对他进行威逼。

世界不曾温柔待他,使他逐渐也忘记了这世界上的温暖存在。值得庆幸的是,他最终选择了善的一面。

02 低级法律与高级法律的区别


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与爱,它可以杜绝罪恶,唤起良知,进而改革社会,拯救人类;

低级的法律是刑法,它依靠惩治,却只能加深犯罪。米里哀主教无疑是高级法律的代表者,他以仁慈与爱唤起了冉阿让的良知,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冉阿让最初只被判了四年,但四年的刑法并没有使他向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越狱,直至刑法被加至十九年。

而米里哀主教的道德感化与博爱却使他最终放下了埋怨,重新向善。低级法律耗尽19年没有做到的事,高级法律却在那一瞬间做到了。


那么低级的法律呢?

我想他的代表者就是警长沙威,他对冉阿让穷追不舍,对可怜的芳汀无动于衷。

但沙威放走冉阿让后在塞纳河边沉思自省这一情节也足够精彩,沙威一直奉低级法律为准则。

但他最终却被仁慈与爱这一高级法律所影响,冉阿让放过沙威,沙威又放走了冉阿让,“放走冉阿让”这一行为与他一贯奉行的低级法律无疑是相悖的。

雨果称沙威的正直为“黑暗的正直”,曾经看到过对此很精辟的解释:黑暗,是因为没有光,而光就是爱。

沙威“非黑即白,非恶即善”的价值观在仁慈与爱的冲击下崩溃了,沙威的投水自尽,象征着低级法律的彻底坍塌,高级法律,即人道主义的到来。

03 是爱,亦是救赎


王小波在读完《悲惨世界》后感慨“难道一个人犯了错,永远都不会改了吗?”


说来可笑,在冉阿让受米里哀主教感化,尽心尽力帮助周围的人,并当上受人尊敬的市长之后。

一旦人们得知他曾是个苦役犯,他曾为人们做下的一切善事被绝大多数人迅速地忘记干干净净,他在人们眼里依旧是那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但真的应该是这样吗?


《圣经》中说,一切诫命的总纲是爱,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爱能遮掩许多罪。

仁爱使冉阿让帮助苦难的芳汀,收养善良天真的珂赛特,使冉阿让放走沙威,也使冉阿让救出马吕斯。

后来的冉阿让始终不曾怨毒社会,他依旧会帮助穷人,依旧会做善事。那是仁慈与爱带来的结果,也是对自我的救赎。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总会提到爱与救赎。比如霍桑的《红字》,七年前,牧师丁梅斯戴尔隐藏了自己的罪行,从此日夜饱受良心的谴责。

七年后,内心的负罪最终战胜了出逃的意志与软弱,他拿出勇气向人们、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过,获得道德上的自新后如释重负地死去。

亦比如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很多年后的阿米尔想起那个说着“为你。

千千万万遍”的哈桑,想起曾经自己的懦弱,他踏上了归途去寻找哈桑的孩子,“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良心,道德,私以为广义上应称为仁爱,何尝不是一种高级的法律呢?


三字经开篇第一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的由来已久 。

我也相信,人性本善,纵使一时蒙尘,仁爱也终能将其感化。能触动内心的,必是仁慈与爱。

当冉阿让收养珂赛特,当他在法官面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当他饶恕沙威之时,高级的法律在他内心已然落地生根。


阅读奖励

原创文章24h内阅读满150奖励5元

支持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多种方式宣传

严禁恶意刷阅读

往期精彩

那些你以为“更好”的食物可能并“没有那么好”

《长津湖》:祖国的方向,家的方向(内含粉丝福利)

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力的活着!(文末有粉丝福利~)




扫码关注我们

千念伴读带你领略大千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