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开始学说「屁话」
新近,格力王自如的一段访谈视频在网络疯传,其中的语言艺术含量令许多年轻人侧目。
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观念、意见和思想。屁话的功能则与语言的本来用途背道而驰,它闪躲、拒斥,有时则是为了隐去攻击性。眼下不少年轻人开始懂得说屁话,并以屁话去回应生活里的种种问题。
屁话,是一种战术回避
前几天在洗手间遇到同事,不说话太冷场,说话又想不到话题。我挤出了一句:“你也亲自来上厕所啊。”
田心
今年4月,我和朋友去参观鲁迅博物馆。站在玻璃展柜前仔细阅读文字说明,我和朋友开始讨论起鲁迅专业跨度之大、知识范围之广博。一个陌生的中年男性向我们靠近,没有打招呼,直接开始指点我们,又说起当年的历史环境。
朋友暗暗翻了个白眼,直接向另一边踱步离开。我不巧对上他的目光,不好意思直接离开,只能忍住尴尬留在原地听他介绍。
终于等到一个停顿的气口,我接话:“这样的吗?”他点点头。
趁着他重起话头的功夫,我强装镇定地快步离开。
jejudori
近几年总有保险销售找上我,跟我说各种各样耸人听闻的事件。我就用一句“真的假的?”来应付。
leo
朋友常找我抱怨她的男友。起初我还跟着她义愤填膺,给她出谋划策,次数多了我发现,她并不是真的想改变她与男友的关系。
有一次她又发现男友和其他女生暧昧不清,来向我倾诉,说这次她真的想分手。相信她的态度之后,我瞬间上头,开始怒骂她男友。结果一周后,他们又和好了。我付出的情绪,只衬托得我像个小丑。
之后她再和我说她遇到的情感问题,我开始节约自己的心力,用“怎会如此!”应和她的不满。
杯面
一次和朋友们去看电影,男男女女的都有。散场了他们去上厕所,我在外面等,帮一个男孩子拿着他的外套。
一个男人路过我后,又退回来几步,问我要微信。
“不好意思我有对象了。”
我不清楚对方底细,有些害怕直接拒绝会惹麻烦,于是脑筋转得飞快,往上拱了拱我手里的男士羽绒服跟他瞎说。刚好朋友从厕所出来,我立刻把我朋友指给男人看,还挥了挥手,得到朋友的回应。
男人说了声不好意思,匆匆走了。朋友走来接过衣服,好奇我为啥对刚上完厕所的他这么热情。
林燕冰
我今年27岁,走出校园,步入职场。工作确定后,催婚就成了亲戚们和我寒暄的必备话题。今年国庆回家,碰了面的亲戚都会问我现在的感情状况。
我统一回复:“我魅力太大了,10个里有8个追我的,我要仔细挑挑。”
听到这话,亲戚们总哈哈一笑。有人会翻个白眼,然后转换到别的话题。这是一句明显的假话,却传达了我不想聊这个话题的态度。不想把局面弄得太僵,对方就只能就此打住。
明天再见
过年回家面对外婆和奶奶家来拜年的不认识的亲戚追问感情,我的屁话张口就来。
“谈着呢,结婚的时候喊您来吃席。”
说了之后不用怕,如果对方还感兴趣,就用下一句屁话去圆上一句屁话。虚与委蛇地和长辈聊了半天,记不住自己都说了些什么,但过年这种聊天就是聊一个氛围感,对方也不在意我的真实情况,津津有味地离开了。
我对婚姻和感情有自己的计划和害怕,面对追问的长辈我也不想以刺痛对方的方式还击。于是,乱说屁话算是一种柔性对抗,保护我自己的精神,也没必要给对方难堪。过年了,长辈在我这里聊得乐呵呵的,年一过也会把我的事情忘了,挺好。就算来年再问进展,我也不包售后,到时候再继续瞎说吧。
暖暖
用屁话与生活周旋
前年生意不好做,我举步维艰,劳心劳力地经营着我小小的生意。结果过年的时候亲戚问我:听说你公司情况不好,不会快倒闭了吧。
我本想生气,瞬间又觉得较真地去讲解显得我很呆。于是我张口就大声说:“公司明天就倒了,明天去办手续。”管它公司会不会倒,要不要办手续,说完屁话我就闭嘴挤出笑容。结果竟产生了奇效,没人和我计较什么真话假话、公司情况,半尴不尬地说起了别的事。
伟
在国外留学四年多,逢中国传统节日认识的中国留学生都会组织聚餐。
本该是放松的时刻,聚餐上总有新来的学弟学妹来跟我咨询经验,包括但不限于,哪门功课容易过、怎么找兼职、推荐驾校。我不想劳心费力解答,也不想当面拒绝让彼此难堪,所以我都会说:“说来话长,有机会我给你讲讲。你最近怎么样?”一通操作,把话题转到对方身上。
我并不排斥为他们提供帮助,但个别人将我的分享视作理所当然,不仅不说谢谢,还不分场合地挤占我的时间。这让我反感。这套屁话,让我温和地拒绝了他人,空出了本就该属于我的休闲时间。
芊芊
上个月,工位在我旁边的老板突然扭过头来问我:“你最近看了什么书?”一时想不出来,我沉默了五秒钟,回复他:“好问题。”他点点头,说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吧,便没再追问。
帕达
去年过年的一场家庭聚会上,我一个表舅不止一次当众暗示我,我妈买的新房就是留给弟弟的,与我无关。起初我还顾忌着正月里不动怒,在座的都是长辈,按捺下自己的不爽。但他不依不饶,一直把话头往我身上引。
他朝着我的方向扬了扬下巴,“常山好像是兔年的吧?24了,你妈买的这房子都不用留你的房间了,反正也住不了多久。”这包含诸多隐形歧视的话,使我更加恼怒。不想和这种一年见不到两面的亲戚多费口舌,我一直沉默着,在舅外婆出来打圆场时也不搭话。气氛渐渐冷却,众人纷纷看我。
我故作惊讶地附和:“啊?真的吗?我都不知道还有这种说法。”
表舅立马接过话头,开始讲他那一套观点:自古以来都是男的才有房子,说是你和弟弟一人一半,实际上都是你弟的。我在心里翻白眼,面上还是在配合表演,“那我就不知道了。”也许是得到了他想要的答复,表舅终于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趁着大家开始聊其他事,我悄悄起身溜到外面和小孩一起放鞭炮去了。
追求有效交流,有时会让自己走入死胡同。刚上大学时,我还会忍不住和他们争辩。有一次,一个阿婆和我说,等我以后工作了要替弟弟多承担一些,我当场反问:“凭什么?”阿婆就觉得这个小孩怎么这样不礼貌。后来读研又有过几次实习,见识了越来越多的人,我发现不同频的人有许多,你根本不需要和他们进行有质量的对话,争论只是损耗自己。
近两年,我不再试图争取长辈的认同。学会说屁话,不在无意义的辩论上纠缠,也是放过自己。
常山
屁话也能引发思考
很难跟你们讲说屁话的魅力。自从学会说屁话后,感觉整个人精神状态都轻松了不少。
有时候,朋友找我吐槽她的同事,或同事找我吐槽他们的领导。
我都会说:“不喜欢就把他们豆鲨了。”然后两个人互相插科打诨,说些泄愤的话,话题就过去了。
我很害怕陷入把埋怨带入“断案”的讨论节奏。一来涉事双方说话的时候都会偏向自己,当一个人来吐槽另一个人,认真参与讨论,很容易就“断错案”,本来没那么严重的事情越讨论越把他们俩关系搞僵。有时候一旦说错话,传到另一个人耳朵里,让对方委屈了,就会惹麻烦。不参与讨论呢,吐槽者又会觉得,我站的是另一个人,埋怨我。
解决这种死局最好的方式就是说屁话,哐哐提供情绪价值就行了。有时候说话的人要的不是真相、事实,而是一种情绪和氛围感。发泄完怨气,有些没必要的事情大家也就过去了。
阿密
我觉得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太复杂,鲜明的立场容易招致无妄之灾。
大一、大二,我在学生会里做学生工作的时候,学会了一句屁话:“都不容易。”
学生会就像一个小型职场。当时一个一起共事的同学向我吐槽另一个人,我傻乎乎地也跟着说那个人的不好。结果这个同学转头就把我卖了,我成了恶人。从那以后我就长了记性,别人议论是非时,我再也不跟着附和。我不想成为背黑锅的人。
再有人向我吐槽别人,我就用“都不容易”打圆场。既表明我的理解与支持,又不用趟他们之间的浑水。
阿千
不知道回复什么的时候,我常常直接发“笑得”,有的时候甚至不假思索,不带一丝笑容地打出这两个字,迅速发送。
朋友分享的内容,我不太感兴趣时,这两个字会频繁出现在聊天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是很好用的回复策略。
今年年初,我又开始追星,正值情感浓度最高的时候,分享欲也旺盛。在一种“我不允许有人没看过这个视频”的念头支配下,将链接分享到好友群里。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沉默之后,一位好友回复了“笑得”。
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了以往我浏览不到一分钟就关闭网页的百无聊赖,和打出“笑得”两个字时的冷漠,热情被扑面而来的一盆冷水浇灭。
发现这两个字可能造成伤害后,我试图改掉这个回复习惯。思维的惰性太强大,至今我能做到的仅仅是在发完“笑得”后补充几句更详细的想法。
整天幻想
去年夏天,我大学毕业后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等待入职。妈妈总因为一些零碎的琐事唠叨我,嫌弃我回家一个星期了还不收拾摊在地面的行李箱,嫌弃我东西乱放、房间太乱,直言不讳说我懒。
每到这时,我就用一句话糊弄过去:“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做回真正的自己。”
甚至妈妈让我家的狗赶紧回窝里,不要在外面淋雨,我也接话:“富贵(狗的名字),你要摆脱他人的期待,做回真正的自己。”
这句话我是在小姨的朋友圈看到的,当时的配图是我表哥的照片。表哥与我同龄,初中学历,学过声乐,做过微商,还卖过烤红薯。我们家族长辈人均教师、干部,年轻一代人均研究生或海归,表哥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
我一直不理解小姨对表哥的教育,总认为孩子应该优秀,让家里骄傲。我的父母认为他们把我培养得很成功,我自己也觉得自己成长得成功。所以,看待表哥和小姨的时候总戴着有色眼镜,看到小姨在朋友圈发这句话,我觉得她可能是因为孩子不够优秀,强撑着在安慰自己。
看到小姨的朋友圈一周之后,面对妈妈的啰嗦,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这句可以用来应付的话。我想借此提醒她,对比表哥,我还是很优秀的。我在读大学时,表哥在烤红薯,我一直活在对比之下的自信里。
后来,我在豆瓣发帖分享了这段经历。当天晚上,就收获了许多评论。我看到了与我截然不同的评价:“会声乐还会烤红薯超酷的!”还有许多人点出了这句话真正的出处,是一本严肃书籍。
因为好奇,第二天我就在网上下单订购了这本书。看完后,我发现,我用这句话糊弄妈妈,直接消解了它原本的严肃意涵。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价值观:我将眼前的成就看得很重,也容易受到身边人的成就影响,我甚至没有试错过,无论是选专业还是找工作,我都没有问过自己是否真的喜欢。
小k
在一个不会夸奖、不会温情软语、不会面对脆弱的家庭里长大,我习惯了插科打诨,让氛围变得轻松。
大学时,和朋友们一起绕着操场散步,其中一个在聊到感性话题时忽然落泪,我调侃她是“自抱自泣”——比起柔软关心,我更擅长让朋友破涕为笑。
习惯了用屁话调节气氛,再面对需要严肃正视的情绪时,我常常不知所措。某一晚,一位极少表现脆弱的朋友凌晨一点给我发来消息,甚至极反常地给我拨来语音通话。她的一位亲戚因病去世,她忧心父亲也有患病风险。第一次感受到死亡与失去的邻近,她茫然无措。我也不知所措,语言如此苍白,我不知道说什么她能好受些,一些幽默的小聪明也派不上用场。
那场对话,我只能不断重复“怎会如此”和“不会的”。
咿咿呀呀
- END -策划 | 杨晓倩编辑 | 温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