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北京房子,去租房的人
楼市遇冷,即便是北京这样的超一线城市也不能幸免。眼下,有一批房主决定卖掉北京的房产,重回租房生活。
这是一种家庭资产重新配置的策略。当拥有房产不再等于资产增值的捷径,房子带给国人的安全感也正逐渐消失。许多人决定取回现金,尝试用其它方式,为家庭资产保值。
30岁这年,郭震也决定卖掉手中的房产。他的房子在北京地铁6号线的褡裢坡附近,一处老旧小区内。2019年,他花费约340万元买下了一套70多平方米大小的两室一厅二手房。
2022年,郭震和妻子的第一个孩子降生。原本,这套房子里只有郭震夫妻和他们养的一条宠物狗。孩子出生后,为了照顾孙子,郭震的母亲也搬来同住。一家四口,外加一只狗,让这个家变得拥挤起来。为了尽快让一家人住进足够宽敞的房子里,2023年下半年,郭震决定卖掉这套房,租一套足够大的房子居住。
租房容易,卖房难。
2023年9月,郭震联系了房屋中介,挂牌出售名下这套二居室。结果挂牌3个月,房子没有寻得买家成功出售,最后只好决定下架。那个秋天,郭震名下这套房子的行情估价持续下跌,郭震陷入了恐惧资产贬值的焦虑之中:“就好像你在银行里存了50万。然后,你听说其他存了100万的人,账户里的钱缩水到只剩80万,你能不紧张吗?”
决心卖房返租的人们,许多人在买房时,也曾从房子中获得过足够的安全感。
房产过往给中国人带来的安全感,正在逐渐消失。连带降温的,还有人群购房的意愿。
现在想来,“一定要拥有一套自己的房”的概念,自小学就植根在严妍心中。2019年买下这间位于东五环外的60平小屋后,她终于如愿以偿,感到了满足。2020年初,她从韩国旅游归来,正好赶上第一波疫情爆发。从机场到小区门口,司机和保安看到她拎着箱子,无不谨慎地对她发起行程询问。当时,她忍不住感慨“有房真好,谁也不能把你从这里赶出去”。
追逐安全感是人们刻在骨子里的本能。过去,人们认为买了房,就等于买来安全感。房地产作为支柱行业,不仅带动了国内经济的腾飞,也丰盈了购房者的资产数字。不过,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的到来,楼市交易市场中的供需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确切地说,当下的人们并非不再需要安全感,而是认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持有现金所带来的安全感要比买房更好。
严妍感觉,为了搅动二手房交易,房产中介也在向房主施压。
房子挂牌上架的第一个月里,没有任何买家看房。中介告诉她:“真想卖的话,只能通过低价来吸引买家。”严妍的房子装修精美,房间朝南,还有一扇大落地窗。这也是当初买房时让严妍选中的理由。缺点也有,面积小、距离地铁远。
中介透露给她一个消息:同小区、同楼层、同户型的一间房,已经扛不住行情降了10万元,现在的挂牌价比起严妍要低10来万。几位中介轮番来说服她,表示只要严妍愿意降价,同样的价格一定优先推她的精装住房。严妍观察到,过去挂牌价在550万以上的房子,如今已经跌到520万。并且一个月里,涌入市场的二手房存量就有8000套。眼见房子迟迟不能脱手,她有些着急,内心犹豫。一些懂行的朋友告诉她:就是因为房子卖相好,打出低价更好出手,才能带动小区的成交量,让整个小区的二手房“活起来”,这是中介的惯用手段。
考虑到自己已经比附近小区的挂牌价低了3、40万,严妍没有采取中介的建议。
2023年12月中旬,严妍终于等来了买家,以360万的“高价”买下了她的房子。虽说算上购房时的本金、利息、装修费用,严妍还亏损了大约30万左右。但眼下能卖到这个价格,已经是难得。想到房子曾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以及变化莫测的未来,严妍觉得,自己可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通过把房子转化为存款,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在她看来,这是当下抵抗风险的最佳方式。
跳出靠房产增值资产的固有模式后,如何用现金经营接下来的家庭资产,是“卖房返租”者们下一步的习题。
卖房后不久,康怡辞去工作,尝试起创业。
郭震还在等待房子脱手。他想着,等春节后赶紧把房子挂出去甩卖,只要不低于购入价,降多少都认了。
以前,他还想通过卖房,将手中的二居“老破小”,换购成一个更新、更大、更好的三居室。
现在他断了买房的念想,觉得“一直租房就挺好的”,至少压力不会这么大,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用陈菁和林文彬的话说,卖了房子拿到银行流水的那一刻,他们才发现,多年来省吃俭用还的钱,有一大半都“白给”了银行。
买房6年多来,他们还款近50万。但实际上,里面有32万都是在填利息的窟窿,真正还上的本金只有18万。他们知道贷款会产生一定利息,却没想到数额如此之高。
“如果没卖掉房子,未来还要还掉多少利息?”林文彬心疼自己那些为了利息所付出的劳动,不敢再往下深想。
拿回买房的本金后,他们用这笔钱投了像信托、私募这样的理财。在林文彬看来,普通人的中高风险投资行为,相当于是把个人“钱途”交给了命运。2021年之前,他有过靠投资赚钱的想法,于是通过看书了解了与土地、财政、金融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2021年,他又是看财报,又是分析各种相关数据,而后买下了一支港股。买下这只股票时,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朋友,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买这支准靠谱。
他先是投了1万元,没多久,股价开始下跌。按照书上看到的理论,林文彬决定继续加仓8000元,没想后来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这笔钱后来亏掉了近一半,那之后,林文彬不再相信自己能够“操盘”。 “你看了那些理论,最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林文彬说,“就算赚了钱也是运气好正好撞上,其实涨了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涨的,跌了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跌。”
在他看来,楼市也是这么回事。今天的普通人想要凭借仅能掌握到的有限认知一飞冲天,成功率极低。当时代的浪潮发生转变,除了顺势而下,几乎没有另一种选择。
前两年,林文彬还有着将房子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相勾连的心态,认为买多大的房子,就象征着多大成就。乔迁新家时,妻子陈菁曾提议请一些朋友来暖场,他拒绝了这个建议,觉得房子太小,抹不开面子。如今回想起来,他只觉得过去的自己幼稚而可笑。
比起这些毫无价值的自证,他发现当下具体的生活感受才是更为重要的东西。还贷时,他们舍不得打车,总是坐公共交通出行。手里有了现金流后,2023年年底,林文彬和陈菁安排了广州珠海长隆度假区的旅游。妻子二话不说,掏出手机,就买下了包含门票、住宿在内的园区套票。
若是放在以前,她定要货比三家,费上不少时间细细挑选,才会做下决定。
* 应受访者要求,林文彬、陈菁、康怡为化名。
撰文|肖思佳
编辑|温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