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没必要排,不安全不应该排,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互联说给周围人听,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是说得很有道理。
可惜,这句话有逻辑错误——偷换概念。
按照这句话的逻辑,所有废x都不应该排放了,比如,工厂废水,城市废水,甚至居民冲马桶都不可以了,如果有害你不能排,如果无害,你还排什么呢?
这明显不对,那么这句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如果一个事情只有两种可能,每种可能都不能或不必排放,那么排放就毫无道理。但是这句话,说的并不是一个事情的两种可能,而是不相干的两件事情,这句话完整正确的表述应该是:
如果对环境不安全,不应该排放,
如果对自身安全或有价值,就没必要排放。
前后安全并非同一个概念,一个是针对环境,一个是针对自身,显然这两条是无法得出排放无道理的。
如果对环境安全,就可以排放,这是一般废x的处理方式,之所以称之为废x,就是对自身有一定危害,比如生物体不排泄会直接毒害自己,一个工厂不排废水最终会无处存放。
至于一个东西如果有价值,不需,也不应该排放。假如这些x水,可以饮用,可以灌溉,当然没必要排放。
所以不需要高深专业知识,从常识+逻辑上我们至少可以认定:
如果对环境安全可以排放,如果不安全就不应该排放。
如果对自身有害,需要排放(但要考虑对其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如果对自身安全有价值没必要排放。
所以能不能排放,就取决于:
对于环境是否安全
对于自身是否安全有价值。
2的问题,困扰了很多人,不是可以饮用吗?
实际上,稀释时用的是海水,即便对环境无害也无法直接利用。对于自身显然是无价值甚至有害(需要存储成本,而且已经无处存放)。
至于1,的确不容易说,需要专业知识了。
但是,至少对于排放方案,各方面专家早就论述过了,方案是没问题的,
如果计划的方案都漏洞百出...
但是方案安全,不代表实际就能完全按计划来。
所以现在需要的是,监督检测是否按照日方预想的方案进行,因为即便方案完美,执行者也可能犯错。
想了解方案细节的,可以仔细看一下,中国专家的介绍:
结论多少有些震撼,因为如果将30年缩短到1年排放...
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但是有一条需要遵守:
必须符合逻辑!
事实可以假设,因为很多时候事实并不那么明了,但是逻辑从来都很清楚,因为和数学一样,这世界只有一种逻辑,不分古今中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74年颁布的七个基础学科中,逻辑学位居其一,另外六个基础学科分别为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理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