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青岛大学:一种用于组织细胞外囊泡分离和蛋白质组分析的新集成方法(国人佳作)
生科云网址:https://www.bioincloud.tech/
编译:微科盟-张嚣,编辑:微科盟Emma、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一种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基质的膜性小囊泡,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其广泛地存在于各种体液和细胞上清中,例如血清、尿液、唾液、乳汁、胆汁和其他液体。EV与细胞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并包含各种生物学上重要的分子,包括蛋白质、RNA和DNA。同时EV在生物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值得注意的是,EV的表征已经从体外细胞培养上清液的研究发展到最近的体内研究,现研究可直接从动物或人体体液(例如血浆、尿液和唾液)中分离EV。EV不仅在循环系统中大量存在,也大量存在于间质组织中,并在细胞间信息交流发挥关键作用。在肿瘤中,间质EV对于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细胞定植和转移生长至关重要。与从细胞培养物中获得的EV相比,直接从组织中分离的EV在组织特异性和与微环境的密切相关性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因此,迫切需要从实体组织标本中提取EV的优化技术,以便能够对肿瘤EV进行体内研究并深入探索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肝细胞癌(hepato 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的癌症,占原发性肝脏肿瘤的85-90%。HCC 细胞可以通过释放EV来干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分泌EV来调节微环境中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将周围环境转变为炎症状态,也可与邻近的肿瘤细胞协调以增加侵袭性,并诱导邻近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转化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此外,HCC释放的EV可能会干扰免疫细胞和内皮细胞,从而诱导免疫逃逸和血管生成。HCC分泌的EV还可影响信号通路和调控参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调节因子。几项研究表明,差异表达的EV miRNA可以用作诊断HCC的生物标志物。此外,EV miRNA和lncRNA的递送可能会显著抑制癌症的发展,因此EV成分是HCC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从肝组织或任何其他组织中分离Evs难点在于既要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胞破坏,但又要适当地破坏组织。因此为了增加EV纯度,同时减少细胞污染,可能会实施一个或多个EV分离步骤。以前发表的方法依赖于组织匀浆和过滤,这可能会破坏细胞结构,并将细胞内囊泡与EV混合。目前的EV分离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沉淀试剂盒、免疫亲和方法、尺寸排阻色谱(SEC)和超滤。然而超速离心耗时,且重复离心可能会导致EV损失,导致产量和回收率有限。试剂盒沉淀方法主要基于聚合物沉淀,但提取的EV纯度相对较低,引入的聚合物也很难去除,可能会对下游分析造成严重干扰。SEC虽显示出良好的回收率和重复性,但纯化柱的尺寸限制了样品的数量和该方法的载量,此外洗脱步骤稀释样品,会导致最终产物浓度低。免疫亲和方法通过抗体和EV膜蛋白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分离EV,但很大层度取决于抗体的性能,因此EVs的回收是不可预测的,且成本相对较高。
在本报告中,作者基于两步法,通过EV提取试剂盒与TiO2微球相结合,建立了一种从肝组织中分离EV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试剂盒法去除组织中的水性成分和复杂成分,然后利用和EV脂质双层上的磷酸基团与TiO2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提取组织Evs,并就分离到EV的大小、形态和蛋白质组学特征进行了表征。与先前报道的方法相比,蛋白质印迹和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分离的EV的纯度和数量明显提高。此外作者也成功地将该方法应用于HCC样本的分析。总共发现了25种显著上调的蛋白质,其中11种与肝癌相关,这表明了本次所提出的组织Evs分离的新方法在癌症研究中是极具潜力的。
论文ID
原名:A new integrated method for tissue extracellular vesicle enrichment and proteome profiling译名:一种用于组织细胞外囊泡分离和蛋白质组分析的新集成方法期刊:RSC AdvancesIF:4.036发表时间:2022.12通讯作者:秦伟捷通讯作者单位: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青岛大学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
作者纯化EV的方法是将EV提取试剂盒与TiO2微球相结合使用。首先使用纯化试剂盒对组织EV进行粗分离,以去除水性成分并降低组织液的复杂性。然后,通过利用EV磷脂双层上的磷酸基团与TiO2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分离EV。由于脂质双层的柔韧性,可使得TiO2微球和EV之间实现强烈的多位点相互作用。
由于EV的浓度相对较低,TiO2微球难以捕获粗组织液中的所有EV。此外,组织液中任何具有磷脂双层结构的成分都倾向于与TiO2微球结合,从而干扰EV分离。因此,在这项工作中开发了提取试剂盒来进行粗提取,再进行基于TiO2分离的组合,以从组织中分离高纯度的EV(图1)。
1.分离EV的表征
为了表征分离到的EV,作者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kit-TiO2分离方法与传统分离方法进行了比较。如图2A所示,TiO2微球在与组织液样品孵育前显示出干净光滑的表面,直径均匀为5 μm。与试剂盒提取的组织液样品孵育后,TiO2微球表面布满大量圆形囊泡(图2B)。随后利用TEM对微球表面附着的囊泡进行了进一步的表征,结果如图2C所示,TiO2微球表面存在大量的囊泡。在碱性条件下(pH 10-12),磷酸基团与TiO2微球之间的配位结合被破坏,作者利用10%的氨水来洗脱富集的EV,并进行TEM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洗脱后观察到完整的圆形囊泡结构(图2D)。该结果表明在分离和洗脱过程中均可保留脂质双层。
作者对洗脱的EV进行了 NTA粒度、数量分析和蛋白质定量(BCA)。如图2E所示,NTA分析了通过三种方法分离的EV的粒度分布。使用Kit-TiO2、仅试剂盒和仅TiO2方法提取的EV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75.9 nm、192.6 nm和239.2 nm。仅使用试剂盒和仅使用TiO2的方法提取的EV显示出具有多个峰的广泛分布的囊泡,然而使用kit-TiO2方法提取的EV只有一个主峰,表明其粒度分布较窄。如图2F和2G所示,通过NTA和BCA蛋白质测定试剂盒测量EV的颗粒数量和蛋白质丰度,结果表明使用kit-TiO2提取的EVs颗粒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有趣的是,作者发现使用试剂盒方法提取的EV的蛋白质高于使用kit-TiO2的方法,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通过试剂盒方法分离的EV中可能含有更高丰度的污染蛋白。
作者还进行了蛋白质印迹实验以证实上述结果,测定了kit-TiO2方法、仅使用TiO2和仅使用试剂盒分离EV的标记蛋白肿瘤易感基因101、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和多配体聚糖结合蛋白1。如图2H所示,在通过kit-TiO2方法分离的EV中,多配体聚糖结合蛋白1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的浓度显著高于通过其他两种方法获得的浓度。接下来,作者又进行蛋白质印迹分析以评估提取的EV的纯度。典型的细胞蛋白例如高尔基体蛋白(GM130)、内质网蛋白(钙联接蛋白)和线粒体蛋白(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在肝组织匀浆中检测到高浓度,但在通过组合方法提取的EV样品中却不存在(图2I),表明细胞碎片已被完全清除,分离出的EV具有高纯度。
通过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来检查组合方法获得的EV。收集并检查上清液,洗涤缓冲液(第一次洗涤,第二次洗涤和第三次洗涤溶液)和从TiO2微球洗脱的组织EV。洗涤缓冲液中的蛋白质信号可忽略不计,但在组织蛋白(LHC)和EV蛋白之间检测到显著差异(图3A和B),表明组织细胞和EV之间的异质性。这些结果均表明,通过与TiO2的结合有效分离了EV。
为了评估kit-TiO2分离方法的可重复性,又进行实验测试了三个生物学重复。使用kit-TiO2分离方法从三个相同的组织液样本中提取 EV。获得的 EV 用 4% SDS 裂解,并收集 EV 蛋白。然后分离到的 EV 蛋白通过 SDS-PAGE 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泳道 1、2和3中可重复观察到相似的蛋白质组分布模式,表明kit-TiO2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2. 分离方法的最优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EV的分离效果,作者研究了TiO2微球的使用量和EV分离孵育时间对EV分离的影响。使用200 μL组织液作为样本,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分析了EV分离前后标记蛋白TSG101的丰度,蛋白质浓度基于条带的灰度值进行相对量化,并归一化为最大值。如图4A所示,当使用1 mg TiO2时,标记蛋白的浓度极低。随着TiO2微球量的增加,标记蛋白浓度逐渐增强,在20 mg时饱和。这可能归因于TiO2在高于20 mg的量下在溶液中的分散会不充分。因此从200 μL组织液中分离EV的最佳TiO2微球量为20 mg。
此外,也评估了组织液与TiO2微球的孵育时间对EV分离的影响。如前所述,200 μL组织液中TiO2的最佳添加量为20 mg,然后分别测试了1 min、2 min、5 min、10 min和20 min的不同孵育时间。如图4B结果显示,蛋白质标记物的浓度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孵育10分钟时饱和。长时间的孵育可能导致EV在TiO2微球表面上产生不可逆吸附,并导致EV的回收率降低。因此,从200 μL 组织液中分离 EV 的后续实验,使用10 min最为最优的孵育时间。
3. 小鼠肝组织EV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作者选择小鼠肝组织作为模式组织,并应用了所提出的EV分离方法进行了额EV提取。组织EVs通过kit-TiO2方法分离并使用质谱法表征。如图5A所示,作者将不同EV分离方法鉴定的蛋白质与现有EV数据库Exocarta中的小鼠EV蛋白质进行了比较。kit-TiO2方法分离了1317种EV蛋白,而单独使用试剂盒、单独使用TiO2或目前金标准超速离心法分别只分离到了1135、1036和1166种EV蛋白。通过kit-TiO2方法分离的EV蛋白最多,表明其在组织EV研究中的优势。进一步比较的结果表明(图5B),使用kit-TiO2分离方法从小鼠肝组织液中分离出的EV中总共存在1966个蛋白质组,但使用超速离心、提取试剂盒和TiO2的分离方法分别只获得了1801、1629和1501个蛋白质组。此外,通过kit-TiO2方法可以分离到使用超速离心(56.8%)、提取试剂盒(60.2%)、TiO2(63%)的大多数EV蛋白组。除此之外,kit-TiO2方法不仅有效覆盖了其他三种方法获得的62%的蛋白质,而且还提供了321种不同的蛋白质,这表明其从组织样本中识别EV蛋白质的能力更高。进一步比较表明,只通过kit-TiO2方法鉴定到的蛋白质丰度低于与其他方法共有的蛋白质,这表明kit-TiO2法鉴定EV蛋白质的灵敏度更高。通过kit-TiO2方法在三个重复中的至少两个重复中鉴定出超过84.5%的蛋白质组(图5C),皮尔逊相关系数大于0.83,重复性良好。该结果证明了使用kit-TiO2方法从组织中提取EVs的方法具有很高的重复性(图5D)。
此外,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以鉴定组织EV蛋白的亚细胞位置。肝EV蛋白在细胞成分中的细胞外外泌体条目高度富集,表明该蛋白质具有泡状和胞外性质。重要的是,鉴定的蛋白质与细胞核、高尔基体、内质网或血液微粒无关,表明细胞碎片或其他囊泡的污染可忽略不计。在生物过程类别中,已鉴定的蛋白质组主要与代谢、氧化还原和蛋白质转运过程相关。此外最丰富的分子功能包括poly(A)RNA结合、催化活性和参与细胞间粘附的钙粘蛋白结合。作者进一步对通过四种方法分离的EV蛋白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在使用kit-TiO2提取的EV中,细胞成分中归类为EV的蛋白质数量明显高于使用其他三种方法提取的EV。该结果证明了kit-TiO2方法的可靠性和分离效率均更高。
根据对泛素化蛋白中泛素化位点数量分布的统计分析,大多数蛋白质(36%)仅含有一个泛素化位点,其次是具有两个泛素化位点的蛋白质(20%)和三个泛素化位点(12%),含有7个泛素化位点的泛素化蛋白最少(4%)(图3)。
4. 肝细胞癌和健康小鼠组织EV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EV蛋白质组学特征的表征可能有助于寻找治疗肝细胞癌的治疗靶点。作者使用kit-TiO2方法提取了HCC和健康小鼠的肝组织中的EV蛋白进行了比较,样本量为3只HCC小鼠和3只健康小鼠。蛋白质组学图谱显示,从健康小鼠和HCC小鼠中分别分离出1176和1083个EV蛋白组(图6A)。对鉴定出两次以上的蛋白质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以筛选两组之间的差异蛋白质,将p <0.01且log2 | FC |>1.5的蛋白质被认为是存在显著差异。正如火山图6B显示,相对于正常组,HCC组中有25种上调蛋白和45种下调蛋白。使用非监督的分层聚类分析进一步分析HCC中的70种差异表达蛋白,结果如图6C所示,HCC和健康组可明显分开,表明差异表达的EV蛋白可用作HCC的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此外,作者也研究了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在25个上调的蛋白质中,5-氨基咪唑-4-羟酰胺核糖核苷酸甲酰转移酶(Atic)、Copa、Cont3、Me1、膜联蛋白A3(Anxa3)、Fth1、膜联蛋白A5(Anxa5)、抗增殖蛋白1(Phb1)、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2(Acaa2)、ATPD和Glud1被发现与HCC高度相关。例如,Atic通过在AMPK和mTOR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来帮助HCC生长和迁移。分泌型Anxa3有助于HCC的致瘤、转移和自我更新过程,阻断Anxa3已被报道为肝细胞癌的治疗靶点。此外,以前与其他癌症(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有关的一些蛋白质也被发现,例如泛素氧化还原酶核心亚基V1(Ndufv1)、肝型糖原磷酸化酶(Pygl)、肌氨酸脱氢酶(Sardh)和铁蛋白轻链1(Ftl1)。因此,组织EV中显著改变的蛋白质可能是诊断HCC的有用标志物。
结论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提出了一种使用kit-TiO2方法从动物组织中分离EV的新方法。如蛋白质印迹和蛋白质组学结果所示,此方法能获得高质量和高纯度的EV,并且这种方法成功地在HCC样本中鉴定出数十种差异表达的EV蛋白。这种新分离方法为从动物组织中分离获得EV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对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肝肿瘤的诊断提供了帮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9/d2ra06185f
----------微科盟更多推荐----------
科研(IF:17.694) |复旦&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小鼠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整合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景观(国人佳作)
科研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肝细胞癌细胞系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和谱库生成(国人佳作)
如果需要原文pdf,请扫描文末二维码领取
请关注下方公众号
了解更多蛋白质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