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规模超4000亿,全球酒类争抢,印度酒市“真香”?
印度酒类市场,
以烈酒、威士忌等为主要增长动力,
持续巩固其作为全球酒精饮料市场大国的地位。
出品丨云酒视界
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IWSR的最新数据,揭示了2023年全球饮料酒精市场的动态变化。
数据提到,中国、印度和美国这三个市场预计将在2028年,为全球饮料酒精行业贡献高达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75.49亿元)的增量价值。
其中,印度成为2023年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除朗姆酒和葡萄酒外,各大酒类销量均有所增长,特别是苏格兰威士忌和美国威士忌销量激增了7%。
在2022年全球酒精饮料总销量增长1%的背景下,印度烈酒销量增长了12%、啤酒增长8%、葡萄酒增长19%、RTD增长40%。
IWSR高级研究顾问杰森·霍尔威(Jason Holway)表示:“印度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的大型饮料酒精市场之一,而且这种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
作为一个有趣的国家,印度在网络上似乎总有说不完的“梗”。但在酒精饮料的消费和生产领域,它无疑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大国,对国际市场的走势产生着深远影响。
印度的年龄结构显示出年轻人口占比较高,这为印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当前印度30岁以下人口占比为51.8%(中国为34.8%),超过人口总数的一半;而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仅为4.1%(中国为8.4%)。与中国横向对比来看,印度当前的人口结构与中国1995年左右的人口结构相类似。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印度每年新增约1500万到2000万法定饮酒年龄人口。
据统计,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印度男性都有饮酒习惯,更有16%的人对酒精有强烈的依赖症。
在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居民对酒类的消费热情极高,年人均购酒量超过8升,当地拥有约600家民营酒吧和超过5000家售酒店铺。为了防止酒后引起的治安问题,酒铺不得不采取安装透明亚克力板或金属围栏等安全措施。
即便在三年特殊时期,印度人对饮酒的渴望也并未减退,酒铺前常常可见消费者排起长队,成箱地搬酒回家。
去年印度酒类市场规模达到5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90亿元),年增长率为7%;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增至7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28亿元)。
尽管历史上印度各州对酒类市场实施了严格的年龄限制、税收政策和产品注册规定,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但近期,监管放松迹象为酒类企业开辟了新商机。
有确凿证据表明,马哈拉施特拉邦过去两到三年内,对消费税的削减刺激了酒类销量的增长,而这似乎也带来了一种多方共赢的局面:进口持续增加、高端化进一步发展、印度消费者得到满意的产品,国家和政府也得到了更多的税收。
加之印度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的协议签署,预计将进一步降低进口酒类的关税壁垒和市场准入限制,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增长。
种种迹象表明,印度市场在未来将是酒行业所关注的焦点。
如果你问一个印度人爱喝什么酒,十有八九是威士忌。
印度人消费的威士忌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多,大约是第二大市场美国销量的三倍。
▎图源:全威派whisky
自世纪之交以来,威士忌在印度的销量增长了20倍,在2020年-2022年,销量几乎翻了一番。
其中,自2020年以来,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销量翻了一番,主要推动力来自高端和超高端威士忌。
这一需求正受到零售日趋成熟和主要城市即饮渠道复苏的提振,以前仅限于德里和孟买的高端鸡尾酒吧正在向其他大城市蔓延。
IWSR预计,2022年-2027年,高档苏格兰调和威士忌的销量将以1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高档苏格兰麦芽威士忌的增长率为19%;印度的单一麦芽和金酒预计到2027年也将实现两位数的复合年增长。
在此现象背后,印度本土威士忌仍占据着显著的市场地位。
19世纪英国殖民时期,为迎合驻印英军的饮酒需求,英国商人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创建了印度首家酿酒厂,生产了LION牌啤酒和印度首款单一麦芽威士忌“Solan No.1”。
19世纪40年代,Amrut(雅沐特)在班加罗尔成立,最初是印度陆军的朗姆酒供应商,1982年开始生产糖蜜与谷物烈酒混合的威士忌,2004年推出印度首款单一麦芽威士忌,产品在国际上屡获殊荣。
▎Imperial Blue品牌威士忌(图源:全威派whisky)
印度市场上,本土威士忌品牌如Royal Stag、Imperial Blue等凭借价格优势迅速崛起,成为销量领先品牌。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本土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销量正在赶超苏格兰威士忌。
印度威士忌的市场份额已从5年前的15%增长至2022年3月的近33%,销量在2022年更是飙升了340%,而苏威的销量仅增长了35%。据估计,印度威士忌市场目前约为2.42亿箱,约占整个烈酒市场的三分之二。
尽管威士忌在印度烈酒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有行业观察者提出,市场对新品类烈酒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印度烈酒市场亟需引入新品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近年来,随着印度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对国际文化开放态度的提升,东方酒类在印度市场逐渐受到欢迎。
2013年,韩国的真露烧酒通过与Advent Brand House的合作进入印度。
其他韩国品牌如乐天七星饮料的“初饮初乐”和大鲜酒造的“大鲜烧酒”也相继进入印度。据统计,针对印度市场的烧酒出口量在过去三年显著增长。
韩国文化在印度的流行,也推动了韩国食品包括烧酒的流行。
印度大型连锁超市Spencer's Retail注意到这一趋势,正在扩展其韩国烧酒的产品种类,以迎合市场需求。
继威士忌和韩国烧酒之后,我国白酒也正进入印度市场。
▎图源:江小白
但是自2019年江小白进军印度后,白酒出口印度的声量式微,业内人士认为,中印之间的贸易政策和关税税率会影响中国酒类的出口成本和市场竞争力,需要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
除此之外,我国酒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出口到印度需要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品牌认知度,还需要根据印度消费者的口味和消费水平来调整产品策略,开发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产品。
印度酒类高税之下,低收入群体大多饮用烈酒,啤酒虽然市场较小但吸引了消费能力较强的年轻人。
今年以来,有许多国际头部啤酒企业不断加大在印度市场的投入。
5月29日,印度三大啤酒公司——印度联合啤酒公司(喜力旗下公司)、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宣布成立印度啤酒酿造商协会(BAI),该组织旨在通过促进创新、负责任的饮酒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来推动印度啤酒市场的发展。
据了解,以上三大啤酒公司在印度拥有大量投资,其中嘉士伯经营7家啤酒厂,联合啤酒经营19家,百威英博经营10家,三大公司啤酒销量合计占印度总销量的85%左右。
另外,日本头部酒企也在积极进军印度市场。
今年1月,三得利(Suntory)表示,公司正在寻求与印度当地的合作伙伴一起扩大市场份额,并探索在印度建立新工厂和收购现有业务的可能性。
同月,麒麟控股也宣布将成为日本首家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的啤酒制造商,最快今年开始在印度生产一番榨啤酒。
2月,麒麟控股公司又宣布,将投资2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0亿元)增加其在印度精酿啤酒B9 Beverages的少数股权,这笔投资将通过购买新股进行,将麒麟的股份提高到20%以上。
总体来看,印度酒类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对新品类的追逐,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对中国酒类品牌而言,需要警惕的是,印度的营商环境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已有小米、VIVO、麦德龙、福特等中外品牌遭遇打压。印度酒市强劲增长,但也隐患重重。
你怎么看印度酒饮市场?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封面图来自AI技术生成本文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云酒视界】原创,欢迎联系授权转载转载/合作/投稿/咨询,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欢迎提供线索,采用1000元起:15688579119(手机同微信)·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