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完成采访却获中国新闻奖!840字短通讯揭晓来龙去脉!
编者按: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晚,李安江、郭晋嘉和杜远3位中新社记者即抵达成都,并冒雨前往汶川。5月13日凌晨, 他们抵达当时尚未有救援队伍进入的绵竹汉旺镇,目击了当地灾后惨状。
面对“采访还是救人”的新闻道德伦理问题, 他们选择了“救人”,以至于当时没有完成计划中的完整采访。事后,在前后方的沟通过程中,大家认为“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本身就是新闻,遂由3位记者就此写出报道,签稿人精心为成文后的报道进行了编辑。
这篇840字的短通讯,按时间顺序展开描述,以第一人称的表述方式,较完整地交代了中新社记者在地震发生当晚勇闯灾区的经过,通过直接引语和细节描写,展现了3位记者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职业道德服从社会伦理道德,想方设法向外界通报严重灾情的同时,并竭尽所能运送、救助伤员的“拯救生命”的过程。
该文文字简洁、朴实, 现场感强。记者以切身感受,找到了独特的新闻切入点,在当年新闻界“5·12”报道中,这篇通讯较早提出了新闻人新闻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在关于大地震的新闻资讯中跳跃而出,成为亮点。
稿件播发后被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界所关注,中国记协网站全文转载该文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华新闻报等媒体先后采访了相关记者。中华新闻报就此刊发了《汶川,那一夜不成功的采访》,高度评价中国新闻社一线记者作为媒体人崇高的职业精神。美国世界日报在一个整版文章中,专门就此称赞中新社记者人道主义关怀,其中几乎完全引用这篇文章。
该稿曾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
▲图为2008年5月13日中午,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子弟学校——东汽中学的垮塌校舍。(中新社发 郭晋嘉 摄)
一起来看稿件原文吧!
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
中新社成都2008年5月18日电 题: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
中新社记者 李安江 郭晋嘉 杜远
5月12日,我们作为中新社报道灾情的第一梯队在行至绵竹汉旺镇时,第一时间目击到东方汽轮机厂中学垮塌校舍的惨状。“救救我!” 垮塌的房屋中,不时透出被埋学生凄惨的呼救声。天一直飘着小雨,焦急的家长无助地围在废墟前,哭成一片。
前来采访的我们,面对那一张张泪脸,面对他们哀求的目光,一时不知所措。采访还是救人?这个新闻课堂上的道德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来得如此突然。我们放下了手中的相机,此时任何的采访行为都和这里的气氛格格不入。“救人,十万火急”,但在坍塌的钢筋水泥面前,我们也束手无策。
“快点救人,快把这里的情况报告出去”,有人向我们喊着,我们一路狂奔,终于走到了一个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立即用已经拨得发烫手机发出了求救信息。
▲图为2008年5月13日中午,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子弟学校——东汽中学的垮塌校舍里,一名被埋学生的家长紧张地呼救,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尽快脱困。
作者:小牛工作室
编辑: 戴梦岚 宋怡霄
推荐阅读:
中新社前驻美记者忆9·11:我是一名战士,这时必须跃出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