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驻外八年(下):当记者也当传者!看他如何在俄做好“硬核新闻”!

王修君 庖丁解news 2022-03-17


还记得驻外八年(上):枪声中我把相机卡塞鞋里 从洞里爬出去!的主人公中新社俄罗斯分社第三任社长王修君么?


总共驻外8年,最近卸任回国。从2014年2月开始,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常驻一年,在俄罗斯常驻七年,间或游走于乌克兰、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国,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驻外人。


中新社俄罗斯分社第三任社长王修君


听过他战地记者的经历,这次再听他讲驻外记者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下为他的自述:


在俄罗斯

上电视讲中国故事

 

在俄罗斯汉学家圈子里流传这么一句话:“到中国一星期能写一本书,到中国一个月就只能写一篇文章,到中国一年后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这说的是中国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实,俄罗斯也是一个复杂的国家。这个在中文互联网上被称为“战斗民族”的国家,远非“硬核”二字可以形容。


“硬核”的俄罗斯人参加主显节浸洗。(王修君摄)


俄罗斯是一个难以用简短文字形容的国家。它有着悠久的文化、独特的国情、繁杂的政治派系以及多样的民族构成。同时,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也有着重大影响力。


新闻发布会上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王修君摄)


所以,一名记者要在俄罗斯报道新闻,注定要很辛苦。我在俄罗斯常驻的7年间,总是有一种感觉——每天都有新闻,时刻准备写稿


王修君在红场上。

 

俄罗斯的新闻可以归纳为“三多”:

 

一是突发事件多。记得刚到俄罗斯不到一个月,就赶上了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遇刺身亡引发全俄大游行。此后几年,又赶上了圣彼得堡地铁遭遇自杀式炸弹袭击、莫斯科郊外客机坠毁、俄罗斯宣布出兵叙利亚、商场大火烧死几十人、普京突然更换总理等各种突发新闻。让我觉得自己应该备一个装好出差用品的箱子,说走就走。


俄反对派领导人涅姆佐夫遇刺引发俄民众大规模抗议。(王修君摄)

民众悼念圣彼得堡地铁爆炸遇难者。(王修君摄)


二是重要事件多。我在俄这几年经历了二战胜利70周年以及75周年红场阅兵、2018年世界杯、俄罗斯总统大选、议会选举、上合、金砖峰会、中俄大型海上军演等诸多重要事件。


红场上的阅兵方队。(王修君摄)


阅兵结束后,普京与一名学员在红场上握手。(王修君摄)


为了报道好,需要提前策划、想好新闻点、联系采访人、考虑发稿节奏和发稿方向。实践下来,感觉只有提前想好计划再去落实才能做到临场不乱,有序进行,稿件的针对性和传播效果也更好。


中国海军挥手致意。(王修君摄)


中国军舰在中俄军演期间开炮的瞬间。(王修君摄)


王修君在中俄海上联合军演。


三是高访多。除了新冠疫情的这两年,往年中国各级领导人都会频繁到访俄罗斯,这是中俄关系高水平和特殊性的体现。高访报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要求,除了要“跑得快”外,政治纪律也要时刻放在第一位。这么多年,自己这方面的弦儿总是紧绷。


“俄罗斯24”新闻频道播出王修君采访画面。


为了应对这“三多”,7年下来,我跑过几十个城市,见识过俄罗斯各地的风土人情,就连型号稀奇罕见却又老当益壮的俄产客机也坐过好多回。这些积累的见闻应该算是驻外记者的福利吧。

 

除了要应对“三多”外,要想在俄罗斯报道好中国,也要关注网络热点。中俄两国均有数量庞大的自媒体,其中自媒体的消息良莠不齐。因此也应主动出击,对相关不实消息及时做出回应。有时候,回应稿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关注。


采访国足前教练米卢。

 

比如2016年,有俄罗斯媒体炒作“中国游客在叶卡捷琳娜宫(俄著名旅游景点)的地板上小便”的新闻(实际上是中国婴儿的几滴尿液滴到了地板上);2017年,有俄媒体炒作,“中国游客为省钱徒步横穿结冰贝加尔湖”(实际上是因为当地旅游设施无法满足大量游客需要)等消息。这些消息无疑会抹黑中国人形象。

 

为此,我当时特意采访了中国旅游局驻俄首席代表和相关当事人,不但对事件做出了澄清,更指出了中国游客近年来素质的提升和进步。稿件也获得了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的转载,也算有了不错的效果。

 

中国自媒体也经常对俄罗斯做出误解,比如“新冠疫情下俄罗斯要遣返百万中国人”的消息就曾在中文互联网引发热议,对此我也第一时间采访中国驻俄大使,相关稿件微博阅读量超过了2.1亿。

 

采访中国驻俄大使,微博阅读量达到2.1亿。

 

有时,在俄语国家当驻外记者,也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向外界说明中国。2020年初,中国出现新冠疫情后,俄罗斯整个国家谈“疫”色变。当年3月,俄罗斯出现首例携带病毒入境的中国公民,更加重了俄罗斯社会对疫情乃至中国人的恐惧。当时,俄社会上针对疫情和中国防疫措施的谣言比比皆是。通过常规发稿子的方式来试图改变这一情况收效已经不大。


新冠疫情初期的俄罗斯,超市内货品被抢购一空。(王修君摄)

 

为此,一方面我前往赤塔采访了这名中国病人,如实反映了他的情况,证明病毒并不像当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另一方面,按照社里也提出的“当记者也当传者”的要求,我随即联系了俄罗斯第八频道和FM广播频道,用俄语向俄罗斯观众介绍了中国抗疫手段和取得的成果。


王修君参与广播节目录制


王修君参与俄罗斯第八频道节目录制


视频 王修君参与俄罗斯第八频道节目录制


俄罗斯驻华使馆在2020年底推出的纪录片里特别提到了这一点。这也算是驻外期间,在尝试用另一种方式为宣传中国抗疫做出了一点的贡献吧,内心还是很满足的。



俄罗斯驻华使馆在2020年底推出的纪录片截图


俄罗斯驻华使馆在2020年底推出的纪录片 (也可直接跳至3分54秒处)


 

在哈萨克斯坦

感受中国倡议的热度

 

我第一个常驻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我也是中新社首位前往哈萨克斯坦常驻的记者,刚来时两眼一抹黑,从身份注册流程到分社的建设,都要慢慢摸索,几乎没有前例可循。


王修君在活动现场

 

无疑,穿梭于各个行政部门消耗了我大量时间和精力,哈国办事人员高高在上的状态让我记忆犹新。这里的“高高在上”不是指态度,而是写实描述。在哈国,一些部门的办事窗口设置的很高,办事的人需要抬头才能和办事员说话。


通常的流程是,办事员接过材料来,把窗户关上。外面办事的人不知要等多久,然后窗口再打开,对方再把文件地递出来,告诉你哪里填错了,或者还少什么文件。好在咬牙完成了最初的“开荒”后,我的记者工作变得顺利了起来。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而我到哈萨克斯坦正好是2014年初,没有几个月,这一倡议就随着春天的到来而热了起来。

 

记得是从4月份开始,到访哈萨克斯坦的考察、调研和合作的中国代表团就多了起来,高峰时一天要跑两个场子报道两个代表团的活动。这些代表团来自国内的不同行业和部门,有的规格还很高。这让我很高兴。

 

王修君与中国驻俄大使(中间)合影。


在那段时间里,中国媒体的代表团也非常多。当时哈国外交部一位负责给入境媒体办理临时记者证的工作人员问我,为什么你们中国不能把所有媒体集合到一起,来一次就可以了?我回答说,我们中国人讲究从不同角度来看事务,多个媒体的报道呈现的才立体真实

 

当时总社派出了新疆分社、甘肃分社的同事前往哈萨克斯坦等地考察调研,我也跟随一起前往,那段经历让我大开眼界,对我日后工作非常有帮助。


随着倡议在哈走热,当地人也开始接受这一倡议并感受到了倡议的实惠。哈萨克斯坦南部生活有东干人(清朝迁移到中亚的中国甘肃及陕西回族后裔)族群。那里的人至今将总统称为“皇上”,把警察局称为“衙门”。当时,那里的东干族主席安胡塞和我说,中方的倡议提出后,东干子弟前往中国学习的机会多了,回哈后也能找到好工作。

 

中哈合作本来就有基础,再有“丝路”倡议的加持,那一年中哈合作领域拓宽,签署了许多新的合作协议。仅当年年底,两国总理会晤期间就签署了140亿美元的合同,这为哈萨克斯坦走出当年的经济危机提供了助力。


结语

 

8年,从我个人来说,是一段不算短的经历,个中滋味并非一两篇文章能概况。8年,从所在国的角度来看,我依然只是一名过客,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最近在看莫言写的《晚熟的人》。在莫言看来,晚熟是一个长大后不断醒悟,破除阻碍,厚积薄发,破茧成蝶的过程。我觉得,驻外记者,乃至整个记者行业也是一个晚熟的职业——需要不断学习,自我感悟,从而完成不断的突破。(完)



文/图:王修君
策划/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经济报道“看不懂、看着困”?解锁“提神提分”妙招!
如何打通中国声音境外落地最后一公里?赵立坚揭秘中国外交“圈粉秘籍”
如何让中国故事“火出海”?这场论坛包了全年的金句!
2021年三大摄影奖揭晓,带你看遍什么是好照片
高原缺氧、走掉鞋底   南疆“上山入漠”采访全揭秘!
曹焕荣:多出好记者,多讲好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