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报道“三大陷阱”怎么破?驻外八年央记支招!
从新闻角度来看,战争与其他新闻事件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消息突发、消息量大、真假难辨等特点。有鉴于这些特殊性,如何做好战争报道是各位媒体人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期庖丁解news联合传媒茶话会,邀请到驻外八年的中新社俄罗斯分社第三任社长王修君,请他讲述如何避开战争报道的“三大陷阱”。
”▲ 《实拍基辅火车站:大量逃难者涌入枪声不时响起》
“带节奏”陷阱:不当传声筒!
我个人认为,作为非参战国的中国记者,在报道战争时首先应该从中国立场出发。每一场战争的爆发,往往有着十分深刻、复杂的背景。
在国际传播环境总体处于“西强我弱”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的媒体人,在报道中应时刻注意秉持中国立场,从中国的视角来看战争,不能凭个人喜好,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也不能成为某一方舆论攻势的俘虏,当了对方传声筒。
信息战陷阱:避开“烟雾弹”!
信息战是战争的补充和延续,能够起到瓦解对方士气、鼓舞本方军心的作用。因此,在战争的各个阶段,各方都会有意对外投放消息,借助媒体实现己方意图。这也就是为什么战争时期的消息让人感觉纷繁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媒体人要做出自己专业的判断,哪些消息是真实的,哪些消息是有意释放的“烟雾弹”,不能一味照单全收。
▲ 当地时间2月25日,乌克兰哈尔科夫,民众躲进地铁站内避难。
比如某次战争开始之前,强势方频繁发布弱势方进行挑衅、制造摩擦的消息。这就不正常,因为不符合逻辑。此时记者应该有所警惕,这些消息是不是强势方有意发出的某种“烟幕弹”。
消息源陷阱:多打几个问号!
在战争条件下,多数媒体人没有机会前往战争一线报道。这时通过互联网编译外媒消息和视频就成为一个主要新闻生产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消息源选择。
可以看到,部分媒体人,尤其是自媒体人,在消息源的选择上,往往偏爱不知名的网站、媒体的消息。因为这类网站、媒体的消息够惊悚和离奇。但事实上,这些消息很难靠得住。尤其是战争报道,最容易牵强附会,捕风捉影。
比如这次俄乌战争初期,一度引起关注的俄伞兵空降乌克兰敖德萨的视频就是来自一个不知名网站,被一家媒体转载后在中文互联网上火了起来。结果后来被证实是假视频,据知,相关伞兵视频是俄罗斯在2018年的一场军演中拍摄的。
▲ 《乌克兰局势急剧恶化专家:军事行动或许在72小时内结束》
此外,有的媒体会使用一些匿名的“当地观察员”“军队内部权威人员”的消息。这些人有时会曝出一些所谓“重要内幕”。不过,据我观察,这些消息绝大多数不准确,媒体人尤其应谨慎对待。
不少媒体人也知道这类消息源的不准确性和其中暗含的巨大风险,但依然愿意引用,无非就是因为这类消息能吸引读者眼球。于是在流量变现的诱惑下,这类消息频频见诸于自媒体。
在面对战争报道时,媒体人应该牢记自身立场,明白自己发声的重要性。在处理新闻时多打几个问号,多加几分谨慎,这是新闻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在面对战争这一特殊的大型新闻事件时,这一素质尤为重要。
▲ 《乌克兰发布基辅城区建筑物受损图片》
了解更多新闻请戳↓
作者:王修君
编辑:董子畅
推荐阅读:
驻外八年(下):当记者也当传者!看他如何在俄做好“硬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