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亲历|单枪匹马如何实现“全球首发”?

李洋 庖丁解news 2023-06-05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4月15日是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十周年。由于此次爆炸案过程复杂,采访环境危险,其中还涉及中国公民的伤亡,总体报道难度很大。


小牛本期特约时任中新社美国分社记者李洋,回顾十年前他是如何“单枪匹马”在媒体大战中胜出,实现全球首发


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现场。


1

第一时间抵达现场


2013年4月15日,我在第一时间得知波士顿发生爆炸的消息,便匆匆从纽约联合国总部赶回当时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分社驻地。


时任分社社长王晓晖火速部署,命我前往波士顿爆炸案现场进行报道。爆炸发生时间是当天下午时分,地点位于波士顿马拉松赛终点线附近。已有照片显示现场一片混乱,但搞不清楚究竟是何种物体爆炸,现场是否存在有毒气体,是否会发生新的爆炸。


稍晚发布的官方消息显示,波士顿爆炸案是一次恐怖袭击,人员伤亡情况要比最初预期严重的多,事发地位于当天马拉松比赛终点附近,爆炸殃及数以百计围观民众,很多人都因爆炸落下终身残疾,被迫截肢,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改变。


2013年4月16日,波士顿官方召开记者会通报爆炸案情况。


但在我刚赶到现场的时候,立即感受到十分紧张的氛围。现场巡逻的警察态度恶劣,也由此一窥爆炸所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在现场抓拍了照片,又采访了一些现场人士,结合现场具体情况,赶在当天发出首篇稿件,这是我对爆炸案的首份直观观察。


目击波士顿爆炸案现场:狼藉的城市破碎的心

中新社波士顿4月15日电 记者李洋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遭遇严重爆炸事件,目前已经造成百余人伤亡。中新社记者当天赶到爆炸案现场,亲眼目睹爆炸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冲击。


记者看到,波士顿市中心如同遭受一场大灾害的重创。当局戒备极为森严,如临大敌,城市里随处可见封锁线和路障。


几乎所有公共设施都有警察值勤。荷枪实弹的国民警卫队士兵镇守在酒店等民众往来密集的场所。记者沿途看到,警车和救护车仍在源源不断地开进波士顿。


中新社记者越靠近爆炸案的核心现场,看到的情景就越为狼藉。街头到处散落着马拉松选手丢弃的空矿泉水瓶,更有整箱整箱的未饮用矿泉水被直接丢弃在马路上。


两起炸弹爆炸发生在当天举行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终点线周围已经被警方安置了多道封锁线,大批救援车辆仍停在现场待命。


那些在马拉松比赛中充作医疗点的帐篷,被当局直接征用来救助伤者。当局也设立一些新帐篷,作为处理爆炸案的临时指挥所。


爆炸案现场地处波士顿最繁华的闹市区,如今这里却显得凄凉,在寒风中往日的喧闹和嘈杂全都不在了。入夜后,这里的不少楼宇没有一点光亮,与波士顿其他地段的璀璨夜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马拉松比赛沿线的垃圾桶都被垃圾填满,然而环卫工人却不会在此地出现。只有国民警卫队人员顺手将几个垃圾桶推到街角。


记者看到,大批个人物品被马拉松选手和观赛民众遗落。警方已将这些物品初步清理出来堆放在现场,等待人们认领。


位于爆炸案现场附近的一些酒店依然对外开放,很多民众聚拢在电视机前收看爆炸案的滚动直播报道。酒店服务人员贾斯丁对记者说,似乎有众多媒体人员前来入住,酒店生意目前没有受到爆炸案的太大影响。


中新社记者注意到,由于制造爆炸案的嫌犯依然逍遥法外,街头值勤的波士顿警察高度紧张,呼吁逗留在街头的民众尽快回家;个别警察态度粗鲁,对民众恶语辱骂;一些警察则是不知所措,不停打电话寻求指示。


几个马拉松选手与记者擦肩而过,看上去失魂落魄。他们的身影匆匆消失在空荡的街头。


据记者了解,居住在爆炸案现场附近的民众已被当局要求紧急疏散。马萨诸塞州州长帕特里克当晚表示,爆炸案事发地附近将会实行更为严厉的安保措施,必定会被封锁数日。


本应能振奋人心的马拉松比赛,现在却因爆炸案成为了波士顿挥之不去的梦魇。谁制造了这次爆炸?动机又是如何?众多谜团眼下仍毫无头绪。波士顿人在震惊、悲痛和恐慌中度过了爆炸案后的第一夜。(完)


上下滑动查看稿件原文


2

单枪匹马实现全球首发


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2013年4月16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锁定了嫌犯——来自俄罗斯车臣的萨纳耶夫兄弟二人,并公布了他们的照片。紧接着案件便进入缉拿嫌犯阶段。但萨纳耶夫兄弟当时不知所踪,据称他们计划再次作案,令人们颇为紧张。


4月17日中午时分,美国主流媒体突然纷纷报道嫌犯已经被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先是出了快讯,随后又有详讯出炉,对嫌犯被捕的细节描述绘声绘色。国内主流媒体也纷纷跟进,做了内容相同的报道,也是既有快讯又出了详讯。


很多记者聚集在波士顿法院外报道,至于为何聚集在法院外则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法是嫌犯在那里被捕,有的说法是波士顿法院对外公布了嫌犯被捕的消息。


2013年4月17日,波士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校园举行追思纪念活动。


此时突然爆出波士顿法院这个地点显然有些突兀,令人生疑:嫌犯大概率不会选择这样一个地点发动新袭击;而类似逮捕嫌犯这样的重要案件信息不应由波士顿法院出面宣布,而是波士顿警方或是FBI出面宣布更为合适。


另外两天的采访和观察也让我注意到嫌犯的狡猾,警方抓捕他们仍缺乏头绪。但无论如何我决定先前往波士顿法院一探究竟。


正在前往波士顿法院的途中,我接到了波士顿警方发来的消息。我记得这则警方消息只有非常简短的一句话:目前没有嫌犯被逮捕。我觉得此时获得的这个消息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是毫不过分的,也就不再继续赶往法院,赶紧折回酒店准备写嫌犯未被逮捕的稿子。


这个时候时任分社总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询问为何还不发嫌犯已被捕的稿子,并表示国内主要媒体早已纷纷发稿,中新社已经落后了。


我知道准确的消息已经在我手里,所以很有把握,但其他媒体全是错的,口径也相当一致,要在这种情况下“反潮流”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领导的支持,特别是美分社长的决断是很关键的。


后来王晓晖社长打来电话,问我对消息的准确性是否有把握,我说完全准确,她立即决定让我马上发这一条,有多少内容就写多少,不必担心简短,稿件传回后由她来亲自审定。


这时候我看了一眼CNN等媒体,嫌犯被逮捕的消息都赫然放在网站首页头条的最突出位置。此时FBI的消息也出来了,在进一步证实波士顿警方消息的同时,也批评媒体报道不实,这也更加让我心中有底。很快我便写好了《美国执法部门否认目前有波士顿爆炸案嫌犯被捕》的消息,王晓晖社长很快签发。


2013年4月19日,时任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波士顿当地医院看望受伤中国留学生。


中新社应是发出相关准确消息的全球首发媒体,同时并没有发出嫌犯被捕的不实消息。CNN等媒体撤下了嫌犯已被捕的稿件。对于中新社的国际报道来说,虽然领先全球主流媒体的时间短暂,可能只有一小时左右,但毫无疑问仍可被视为是一次胜利。


这也集中体现了中新社作为国际通讯社的属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进行报道。这则消息仅有350余字,但向读者传递了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没有冗余内容,也反映了短平快的中新风格。


美国执法部门否认目前有波士顿爆炸案嫌犯被捕


中新社波士顿4月17日电(记者 李洋)


波士顿爆炸案的调查17日正在进行中。美国执法部门否认目前已有爆炸案嫌犯被捕。


据中新社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波士顿警方当地时间17日下午2点30分已公开澄清,“目前没有爆炸案嫌犯被捕”。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方面也否认了有关被捕的消息。


不少媒体在此前数小时内纷纷报道嫌犯被捕的消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援引执法部门消息人士的话说,“已有嫌犯被当局逮捕,根据是爆炸事发时的现场监控录像”。CNN目前已经撤回了上述报道。


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声明中呼吁媒体,在有关报道中要保持谨慎,弄清信息之后再作报道。


据最新消息,波士顿警方拟在2小时后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案情调查的进一步进展。


中新社记者将继续密切跟踪事态的最新变化。(完)


上下滑动查看稿件原文



文/图:中新社法国分社社长 李洋

编辑:熊静怡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

发布会通稿成不了好新闻?错!

别把无聊当新闻

荐读|ChatGPT 爆火,这些伦理问题值得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