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报道千稿一面?央媒编辑教你这样“反套路”
常有记者说,发展成就类稿件难出彩。
这类稿件既定主题(发展成就、美好生活等)、有时甚至是既定采访(组织采访);同题材已刊出稿件内容同质化严重,“新闻”只换采访理由、不换新闻内容;采访对象多为“典型人物”,受访经验成熟,几乎每次采访都能讲出“同一个故事”……
然而,这类稿件却是主流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必答题”。如何“答好”此题?央媒编辑实战支招:或可求新求独,用逆向思维找角度。
反套路
“无中生有”
逆向思维应用于新闻采写,在新闻业务史上早已有之,可将逆向思维视为“套路之套路”或“反套路”,常会达到“无中生有”“以小见大”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新闻名家范敬宜所写《夜无电话声 早无堵门人 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了安稳觉》就以一种“无中生有”的方式反映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的新面貌。
当时在辽宁日报工作的范敬宜与同行到康平县两家子公社采访,县里的新闻干事为其讲粮食增产、收入增加等发展成绩。采访持续数日,其间一行人晚上睡在公社办公室里,数夜安静。同行者愁此行没抓到“新闻”——无事发生;但范敬宜认为碰到了大新闻:过去,贫困地区晚上闹哄哄的,打架、偷鸡、摸狗……如今这么安静,一定内有“文章”。
采访公社秘书后,他们写成《夜无电话声 早无堵门人 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了安稳觉》,并在文后配诗:“劫后灾痕何处寻?月光如水照新村。只因仓廪渐丰实,夜半不闻犬吠声。”辽宁日报登出后,人民日报转载,标题改成《月光如水照新村》,反响强烈。
这种“无中生有”的操作,依赖于记者基层经验丰富、能从日常中发现不寻常。其中逆向思维的操作值得我们借鉴,写农民发展不从正面写“粮食增产”,而是从侧面入手,以“静”衬“动”。
很多发展成就类新闻为“稳态新闻”,时效性相对不强、具有长期性;与“爆炸”“地震”等突发性新闻相比,可谓“隐性”新闻。对于这类新闻,新闻角度的选取更为关键。
逆向思维
“自我突破”
资深媒体人詹国枢也曾对主题报道“技穷”。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时任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面对如何“搞活国有企业”,要写出“应题之作”。
他“自我突破”的妙招就在于逆向思维,对国有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以此为思路写成初稿《怎样把企业搞死》。
文章立意为国有企业总量太多,必须破产、淘汰,才能激发国企更多活力。开头从苗圃“苗多不活”切入,国内对比不同层级的企业,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存活率”;“横扫全球”,对比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企业破产数据等。
“怎样把企业搞死”太冲,时任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将标题改为《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力求通俗易懂,“能够让别人记住,而且能够管一个时间”。
如今看来,企业破产在中国逐步发展、规范,2007年6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可见,这篇逆向思维之作的观点、写法在当时都颇具新意,文本耐读。
另辟角度
深挖新闻
描写改革开放大时代下,中国农村发展的名作《取下神像挂地图》(中国青年报1994年4月26日刊发),亦值得我们学习。
时任中国青年报记者王方杰,以豫南东黑河村为例,写农村发展,没有直接写村民“致富经”,而是以20多户农家取下神像、挂地图角度为切入,小切口展现农民生活之变、思想之变。
高考年年有,追“状元”曾是很多媒体的常规操作。记者潘剑凯曾以《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 光明日报1997年7月25日刊发)在常规题材中觅得活鱼。
当年浙江官方发话,不对各学校的高考成绩进行排队,也不公布高考“状元”名单。作者抓住无“状元”背后的新闻价值成文,作品社会反响强烈,引起社会呼吁不再重奖状元。
中新社亦有许多逆向思维佳作。中新社吉林分社2017年作品《探访黄大年办公室:两把椅子见证“归侨楷模”师道精神》。文章描写从场景入手,选取黄大年办公桌里侧两把并列摆放的椅子,讲述黄大年与学生并肩而坐的过往,让周边人物流露真情,文章令人动容。
显然,逆向思维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事情,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新意”,合理运用有助于我们挖到真新闻,避免稿件同质化。
总之,逆向思维是一种判断同题材常规操作手法,可以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无中生有”,发现“无”新闻内部的新闻性;也可以“同中求异”,以独特性取胜;更可以结合“小中见大”,以小切口切入,不贪全贪大,深入讲好一个小问题。
作者:孙翔(中新社通稿中心编辑)
编辑:魏园
▼
推荐阅读
再出发,媒体何以突围“内容奶牛”?“如果我发生意外,能别去扒我的社交媒体吗?”家人们谁懂啊!爸妈随手发的视频点赞量都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