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传老师一定要有媒体从业经历吗?

魏园 庖丁解news 2023-07-11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并“星标★”小牛哦!


新闻传播学重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日发布的招聘公告,透露出这样的讯号:


拥有从业经历和良好声誉,被列入基本要求。



新闻实操教学“脱实向虚”?


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媛媛对部分新闻传播学高校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受调查教师大多承担新闻业务课程教学。调查发现,有正式媒体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只有28.6%,24.8%的教师新闻业务经验为零。面对传媒生态剧变,82%的教师认为教学中“遇到困难”。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与实务创新“云”课堂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官微


从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1、教授实操课的老师没有从业经历不利于教学。


传统的新闻业务简单来说就是采、写、编、评四个方面。拿新闻采访来说,如何在复杂情况下获得新闻素材、如何维系采访关系、如何“撬开”采访对象的嘴……不是通过看一本书能够学会的,也不是三五个月的实习能够体验到的。


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教授新闻实操课,不少是照本宣科、坐而论道,学生学到的大多也只能是理论知识。


2、新媒体时代对老师的实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媒体时代,直播、H5制作、新媒体运营、短视频策划、新闻游戏等众多新兴新闻实务类型层出不穷。


有学生反映,如今早已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但有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仍然是上世纪传统媒体一统天下时的事,使用的也是十多年前乃至几十年前出版的教材,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亟需“与时俱进”。


“1+1>2”


历史上,台湾世新大学的奠基人、一代报人成舍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创立者、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和《经济日报》总编辑的安岗,《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范敬宜等,都是从业界转战学界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央视新闻主播白岩松兼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刘亚东转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也曾到北京大学客座讲授新闻评论写作。


央视新闻主播白岩松


对于媒体人而言,入职高校可将此前的从业经历、知识进行理论化、系统化整理,转化为教学的生产力,这也是职业生命力的延续。


这类老师既有从业经历,又有学术志趣,他们的研究往往也带有非常浓厚的实践导向,从业经历与学术研究起到了“1+1>2”的效果。


“坐而论道”就是“坐以待毙”?


“新闻无学”这一说法自新闻学诞生之日起就不绝于耳。然而,在新媒体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没有从业经历的“坐而论道”就等于“坐以待毙”么?


事实上,高校老师就算是没有媒体履历,也不妨碍他们自己开微博、拍短视频。不少高校老师本身就是网络大V,在新媒体业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微博粉丝达359万;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于然等三位老师录制的《视听语言》视频在B站播放量已超过155万。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微博主页


好教练不一定是好运动员,好运动员也未必是好教练。这个道理在新闻传播教学上也是一样的。其实对于高校老师来说,最重要的可能不是有没有媒体从业经历,而是到底有没有可以提升学生本领的教学能力。


笔者在求学中也遇到不少老师,他们本身没有新闻行业从业经历,但是他们高度关注业界动态,扎实研究新闻实务,本身具有极高的新闻阅评能力和教学能力。虽然他们自己可能没有获过中国新闻奖,但不妨碍他们指导学生成为优秀的新闻记者,拿下各类大奖。


因此,加强静态的学界和动态的业界的高频交流,打通学界与业界的对话和知识互联,及时捕捉业界的痛点、痒点、兴奋点,将教学内容迭代更新与行业发展更加“适配”,变“脱实向虚”为“脱虚向实”,没有从业经验的“坐而论道”类老师同样也可摆脱劣势,把握主动。


你期待的新闻领路人是什么样的?欢迎留言区见。



   作者:魏园

   编辑:熊静怡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

火了一整年,媒体应向“浙江宣传”学什么?

“新闻学不存在了”?

眼见也能为虚?新媒体时代图片怎么把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