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5后”记者两会报道初体验

小牛工作室 庖丁解news 2024-06-04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全国两会报道是媒体的练兵场,参与两会报道可以让媒体新人快速成长,这对他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经验。


今年,在中国新闻社全国两会的报道团队中,有不少“95后”新人,对于他们来说第一次报道两会,不仅新鲜感满满,更是挑战满满,收获满满。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两会报道心得吧。

 

01

过去几天只知白天黑夜,无暇顾及窗外美景


作者:中新社政文部记者 曾玥

 

“Hello!食咗饭未啊?(吃了饭没有)”这是全国两会期间,我在北京饭店驻地报道港澳全国人大代表时,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

 

时间倒退回十天前,我这个“95后”新人记者,是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

 

但在这十天里,我听霍启刚谈“粤港澳体育湾区”建设愿景,与邝美云聊粤港澳文艺交流,记录多位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回忆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往事……以至于代表们在驻地碰到我,都会寒暄几句,“食咗饭未啊?”


当然,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预习再多,正式走上考场时,面对的仍是全新的题目。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从满怀期待,到自我怀疑,再到重建信心,十天既短又漫长。

 

我总觉得记者像是裁缝,如何在短时间内把一块布料裁剪成合适的形状,需要眼尖、下手准、心态稳。全国两会这次宝贵的锻炼机会,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裁缝,在一点点的进步中,找准了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曾玥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当我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驻地房间时,第一次发现原来北京饭店的窗户能看到如此美丽的远山和日落。过去几天只知白天黑夜,无暇顾及窗外美景,也算是经历过全情投入的两会时间,才会有最后一天在欣赏落日黄昏、总结得失时的无限感慨。

 

感谢所有力量,在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陪我做了一个彩色的梦。


 

02

我的采访对象好像是突然间有的……


作者:中新社河北分社记者 李玉素

 

“打扰了,方便接受一下采访吗?”“不好意思,不太方便……”


大会开始前两天,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在我身上。作为第一次上会的记者,联系了几个采访对象,但是一到代表团驻地,我就慌了。


一些老记者们常说驻地的大厅其实最容易堵到代表委员进行采访,但是开局不利,当我提出采访意图时,大家纷纷摇摇手拒绝了。


转折应该发生在大会正式开幕前,我接到了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的选题任务,但是一直联系不到想要采访的代表,当我正在驻地垂头丧气的时候,一位代表就拿着本子出了会议室,然后问我:“你看到XX的记者了吗?”


我先回答了她的问题,然后立马表示我已经“寻找”她好久了。听了我的采访诉求后,她让我在本子上写上联系方式和媒体单位,表示随后会联系我,真庆幸随身带着几支笔。


随后,大会开幕当天,中外媒体聚集到大会堂大厅内采访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当我正在迷茫地寻找采访对象时,听到了有位代表的声音传来“我带来的建议是促进京津冀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扭头便看到前一天短信联系过的代表——承德市博物馆副馆长韩莉。


在她接受完采访后,我迅速跟上去表示我之前联系过她,并发送了采访提纲,她马上回应并表示对我的选题非常感兴趣,让我先添加她的微信,正式开启了我本次参会的采访之路。

中新社记者李玉素采访“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


正式采访韩莉代表当天,我还采访到了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靳灵展,并有幸在大厅偶遇到了连任四届、带着杂谷上两会的“中国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再加上这两天泡在驻地攒的一些零零散散的“人脉”和素材,终于没那么担心发不出稿子了。


回想本次参会经历,最大的感触就是,当你很慌很迷茫的时候,先静下心来再等等,但时间不等人,主动出击反而效果更好。

 

03

没想到如此惊喜连连


作者:中新社港澳台部记者 刘玥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印象深刻的瞬间大多发生在“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


作为第一次“上会”的记者,我首次步入人民大会堂,是为参加4日的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刚结束时,距离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还有15分钟。我在大会堂一层大厅遇见几位记者正围着一名委员拍摄,定睛一看,是演员靳东。我立马打开设备开始录像。


由于赶过去前已有记者向靳东提出了问题,我需要通过他的回答判断问题的方向。“希望能够有更多作品在台湾播出。”听到他说这句话,我心想,这不巧了,正是我想问的内容!接着他又表示,欢迎台湾的观众朋友常来大陆玩。

 

完成录制后,我回看视频发现声音不太理想,周围环境比较嘈杂,不过还是报着试试的心态将录制的素材提供给了同事。最终发布的视频将人声处理得更清晰,呈现效果很好。


此外,在10日举行的第三场“委员通道”上,我获得了向谭锦球委员提问的机会。


谭委员来自香港,在内地打拼了30多年。“像我一样的‘曾经的香港青年’没有缺席内地的广阔舞台;新时代国家发展为香港年轻人提供成就理想的黄金机遇,希望大家紧紧抓住。”他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呼吁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就美好明天。


对我而言,两会报道虽然忙碌,但也充满惊喜。我将努力把此次“上会”的经验更好地运用在日常工作中。

 

04

“堵”代表,是一门学问


作者:中新社湖北分社记者 武一力

 

“顾代表,您好!能不能请您谈谈当前‘博物馆热’现象?”


3月3日下午1时许,河南代表团抵达驻地——北京河南大厦。当前“博物馆热”升温,河南恰好是文物大省,我提前1小时来到这里“蹲守”,希望见缝插针采访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


作为一名“95后”记者,今年是我第一年上会。此前,我特地向前辈请教过跑两会的经验,得知代表委员们参会行程紧、任务重,大多时候无法随身携带手机,只有趁他们散会、吃饭间隙,才有机会“堵”住采访。


代表们舟车劳顿,身体疲惫。为了不打扰他们休息,我在驻地整理采访提纲、梳理相关新闻报道,等待合适时机出动。


 中新社记者武一力在两会现场


下午2点40分,代表们吃完饭、午休完,陆续来到会议室开会,此时正好是“偶遇”代表的好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顾万发代表出现了!我赶紧上前提出采访请求,他似乎看见我的诚意,欣然接受,与我交谈15分钟,从“博物馆热”谈到文化遗产保护,让我顺利完成采访。


此番“堵代表”经历略显笨拙,但我也从中受到启发,例如:想要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必不能在会议时间、休息时间贸然去“堵”,不妨在会议前后、午休后、晚餐后去“堵”,这时候,采访对象心情较为放松,表达意愿自然更强。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报道对我来说是机遇、是挑战,难免有些手忙脚乱,我也意识到,这就是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一场实战。这次经历将帮助我成长,激励我向“全能型记者”目标迈进。


05

在两会现场触摸中国发展脉动


作者:中新社评论理论部记者 徐雪莹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前,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春雨扑面、气温微寒,但全国人大代表们与记者互动的热度不减。


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乡村振兴……记者们穿梭采访于代表之间,不时能听到这些热词。


今年是我第二次上两会,也是第一次抵达两会现场。在政声民意汇聚之地,抓取最新鲜的新闻素材,成为新奇又难忘的体验。

 

​​​

 

有代表一边受访,一边向记者展示从家乡带来的土特产文创书签;也有代表迎着春雨,用vlog记录下激动心情;还有代表在开放日上,掏出一叠照片资料讲解履职经历……在丰饶的新闻之海里“抓大鱼”“抓活鱼”,既需充分洞察热点议题,也需快速应变能力。


从人民大会堂到梅地亚中心,从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到部委新闻发布会现场,政声民意汇聚各地。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眼前发生,开放包容又庄严肃穆。将眼前画面凝聚成新闻作品,让国内外读者观众也触摸到中国的发展脉动。


作为一名“两会新人”,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期待未来继续奋进,践行记者“四力”,带来更好的新闻作品。

06

从“关键小事”看委员关切的民生大事

作者:中新社港澳台部记者 朱贺

 

今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我获得了最后一个提问机会。


距离发布会开始还有一小时,媒体开放入场。数十上百位境内外同行扛着“长枪短炮”飞奔涌入,卡机位、架设备,争取找到最佳视角完成报道。海内外对今年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的关注,可见一斑。


当天发布会的亮点之一,在于大会发言人刘结一首次亮相。刘结一在外交系统工作多年,曾任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这是他首次以全新身份亮相。发布会上,刘结一用约60分钟时间回答了中外记者10个问题,从政协履职谈到经济潜力,从共建“一带一路”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新社记者朱贺在两会上提问


我的提问关于十四届全国政协创新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发言人在回答中展现了新一届政协的新气象和委员们对民之所需的关切。他介绍,一年来相关活动共开展近2500项。他提到的一个词“关键小事”让我印象深刻。对于民众的实际困难,委员们开展针对性支持帮扶。


我想到,除为发展计,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民众关切的“关键小事”、急难愁盼,更是委员关切的民生大事。正是这样实实在在的帮助,让民众更加可感可及,也让中国协商民主的效果更加具体。

 

07

一场报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者:中新社港澳台部记者 张杨彬


今年全国两会,我负责的是政协的文艺、体育和社科界别。作为刚参加工作半年、第一年参与两会报道,还要驻会的新同学,面对百余人的委员名单时,有点懵。


怎么办?!我先找到社里参与过两会文艺、体育报道的前辈,经过几次“补课”,我从“不知道从哪开始问”到“大约对两会报道有了大概印象”,我暗暗想,很好!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其次,我梳理了最近涉及文旅、体育等方面的热点话题,确定本次报道的“重点关注对象”,并拟定采访提纲。主打一个不管在哪遇见,马上可以开始提问。


准备工作给我带来了一些踏实感,但不多,临近入驻时还是不免心慌。不过从踏入驻地开始工作时,我才发现很多困难是想象出来的,也有很多困难是想象不到的。


在采访间并肩作战的伙伴们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驻地有我社视频部同事们搭建的采访间,让人安全感倍增!于是我们制定了周密(现在看有些许简陋)的“作战计划三部曲”:进门问、打电话、会后请。利用一切能接触到采访对象的时刻,跟他们约时间来采访间,完成选题计划。在此也衷心感谢每一位支持我们报道工作的代表委员。


驻地内我们通力合作,驻地外的小伙伴也给我不少帮助,大家分别采访“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代表委员,最终合力完成稿件。


短短一周时间,每个人都充满干劲儿,我想这与我们团结协作的劲头、互帮互助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写稿的确有点累,但每位伙伴都很可爱。


08

盯住会堂之内 更要放眼千里之外


作者:中新社视频部记者 谢龙飞


我是一名“95后”新手记者,今年是我第一次参与全国两会报道。


中新社记者谢龙飞在两会现场


两会这一周,除了关注既有的会议日程,我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在人民大会堂抓采现场的代表委员。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了被高频提起的热词,在概念刚被提出时,读者们对于它的内涵相对还比较陌生,于是我快速响应热点,邀请各界委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讲述自己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解,策划制作了一条稿件《如何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听听政协委员们怎么说》。


谢龙飞制作的思维导图


为了更好地引导他们说出具体的内容,我特意在采访前快速搜集资料,制作了一张思维导图,便于在对话中更有逻辑地开展采访。

 


会堂内的概念只有放在广阔的应用场景中,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在采访时,既要抓住会堂内的人,更要挖掘出他们从千里之外带来的故事。


该条视频中,不同代表委员分别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研究、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应用,赋予了新词汇通俗的理解视角,让新概念多“接接地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读者喜闻乐见,传播才能深入人心。


两会期间,中新社还策划了《外媒记者:亲历两会进程 亲身感受中国发展》特别报道。组稿过程中,我借着采访机会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记者进行了业务方面的一些探讨,从视听画面、表达语态、选题侧重等不同角度和他们沟通,对将来更好地做好两会报道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部分外媒记者更喜欢抓拍动态运动的画面,在做对外报道时,因地制宜调整好,才能更好地带着他们层层深入读懂中国报道,看懂中国两会。

作者:小牛工作室

编辑:尹珮瑶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

中新社记者的两会时间

两会初体验:“小消息”也能彰显“大身手”

两会来了,这78个差错点千万别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