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极端天气频现,全球升温是“祸首”?

人民政协报 政协君 2022-01-15


8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 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指出,地球表面变暖的速率比预期的更快。在未来几十年里,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都将加剧,除非立即、迅速和大规模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否则将升温限制在接近1.5℃或甚至是2℃或将无法实现。

该报告是IPCC在第六次评估周期发布的首份工作组报告,通过对1.4万多篇文献的综合评估,以最新的数据、翔实的证据、多元的方法提供了全球和主要区域当前气候变化状态、气候变化归因、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评估结论,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区域适应、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气候变化已经在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地球上每个区域。我们所经历的变化将随着升温而加剧。”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表示。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

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高出约1℃。从未来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预估来看,全球温升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5℃。

此前,IPCC已发布五次评估报告,报告一致认为近百年全球变暖的特征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科学家们观测到的许多变化为几千年来甚至几十万年来前所未有,一些已经开始的变化(如持续的海平面上升)在数百到数千年内不可逆转。

值得注意的是,随时间推移,全球增暖也更加明显。

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确认了对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强调了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提出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加以应对,并给出近百年升温0.45℃的结论。

2013年,第五次报告指出近百年升温已经高达0.85℃至0.89℃。

显然,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应对气候变暖也已刻不容缓。

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协定》第一次确立了全球温升2℃的控制目标。不过,一些气候脆弱国家和小岛国认为2℃的目标不足以避免他们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浸。

于是,1.5℃目标被提出。

2015年的《巴黎协定》正式提出到本世纪末,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水平上,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达到1.5℃的目标。

2018年,IPCC也发布了题为《IPCC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努力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关于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的影响和相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报告称,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1.5℃以内,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会有更多益处。

但目前来看,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乐观。

报告预估,除非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否则21世纪将超过1.5℃或2℃。

极端天气将更加频繁

升温1.5℃或2℃将意味着什么?

高温、热浪、暴雨、台风增多……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温度的问题,正在给不同地区带来多种不同的组合性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将随着进一步升温而增加,包括干湿的变化、风、冰雪的变化、沿海地区变化和海洋的变化。

报告预计全球持续变暖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水循环,包括其变率、全球季风降水以及干湿事件的强度。

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翟盘茂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在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地球上每个区域。我们所经历的变化将随着升温而加剧。”

报告显示,全球温升1.5℃时,热浪将增加,暖季将延长,而冷季将缩短;全球温升2℃时,极端高温将更频繁地达到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临界耐受阈值。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水循环。这会带来更强的降雨和洪水,但在许多地区则意味着更严重的干旱。

整个21世纪,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将持续上升,这将导致低洼地区发生更频繁和更严重的沿海洪水,并将导致海岸受到侵蚀。以前百年一遇的极端海平面事件,到本世纪末可能每年都会发生。

进一步的变暖将加剧多年冻土融化,季节性积雪减少,冰川和冰盖融化,以及夏季北极海冰减少。

而在此前,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也指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冰盖正发生着快速变化,1999年-2019年,南极冰盖表面融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9%。

值得指出的是,报告首次对复合事件进行分析。例如,热浪和干旱事件的发生时间很接近、甚至是同时发生。这构成了一种特殊的风险,因为它们往往使受影响的社区在两次极端天气事件之间几乎没有恢复的时间。报告发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影响可能增加了复合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

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拉丁美洲众多地区、南部非洲的西部和东部、西伯利亚、俄罗斯到整个亚洲……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已经在遭受高温极端天气(包括热浪)的影响。

除了极端高温以外,极端降雨事件也将变得更加频繁,导致降雨量显著增加。

8月4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也指出,1961年-2020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极端高温事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

人类行动决定未来气候走向

和前五次报告不同的是,第六次评估报告首次从区域角度对气候变化进行了更详细的评估,包括重点关注有用的信息,从而为风险评估、适应和其他决策提供依据,并关注搭建新框架,以有助于将气候的自然变化(热、冷、雨、旱、雪、风、沿海洪水等)信息进行转化,以使其对社会和生态系统具有意义。

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 Masson-Delmotte说:“几十年来一直很明确的是,地球的气候一直在发生变化,而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也是非常明确的。”

该报告显示,人类的行动有可能决定未来的气候走向。有证据清楚地表明,虽然其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也能影响气候,但二氧化碳(CO2)仍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稳定气候需要大力、快速和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达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减少其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特别是甲烷,对健康和气候都有益处。”翟盘茂说。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 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8.4%,比2015年下降18.2%,提前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比2005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和承诺。

与此同时,能源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

原文刊登于

2021年8月12日《人民政协报》

第5版生态周刊

作者丨人民政协报记者 王菡娟

编辑丨赵爽

审核丨毛立军

往期精选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hengxiejunnews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