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地区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看中国经社理事会的这个论坛探讨了哪些“金点子”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成就后,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之举。
众所周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在农村,最大的潜能也在农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
日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简称中国经社理事会)重要特色品牌——2021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京举行,主题恰为“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中国经社理事会以论坛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力,与会专家学者、业界及基层代表围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人才振兴、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再添合力。
1
乡村要振兴 产业是根本
从脱贫到振兴,是一个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三农”方面成就巨大,无论从总量、业态、生态基础还是农民增收等方面都为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经社理事会理事、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分析认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仍要聚焦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安全是主产区、主销区、包括脱贫地区共同的责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如果说粮食不是脱贫地区的优势,那么茶、油、果等特色产业一定是优势,要在这些地区提供更加多元的富民农产品选择。”张红宇说,脱贫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是趋势所在,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在农业内部的收入。
“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要坚持从乡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精准施策。”中国经社理事会理事、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多年从事的正是农产品贸易,他提出,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情况各异,要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帮助和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张玉玺拿河南兰考县举了个例子。兰考曾经是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盐碱地产量低。北京新发地应邀走进兰考后,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兰考县的盐碱沙地特别适合种蜜瓜,最终通过“产销一条龙”发展模式在当地闯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新路来。
因地制宜搞特色产业,这是与会嘉宾的共识。
“产业是否有特色,直接关系到扶贫的实际成效。”全国政协委员,湖北能源集团总经理文振富同样认同发展产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学会“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谨防产业的“水土不服”。在实施产业扶贫时,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市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的“头雁”效应,构建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共享产业扶贫的红利。
在调研中,不少委员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老百姓从事的农业产业基本都是盲目跟风,大家种什么我也种什么,因此我国的农产品长期陷入“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怪圈。“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培训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的农产品经纪人,让这些农产品经纪人为脱贫地区农民‘打前哨,摸行情’,帮助农民进入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之中。”文振富表示。
解决了发展什么产业的定位问题,乡村产业振兴就有了地基,要想让地基更牢固,就要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陈际瓦调研发现,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还存在物流、仓储、冷链、营销等多方面短板,“要加快完善脱贫地区乡村物流流通体系,打通乡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实施‘互联网+’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陈际瓦建议。
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的活跃离不开主体。
中国经社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认为,民营企业是市场中最活跃的主体,在脱贫攻坚中亦是如此,大量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已经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进入新发展阶段,也要引导民营企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注重用好和深化已有成功模式,又要不断探索新的有效路径,让企业在乡村振兴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敢为、能为、善为、会为。
论坛现场,有的专家学者更是提出,与传统农业特色产业相比,乡村优良、独特的生态环境,就是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潜力巨大的基础性红利。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乡村振兴的最大潜力在生态、最大希望在生态,将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发展生态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基础所在。
无独有偶,作为多年“深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闵庆文在生动的案例分享中坦言,通过发掘、保护、利用、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共享遗产保护成果,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也可以实现生态产品与文化产品的价值转换,实现农业、文化、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
2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2020年,全国有3243万原建档立卡劳动力在外务工,涉及三分之二的原建档立卡户,这些家庭三分之二收入来自务工。稳就业就能稳收入,就能巩固住脱贫攻坚成果的大头。
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正是论坛重点“聚焦”的方面之一。
有一个共识是,无数案例表明,脱贫攻坚期间,发展产业性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创新带动就业、通过劳务协助组织外出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劳务协助组织外出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等长效措施,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要求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和保障效果。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马勇带来了他在云南多地调研所得到的一些体会,“云南是劳务输出大省,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因素。”据马勇介绍,根据脱贫劳动力就业特点,当地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脱贫劳动力培训,按照缺什么就培训什么,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的要求,把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办到乡村、办到企业、办到田间地头,充分释放技能促增收的政策效应。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借鉴脱贫攻坚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也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张红宇提出,要在农业内部增强就业潜力,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实现充分就业。
在脱贫劳动力就业问题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陈立生颇为关注的还有另外一个群体——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要推动安置区经济强身与就业扩容提质‘双轮驱动’,培育搬迁人口就业新动能,推动外出务工与就地就近就业‘双向发力’,拓宽搬迁人口就业渠道,推动内源式发展与协同联动‘双管齐下’,增强搬迁人口就业韧性,切实兜牢民生底线。”陈立生说。
3
乡村要振兴 人才是关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无论哪个行业的发展,人才都是关键。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我国居民返乡和下乡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日益高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电商平台95后“新新农人”的数量由2019年的2.9万余人增至2021年的12.6万余人,两年增长了近10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13%。
尽管如此,人才不足依然是影响我国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我国农村人口规模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到5.1亿;另一方面,乡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镇,截至2020年11月,乡村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依然普遍,乡村人才振兴任重而道远。
“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必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让留在乡村的人留得安心,让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让下乡创业的人更加舒心。”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主席盛茂林说,在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更要发挥乡村产业的聚集效应,推广“项目+团队”“园区+人才”发展模式,为乡村产业升级吸引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平台和机遇。
在人工智能渗透各行各样的背景下,论坛现场,有专家提出设想,未来20年或许将会有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或部分取代,几乎所有工作都会受到智能化影响。这样的未来,对于工人、服务员和农民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实现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应有之意。
“切实保障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尽快普及高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切实发展使劳动者拥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提出,重点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把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农民作为培训提高的对象,把返乡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作为吸引发展的对象。
乡村要发展,无论如何离不开农民这个主体。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贾楠认为,要充分发挥本地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强烈愿望,激发村民的首创精神和内生动力。
整整一天的研讨,有主旨发言、有分论坛互动交流,还有大会发言等等,与会嘉宾通过对主题不同角度地深入剖析,为脱贫地区振兴发展再上新台阶贡献了一份智慧和力量。可以想见的是,在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这个平台上,大家还将持续关注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新发展,并为之不断献计出力。
原文刊登于
2022年1月28日《人民政协报》
第8版
作者丨人民政协报记者 包松娅
编辑丨赵爽
审核丨毛立军
往期精选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hengxiejunnews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