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抑郁症者是好人?

请您关注👉 道炁书苑 2023-08-24


开脉轮调百病  乐明空慧心净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修身养性,守己安分。

学思践悟,快乐人生!

士以弘道 





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




渡心人 | 作者渡心人 | 来源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种说法,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



这不是一个绝对的说法。


它的意思是,因为一个人不懂得攻击别人,没有发泄负面情绪的渠道,因而“好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将攻击转向自己。


心理学中,关于人心理功能的防御方式有很多种。大部分人都是用防御来让自己感觉良好,但是“好人”运用的防御是——自我攻击和自毁


我无法给这类“好人”下个清晰的定义。实际上,这类人,很可能并没有明显的标签,或者看上去,也是性格特点不同的。


但是,他们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懂得如何发泄自己糟糕的情绪,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攻击性。


或者说,他们的潜意识模式在这种发泄、处理上是有欠缺的。


生活当然不会十全十美,我们总是会被各种负能量围绕,从不发火、从不失控、从不表达愤怒、从不攻击他人,这样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你有没有试过气得全身发抖的时候?


我试过。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旅游景点玩,进去之后有一个大爷拦着我们乱收费,我和他理论不成就发火了,他还威胁我要报警,当时我气的全身发抖。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我那种愤怒,几乎把我整个人都淹没了。


我也记得我身上涌出对这个乱收费,不讲道理的人的强烈的攻击性,愤怒和攻击性的能量很强,以至于那一刻我“忘我”地进入了一种很本能的表达攻击性和愤怒的状态。



所以那个时刻我的样子让朋友们震惊——那不是平时温和有礼的我,而是一个张牙舞爪满怀敌意的人。



但这就是人。


人的本能里就有攻击性。






这种攻击带有强大的能量,如果无法释放和转化,就会毁掉自己。


但在有些人的潜意识,愤怒、发火、攻击是不能被接受的行为,会带来毁灭性的感受。他们宁可将矛头转向自我攻击,也无法合理表达自己的愤怒压抑。


这些人可能因为童年母婴关系,或者严厉的家教,父母相处模式的影响,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对他人表达明确的愤怒是极其恶劣的、绝不能被超我允许的行为。


或者因为他们有过巨大的关系创伤,导致潜意识认为,如果明确地表达愤怒、攻击,则会永久性地毁掉亲密关系,让他们体验到一种无法承受的被抛弃感,沉入深渊的感觉。


因为内心深处畏惧关系的破碎,害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好,所以必须压抑自己去维持关系。


他们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总是先找自己的原因,即使对方侵犯了自己的边界,他们还是会为对方找理由,而无法为自己内心深处被侵犯被伤害的愤怒找到出口。


如果两性关系出现问题,他们会受到巨大的内心冲击。他们会觉得:“他对我这么糟糕说明了我不够好”。





而不是:“我们哪里出了问题?”,“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内心问题我之前没有察觉?”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她在一所学校做教师,是家里的独生女,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三十岁开始,没有男朋友的她开始感受到压力,这种压力日趋明显,她妈妈给她安排各种相亲,单位的各种年龄阶段的女性也对她议论纷纷。


她三十岁没有男朋友,本来不是什么问题,也不代表她是个不好的姑娘。可是面对别人的议论、父母超越个人界限的插手,她有愤怒和疑问,她想捍卫自我,却无法对他人、对父母明确表达出:



你们很过分,我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如果你们再这样我就会还击了!



尽管理性上,她知道“做自己”这种价值观没有错,但是在表达感受的过程中,她却不自觉地保持着乖巧、为他人着想、从不伤害他人的固化的人格设置。


她不知道用什么当做她负面情绪的出口,负面情绪累积得越来越多。渐渐地,她无法入睡,早醒,怀疑人生的意义,最后患上了抑郁症。





当然,让那些一贯的“好人”,要学会去合理表达不满、不认同、愤怒、攻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如果学不会,那么这种无法传递出去的情绪被不断压抑累积,就很可能会拖垮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功能,最终被抑郁吞噬。


如果一个人自我价值体系比较脆弱,太依赖于他人的对待和肯定;如果一个人太畏惧关系的瓦解,觉得只要我的愤怒一表达出来,关系就无法修补。


这一类人需要去锻炼自己的内心,需要慢慢尝试突破自我,需要去试试表达你的愤怒和不满,然后看一看它会不会给你和你身处的世界带来毁灭。


即使是毁灭,也是一种涅槃。什么都不会真的吞噬我们,但是有毒的负能量吸入太多,你的生命力就会被吞噬。



健康活着,比在别人心里活成什么样要重要得多。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抑郁的人,不被了解,不被理解,不敢求助


恐慌、自责、羞愧、自我苛求,让很多人掉进一个恶性循环里,痛苦挣扎,甚至走向自杀。

其实,在情况变得更糟糕之前,我们完全有能力自救,及时预防和走出抑郁困扰。


应对抑郁症,有哪些误区需要早知道?

怎么判断我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

当抑郁找上门,我可以怎么自救,或帮助身边的人?



对于每个在抑郁长夜里行走、恐慌不知所措、甚至不被理解的的人,壹心理想说,嘿,别害怕,我看见你了~



2


抑郁症克星是什么?





  现代人多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无重大原因的进行性病症,主要特点是悲伤、孤僻、消极、迟钝,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近代也认为抑郁是一种病而不是一般的七情不舒,该症患者往往内向而喜独处。


  哪些人容易患抑郁症?  自身原因:一是遗传和脑部神经创伤。二是能力和性格问题。即某些比较明显的能力或者生理缺陷,并因此而自卑者。性格上有内向、偏颇、孤僻、悲观、多疑等性格倾向的,容易得抑郁症。  外界原因:主要是工作节奏紧张,竞争压力过大,生活遇到较大困难,婚姻和恋爱出现危机或失败等,从而引发抑郁症。

  抑郁症的识别有5个特征
  一、懒:无原因突然疲乏无力、自觉懒散无能,甚至连日常生活、简单的工作或家务活亦懒于应付。  二、呆:动作减少,行动呆木、被动,思维迟钝、构思困难、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理解力和脑功能明显减退。  三、变:性格明显改变,前后判若两人。  四、忧:忧郁悲观、意志消沉、无信心和活力,有万念俱灰之感。心情压抑、苦闷,对外界一切事物缺乏兴趣,并感觉有许多身体上的不适。  五、虑:多思多虑,焦急不安,胡思乱想,坐立不宁,或是一筹莫展,常常自责,且自卑。一般而言,久治难愈,或是原因不明、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失眠,可能是抑郁症的重要信号。  有的抑郁症患者,虽感觉身体不适,但生理检查会显示他们在身体上是完全健康的。


  各种身心疾病皆会引起抑郁。服用利血平、降压药、抗肿瘤药等,也会导致抑郁。更年期、老年期、妇女月经期,都可能出现抑郁。就连正常人平均一年患6次感冒,如果是重感冒期间,病人也会出现抑郁、自卑的心理反应。此外,75%的抑郁症是由各种精神压力造成的。

  ——抑郁症为何常发生自杀?
  第一,此症随着现代人竞争剧烈,心理压力加剧有上升之势,所以应尽量缓解心理压力。  第二,抑郁症极易发生自杀,尤其发生在更年期,因心理压力加生理压力,双重压迫更容易产生绝望。  第三,抑郁症多属阳虚,阳气低落的人,可酌情用扶阳益气的药以助阳气。  第四,气候因素,如令人郁闷的天气,心理因素加生理因素,犹如三座大山压在患者身上,于是在阴霾天极易自杀,治疗方法可按照运气气化,用益肝的药以振奋生机,切不可妄用疏肝以免犯重虚之误。  第五,抑郁症多属阴盛阳虚,要注意扶阳益阴。要常去人多的地方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因为人多阳气盛的缘故。  第六,多吃补阳益气的食品,少吃阴盛的食物。


  ——抑郁症的保健  第一,因是七情创伤引起的,要进行心理治疗,中医认为可由肝郁发展为五脏郁(气郁→血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发展到六郁,就病入膏盲了,所以必须早期治疗,早期疏导。最早可服加味逍遥丸以疏肝解郁。  第二,伴精神病症状的,如哭、神情怪异……要查家族遗传史,并就诊精神科医生。  第三,有气候影响的,如在木郁的阴霾天气抑郁症往往加重,可按照运气气化。  第四,若上述原因都不是,要考虑现代提出的一个病因观点即病毒感染大脑,那就请就医检查。  第五,可常服灵芝、蘑菇、酸奶、豆浆,有一定作用。

  如何防治抑郁症?
  1、“放松”是预防和避免抑郁症的最好途径。放松的目的,主要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2、医学专家认为,一个人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随时调节自我情绪,培养自己乐观豁达的心态,这是避免患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3、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给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的人多一份关爱,使更多的人避免患上抑郁症,这是对全社会提出的新要求。生活环境的和谐能够防止抑郁症的产生。

  晨光中散步可解抑郁  抑郁症患者,或者当你有精神萎靡、疲乏、大脑反应迟钝及昏昏欲睡等症状时,不妨经常迎着晨光散步或慢跑,即使在晨光下多呆些时间也好。  一位医生在医院近3年来住院的602名抑郁症患者中,那些住在病房窗户朝东的患者总比病房朝西的患者平均要早4天出院。研究者分析认为:这一结果与患者能获得更多晨光照射有密切关系。  有报道,在冬季抑郁症高发季节,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抑郁症病人的症状改善。然而,本项新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接受清晨阳光的“沐浴”效果会更佳。

  如果患者能每天清晨在户外长时间散步,将会加快“唤起”新陈代谢功能,进而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专家解释说:晨光之所以对抑郁症有效,是因为“晨光能抑制体内褪黑素的产生,褪黑素的多少决定了新陈代谢的活动”。
  其实,阳光本属一种电磁波,它犹如一种天然的“兴奋剂”。比如:红外线“热”的作用,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紫外线可以使黑色素氧化,皮肤中维生素D和组胺增高,胃酸分泌增加。  此外,接受阳光照射还有助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钙、磷、镁等含量上升。这些综合效应对改善情绪都是有帮助的。所以,有关专家提出:抑郁症患者,或者当你有精神萎靡、疲乏、大脑反应迟钝及昏昏欲睡等症状时,不妨经常迎着晨光散步或慢跑,即使在晨光下多呆些时间也好。




相关链接:


抑郁症疗法


感谢关注学思践悟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感恩原作者,感恩前平台!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点击今日推文每天分享锦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