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悟在当下精微的觉知

请您关注👉 道炁书苑 2023-08-24

开脉轮祛症  乐明空悟真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修身养性,守己安分。

学思践悟,快乐人生!

士以弘道 

开脉轮乐空净



一心不乱即是定

虚云和尚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叫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

既然说识得心无寸土,那就算了,何必还要说许多名堂,什么三归五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等;说这么多法门,无非对治众生的心而已。

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就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众生无量劫来,被无名烦恼污染了真心,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不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今欲返本还原,要先调身,断除习气,把粗心变为细心,从有为到无为,在自性清净身上用功,行住坐卧,一天到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小心谨慎,断除习气,胆要大,心要细,胆大包身,不被境转。心细则气细,否则粗心浮气;这种情形,可以自己检查。一般人在劳苦奔波忙忙碌碌时,就气喘息粗,有定力功夫的人,再忙也不喘气,一天到晚,总是心平气和的;一心不乱就是定。妄无本体,有定就无妄,就能复本心源。



禅宗的“三重境界”:当下即是解脱


 一支空杯子

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01
“看山是山”是最初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人生的最初境界。比如孩童时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即便是成年以后,有时情绪和念头来了,人们来不及分辨,又成为了情绪和念头本身,也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而随着人们开始反思,开始探索,紧跟着产生的第二个念头,想要去弄清楚为什么,想要去完善自我,便进入了第二个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02
“看山不是山”是一种循环



可以说,大多数人随着阅历和经验的增加,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见解,就进入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然而,这也是人生种种烦恼产生的原因。
对此,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世界分为表象世界和世界意志。表象世界是世界意志的客体化,世界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所以从逻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
这就好像,如果一个人出身贫苦,品尝到贫苦的滋味后,便向往富有的生活。等到物质条件充足后,可能又想做更多的事,来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比如开始转向内在的追求,开始向往精神境界的提升。
但无论人们追求的是什么,用叔本华的话说,都是世界意志在个人身上表现为永不满足的过程。也始终处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总认为有一个更好方向需要被到达,总是处在“想要更好”的循环中。
03
“看山不是山”是一种障碍



佛陀的慈悲,是为众生脱离一切痛苦烦恼。
但即便如此,佛陀也曾说,对烦恼痛苦厌倦的人,才会生出一个涅槃和解脱的境界想要到达。
老子在《道德经》也中曾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也是在劝导世人要返璞归真,心灵要像婴儿一样“柔软”,才能让事物回归到本然和纯真。
现实生活中,无论人们是从事怎么样的工作,做怎么样的事,通过自己努力和见解或许能达成一些现实成就。但对于内在境界的提升,可能并不在一个方向。
内在的提升,稍不留意就堕入“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因为,很多时候人们的烦恼和习气很难被自身察觉,而烦恼和欲望的“种子”,更加精微难以察觉。
烦恼产生,有了厌倦,人们甚至还未察觉到这一切,便已产生出想要解脱的欲望,认为做些什么修行,就能达到“无烦恼”的境界。抱着这样动机,仍是被“看山不是山”所障碍。
对此,人们需要做的,其实只是“认识自我”。
虚云老和尚是近代德高望重的禅宗泰斗,而他多次说法时都说到:“自己是鹦鹉学语,说几句古人典章,免被人见笑,而自己一句也做不到。”
虚云这样说,便是一种深刻的智慧。
禅宗讲究“识得自性,当下成佛”。这其中的智慧,便是没有一个更好的境界能够到达,“涅槃”就在当下。
这正如一句话说的好:“如果我是一个愚笨的人,那么就充分认识愚笨的本质是什么,这种认知本身,便是智慧。”
04
破除“看山不是山”要“离一切相”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
被誉为“小释迦”的仰山禅师曾经参学时,有一天,师父问仰山说:“《涅槃经》四十卷,多少是佛说,多少是魔说?”仰山说:“师父啊!我看都是魔说的。”师傅听了很高兴,说到:“已无后人奈子何。”
“已无后人奈子何”,意思就是今后已经没有什么见解能束缚到仰山了。仰山用这种豁达的语气,表达出了心地的开阔与自由。在仰山看来,已没有一个更好的境界需要到达了。
这是一种已经站在山顶,俯瞰“上山道路”的视角。
对此,佛陀在《金刚经》中就说到:“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佛陀这样说,是慈悲的体现。佛陀的慈悲,是在教人们要“放下”。如果人们把“法”,把“道路”当作一种追求,反而会背离“实相”本身。就像是执着于“指向月亮的那只手”,而看不见“月亮”本身。
众生说佛陀有三十二瑞相,佛陀却教导众生要“离一切相”。
佛陀说“无法可说”,即是要众生脱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乃至破除“学佛相”,甚至连这个“离一切相”的“离”也要放下。
对此,佛陀在《金刚经》中也曾说:“菩萨不受福德”。意思是,对于破除了“我相”的菩萨来说,并没有一个“我”需要去承受福德。
同时,《金刚经》还说到:“菩萨应不住色布施”。菩萨帮助众生,并没有任何目的和所求,只是慈悲的自然体现。对于菩萨来说,并不存在布施的主体与客体,甚至连布施这个概念也不存在,这便是“不住色布施”。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佛菩萨并不需要人们跪拜。人们跪拜,是为了让心灵变得“柔软”,从而能够放下“我相”,放下执念。
05
禅中顿悟:“看山还是山”



禅宗还讲“参话头”,参话头便是一种顿悟。参“我是谁”“谁是我”,即是破除这个正在参的“我”相。
“我”与“所参之事”,乃至一切众生和境界,都是“无明无始”在“自性”之上荡起的幻相。
对于“参话头”来说,人们如果还认为有一个“我”能去做一些事,还有一个“我”要去修行,要去参透道理,还有个“我”需要变得更有智慧、更有境界,就是落入了“参话尾”。
了解到并没有一个“我”的存在,“我”和“众生”都不存在,只有“自性”存在,那么还有谁需要去达到一个境界、去修行、去破除烦恼?
这也是佛陀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的原因。
因为,众生是烦恼,也是幻相。佛陀无法度化一个幻相,只愿众生看到自己的“自性”,让自性觉醒,让自己成为“实相”。
这就像《楞严经》所说:“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陨”。在众生自性觉醒的那一刻,整个世界的幻相都不存在了,哪里还有一个众生,需要被度呢?
生活处处是道场。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人们需要去体认智慧、观照实相。但也需要用“无为”和“平常心”,来做“有为之事”。
这也便是禅的意义:没有人需要解脱烦恼、没有人需要变得更好,也没有一个心和境界需要去安住。因为,当下便已是涅槃与实相。
体悟到这一点,人们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随遇而安,随缘不变,喜怒哀乐,无一不缺,行住坐卧,皆是禅。
于是,修与不修,尽是圆满。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这便是“看山还是山”。

从“开悟”的角度看世界

一支空杯子0



《楞严经》是大乘佛法中很重要的一部经论。

自明朝时期,就流传着“自从一读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的美誉。

《楞严经》作为一部佛教典籍,几乎涵盖了佛学所有的义理。如果人们体会了《楞严经》,对于《金刚经》《心经》等等经论都能够融汇贯通。

同时,《楞严经》文字境界优美,内在逻辑完全能够自洽。

这也是受到近代众多文人学者追捧的一个原因。因为他经得起学者们从文学、哲学、甚至科学角度等方方面面的反复推敲。

而有缘人学习《楞严经》产生的“法喜”,将超过世俗的一切快乐。

著名国学大师叶曼也曾风趣的说到:“学习楞严经的快乐,即使是总统请我去参加宴会,都不再有兴趣。”



01 
《楞严经》的世界观


谈到《楞严经》的世界观,首先要从《楞严经》的起源说起。

佛陀的弟子“阿难”,一次外出化缘时,受到魔女蛊惑,险些触犯戒律。

佛陀解救阿难后,为彻底解除阿难的迷惑,从“心”是什么、世界的起源、众生的种类、五蕴的虚假、如何破除“心魔”、如何正确发心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开示。而阿难也由佛陀讲述的《楞严经》彻底觉悟。

因此,《楞严经》也可以说是佛学的一门百科全书。

而从某种角度,我们每个人,也都是“阿难”。无论是自身的困惑,还是对世界的探索,都可以在《楞严经》中找到答案。所以,也有着“开悟的楞严”这一说法。

简单来说,《楞严经》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一个虚幻的现象,人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在“妙明本心”之上,由于自身的迷惑和“无明”,根据人们自身的业力,随顺显现而已。

而所有人的本质都是“妙明本心”。故佛家认为“众生皆有佛性”。

而对于世界的组成,《楞严经》认为分为“地、水、火、风、空、见、识”七个“元素”。佛学词汇称为“七大”。

“地、水、火、风、空”可以理解为物理元素。其中的“空”代表着空间。

“见”“识”代表着意识和精神层面的精微元素。

深刻理解到“见大”与“识大”,对于人们认识自我,探索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02 

“现象的虚假”与“觉知的真实”

佛学有一个特点,就是透过表象,探索背后的真实。

以佛学词汇“眼根、眼识、色尘”为例,可以理解为:“眼睛”“看见”“颜色”。这三者相互依存。有相互依存关系的,佛学认为是虚妄的混合现象。

这就比如,盲人看见的世界是漆黑;色盲之人看见的世界是黑白;普通人看见的世界,又是另外的一个样子;动物看见的世界,可能更加丰富多彩。

相比之下,个体看见的都是“虚假的现象”。不存在绝对真实的现象。

但在这其中,相对真实的成分,便是“看见”。

这种能“见”的属性,包括“眼能见、耳能听、鼻能闻、舌能尝、身能触、意能知”六种属性。这六种属性,其实是同一种属性,也称为“六根归一根”,即是人们的“觉知”。

“觉知”与“被觉知的对象”的对象无关,可以独立存在。就像失聪的人,仍能觉知到寂静。

而对于觉知,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都是一个重要的修行方向。安住于“觉知本身”,离开虚假的被“被觉知现象”,即是“离一切相”。

觉知本身即代表着“光明”,是一种通透明了一切,瞬间照耀一切的属性。

而这种通透明了的“能知”属性,《楞严经》称为“见大”。


03 

什么是“见大”

“七大”中的“见大”,是一种对整体现象瞬间明了的觉知,不同于眼睛、耳朵等“六根”中的单一识别功能。

就像人类的眼睛构造,注定只能看见一定的光谱,而不是所有的光线。以此类推,鼻子、耳朵、身体、思想,也并不能感知到完全的真相。

而如果把“六根”全部去除,“见大”仍然存在。故道家认为六根中藏有“性光”。道家修习“回光之法”,就是让六根中的单一识性,回到“自性”的性光,作为“见大”的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见大”是让一切现象“成立”的属性。犹如一面“镜子”,是“镜像”产生的空间。

被映照之物,哪怕是人们的智慧,再如何搭建,都不能理解自身。犹如无论镜像多么色彩斑斓,离开镜子,都无法了解自己。

如果人们认为在不断搭建的智慧背后,又有一个“觉知者”,这种对“觉知”,对“镜子”本身的认知,仍然是一种“虚妄的被觉知现象”。

思维和记忆创造了“我”,相续的“我”又延续在思维和记忆当中,这种继续搭建犹如“寿命延续般不可自知”,便是佛家认为的“寿者相”。

因此,修行者最大的障碍是“寿者相”。无论人们怎么参悟,怎么探求真理,如果思想在不断产生,并深信不疑自己的智慧,就永远落入了被“见大”映照的对象而不自知,那么就可能落入“寿者相”。

所以,修行者努力修行,相对于人们努力工作,如果不能从“见大”的视角去看待,那将是没有区别的。这也是《楞严经》带给修行者深刻的提示。

从某种角度来说,从“见大”见到的那一刻,所见即是幻相。唯有“见大”自身是真实而鲜活的。

这就像一句话说的好:“人们要习惯于保持未知”。

这也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04 

什么是“识大”

“觉知”的两个基本面向,是“见大”和“识大”。

如果说“见大”代表着瞬间的“能知”,“识大”就代表着瞬间的“秩序”。

比如,人们看见窗外的灯光,即使人们不知道灯光颜色的名称,不同颜色也能瞬间能够被分辨,不需要识别的时间。这便是觉知的“识大”。

所以,相对于“见大”而言,“识大”是瞬间的秩序,让“见大”的映照,历历在目,排列有序。

而人们如果用思维和经验去分辨、去命名“窗外的灯光”的颜色,这便是一种后天的“意识心、分别心”,便是一种妄念。

所谓妄念,是需要时间来达成的。在佛家认为,需要时间去分辨、去达成的,便是一种虚妄的复合现象,也是“业力和轮回”的开始。

这也是禅宗讲究“当下成佛”和“顿悟”的原因。

“佛陀”一词,意为“觉者”。人们学习佛的智慧,最终是为了解脱一切烦恼,成为“觉者”。

而“见大”和“识大”,便反映了“觉者”极其精微的“觉知”。

带着这种极其精微的觉知,人们便可以察觉到佛陀所说的“一须臾间,便有八万四千烦恼”。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知幻即离”。


05

“开悟的楞严”

“见大”“识大”的极其精微,即是佛陀所说的“妙观察智”。

所谓“妙观察智”,即是精微的观察,便是无穷的智慧本身。所以,真正的智慧并不是思想和观点的陈旧产物。而是人们的精微觉知。

而人们越是能深入觉知的精微,便越能体会到自己本质。

这就像《楞严经》讲述的另一个角度,“见大”“识大”等“七大”存在于整个世界,即“周遍法界”。而人们作为“七大”的体现,本身便是圆满,与万物一体的存在。

也就是说,人们自身、整个世界、包括人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如妙用”的显现。即便是人们偶尔的迷惑和曾经的过失,也离不开“自性的圆满”。本质上并没有迷失与觉悟、过错与善念的区别。

这也正如《楞严经》中所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

意思是,人们自己想要认识自己,想要成就自己,本来没有虚妄,却产生了虚妄。如果连想要、能取、想作为都没有了,那么就连所谓的“实相”和“涅槃”都不会产生,那么,虚妄哪里还有立足之地呢?这,便是妙法莲华的意义。

所以,学习《楞严经》,人们要学会相信,无论人们经历着什么,无论是迷是悟,是得是失,都是自性的圆满体现。这便是“得念失念,无非解脱。修与不修,皆是圆满。”

从现实意义来讲,如果人们能够坦然接受自身的境遇,允许一切命运的“好与不好”穿透自己,那么在这一刻,人们便超越了现象,“业力”将在这一刻趋于停止,真正的转变也将从内在发生。

如此一来,正确而有力的行为,也将随之发生。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包容与共存,也将会产生。这也是《楞严经》带给人们的智慧与真相。

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体会到自己圆满的自性,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便是“开悟的楞严”。

感谢关注学思践悟

学思践悟修行上路

点击链接寻妙缘

                

悟道祛症开脉轮~图
道炁开脉轮  康养悟修真


最近新文点下看:

打坐四点-入定

世上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按揉穴脉治心病(藏用)

用身体“复归于明”

伴侣疗愈法

回家=如·来

把财富吸引回来

辟谷教程(藏)

手印

坐·忘·法

情绪激素能量光

六字诀

宇宙高频·生命潜能

进入四维空间的门

你是一切力量的中心!

异性知己

情绪洞察法

孙思邈:入静五层七境

证得大·神·通!

天天新文

修证秘法纲要

跳出三维看自己

身上散发着一种光!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感恩原作者,感恩前平台!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点击今日推文每天分享锦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