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浙大近现代史前沿论坛第1讲】余新忠:以新守旧 以中化西——近代天津名医丁国瑞的中西医汇通之道
2022年4月15日下午3点,浙大近现代史前沿论坛第1讲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319会议室成功举办。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受邀作了题为《以新守旧 以中化西——近代天津名医丁国瑞的中西医汇通之道》的精彩讲座,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常务副院长孙英刚教授担任主持人,赵晓红副教授、姬凌辉特聘副研究员担任与谈人。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肖如平教授和本所的梁敬明教授、叶君剑特聘副研究员等老师、20余位本院学生以及线上一百余位听众参加了此次活动,以下是讲座内容纪要。
早年余新忠在做清代卫生研究时便关注到了丁国瑞的言论与事功。近年来通过旁搜关于丁国瑞的资料,并结合十余年个人来对生命史学的思考,逐渐写成此文。
1911年暮冬初春之际,天津发生了一场死亡率极高的鼠疫,到处是人间惨象。《大公报》主编英敛之在该报上发表言论,公开表示与天津名中医丁国瑞进行打赌,表示中医难以应对此次瘟疫,并表示如果中医真有治疗鼠疫的方法,则自愿出川资500—3000两,资助丁国瑞去抗击鼠疫,但实际上丁国瑞没有去。笔墨官司看似虎头蛇尾,但却引起了余新忠对丁国瑞的好奇,丁国瑞究竟是何方神圣?
丁国瑞(1871—1934),字子良,号竹园,回族人,天津卫著名中医,但热心公共事业,较早就以白话文在《直报》和《大公报》发表言论,组建天津医药研究会。后又编辑《竹园白话报》,其主要言论收入《竹园丛话》一书,原件藏在国家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现已影印出版。
眼下史学研究从个案入手、力图以小见大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写法,但是个案书写如何变得更有意义则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把个案研究做好并不容易。任何研究均须在追溯前人研究基础上展开,经过文献梳理后,余新忠发现关于丁国瑞好的研究并不多,虽然已有专著出版,但总体上浮于表面,研究人却并没有真正看到“人”。如果放大视角来看,过去路彩霞、罗芙芸等人对“津埠医派”以及天津卫生问题的研究,多少有些过于聚焦进步与守旧,忽略了丁国瑞作为一个鲜活的人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必须深入其生命深处去理解他。
通过对于丁国瑞有关中西医关系和中西医汇通言论的梳理,并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和他的生命历程中来考察,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他的所思、所言和所行,而且也可借助对个体生命的探究来获得中医知识上的启示。医学并不纯粹是科学,在里面有相当多的文化成分,在强调和挖掘中医的文化属性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中医的科学属性,不能只强调中医的文化属性,而不讲中医的其他属性。因为中西医的诸多属性一旦进入个体生命的内在思想之后,就不能再用简单化的思维去理解一个医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个体生命史的研究始终应该去回答的是个体、思想与时代的互动关系,而对此种历史现象的苦苦追寻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史实的还原重建,还在于从中得到何种启示。具体来说丁国瑞这个案例有以下三点启示:第一,宜历史而更具包容性地理解“汇通”概念;第二,应立足疗效寻求中医理论的突破,具体言之,疗效并不等于理论正确,理论和疗效之间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才能确立理论的有效性,研究中医理论也不只是为了证明中医理论的正确,更应该以开放、创新的心态寻求传统理论的突破与发展;第三,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的本质属性。
余新忠逻辑清晰、分析透彻、融会贯通地讲完了他关于丁国瑞的最新研究,接着讲座进入与谈、问答环节,由姬凌辉主持。
与谈人赵晓红指出: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如何继续做医疗史研究?余新忠回应道:医疗史首先是历史,后来补充需要加入医学、理论,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看基本史料,研究哪一方面就去看相关的基础理论下功夫,放在具体的学术脉络之中,因此任何一个问题的学术史必须足够关心和尊重,进而将问题放在历史时空之中,让研究变得同样足够有意义才行。
与谈人姬凌辉认为,余新忠关于丁国瑞的个案研究实际上昭示了他长期以来对生命史学的思考和追寻,向大家推荐余新忠的新书《追寻生命史》。
此外,浙大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博士生姜良威提问,如何看待中西医汇通中的中医身体观?余新忠认为古人对于人体的认识确有长处,但是近代西医乃至现代医学之所以在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们把人类对生命科学的认知在不断加深,如何破解中医对现代生命科学有关生命的理论的“欲拒还迎、半推半就”矛盾心态,乃是当今直接关系中医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整理:姬凌辉
图片:闫文元、关傲
编辑:刘嘉勇、孟舒涵
审核:董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