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5年“春运”路,哪些变化勾起你的记忆?

湘伴君 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2024-09-04
导读

立春一到,春节就近了,“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春运渐入高峰。据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春运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预计将达90亿人次。

2024年1月26日,高铁长沙南站站台,旅客等候乘车。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张韬 摄

改革开放以来的春运历程,是一部社会生活变迁史。1979年初,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全国1亿人次踏上春运旅途。

45年来,春运路上的每一帧画面,都记录着这个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见证着矢志改革创造出的新图景、新气象,也反映着现代化进程与个体发展的紧密融合。变的是生活方式、科技进步、国家实力,不变的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回家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从山长水阔到“说走就走”


新中国春运之“源”,最早可上溯到1954年,“春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但春运真正成为社会现象和民生焦点,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当时,中国8.3亿劳动力资源中,有5.9亿在农村。改革开放后,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走上自主择业之路,沿海地区率先开放,接纳了这股庞大的进城务工流。

这是青岛火车迷陈天豪收藏的一张1979年的火车票(2019年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返乡过年,1979年的春运客流历史性突破1亿人次。从此,春运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也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引发了“百万民工潮”“千万务工流”,这股洪流不断往各城市涌去,每到关键的时间点——春节,便产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1982年,荣获铁道部流动优胜红旗的呼和浩特至北京89/90次列车,在春运期间热情为旅客服务。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
1983年春运期间,上海站职工在站台上准备了小推车,帮助旅客运送行李。新华社记者 张刘仁 摄

1984年,春运成为“全国性、大交通春运”,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等各种方式运送的旅客都纳入春运客流,客流量猛增到5亿多人次。

可彼时的交通条件,仍然赶不上旅客出行的脚步。“二十几年前,邵阳到广州要跑1天1夜。”跑了40多年铁路客运的广铁集团列车员袁光明回忆说。

随着国家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发展重点,湖南的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9年,湖南第一座民用机场长沙黄花机场开航,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开放窗口;






1994年,长永高速建成通车,实现湖南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1997年,中国铁路第一次大面积提速,途经湖南的京广铁路首次开行快速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

1999年,以湘、资、沅、澧四水下游和洞庭湖区为重点的航道整治工程完工,湖南“两纵一横”干线航道网基本成型;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开通,中国高速铁路历史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湖南人也首次在家门口搭上了高铁快车。


迈入新时代,中国高铁逐步成网,每年春运发送旅客人次平均增长2000万人次。 

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基本贯通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构成了我们应对春运的底气。

以湖南为例,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7530公里;铁路总里程达6079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501公里。全省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湖南第十一个民用机场——边城机场通航,神秘湘西从此“高飞”。

 2023年8月18日,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旅客在起飞前与飞机合影。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向莉君 摄

通宵购票、车厢拥挤……这些曾经的“春运”印象,逐渐消失在人们的头脑中。手机下单“高铁外卖”,再“刷脸”进站乘车;车站VR导航、高铁WiFi;机场无纸化通关——无处不在的“黑科技”,不断优化着人们的出行体验。旅客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说走就走”的旅程更加安全、快捷、温馨。

1月26日凌晨,动车组列车停放在长沙动车运用所整装待发。当天,2024年春运拉开序幕。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生活在流动中向上生长


2010年1月30日,新华社记者在南昌火车站捕捉到一位年轻母亲返乡的生动瞬间:她肩背比人还高的巨大行囊,一手拎着破旧双肩包,一手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

2010年1月30日,在江西南昌火车站,一位背负着超大行李的母亲怀抱孩子匆忙赶车。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这张照片被人称为“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照片中的年轻母亲名叫巴木玉布木,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当时在南昌一家砖瓦厂打工。

如今,巴木玉布木一家彻底摆脱贫困,改变了只能靠外出打工换取收入的命运。她所在的凉山州,当地群众过上了“烤有火炉、娱有电视、包里有钱、出门有硬化路”的新生活。

这不只是巴木玉布木一个人、一家人的经历,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同样发生了巨变。

改革开放45年,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百余倍,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5年斗转星移,春运主体——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的轨迹也在悄然变化。

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速在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实现了就近就业。

2013年,长沙火车站售票窗口前,工作人员告知一位女士当年2月14日长沙至广州的卧铺还有余票后,这位女士难掩喜悦。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湖南曾经是劳务输出大省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南下北上、走东闯西,去到外省打工。

这些年,湖南多措并举推动返乡创业,弥合城乡“工资落差”,优化营商环境,这都在外出务工人员心中“回家”的天平上增加了砝码。曾经的“孔雀东南飞”现象正逐渐被返乡创业就业的“凤凰自归巢”现象取代。

“外来者”转变为“新市民”,部分农村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

进城务工人员用汗水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而他们所建设的一座座城市,也在不断出台各类保障措施接纳他们:随迁子女就近入学、户籍制度、社保、就业、培训等城市待遇逐步向外来务工人员均等化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落户,安居乐业。

2015年2月7日,在长沙火车站,两名年轻人坐在隔离栏上等候进站乘车。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春运,不仅展示了流动社会的缩影,折射着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是一道涉及亿万人的社会治理考题。如今,这道考题逐渐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春运结构日趋多元化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2024年1月31日,一辆停靠在衡阳火车站的列车座无虚席。曹正平 王晓兰 摄

以前,一提起“春运”,人们下意识想到的就是从外归家,如今,“春运”二字的内涵不再只是单向度的“返家”,也有了“反向”“多向”流动的含义。


“反向春运”,让一些人在春运迁徙大潮中从乡下“逆行”到大城市与家人团圆。而“反向春运”这一流向改变,表明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正在随着城市发展而发生转变,也表明大城市对外来追梦人的吸引力由表及里,城市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除返乡流之外,寒假学生流、春节探亲流、黄金周旅游流,构成了“春运”的多向度之美。

今年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常态化春运,再加上最近各地文旅纷纷发力,为春节旅游市场添了一把柴,直接催生了今年春运期间“旅游过年”“南北互跨”的新潮流,长白山、三亚这些或属北地,或属南疆的城市搜索热度居高不下。


2月4日上午,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在芷(江)铜(仁)高速开展除雪铲冰作业。田文国 田潇 摄


根据相关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最受青睐的出行方式,不是铁路,不是民航,而是自驾。数据预测,今年春运出行人次将达90亿人次,80%的人次将选择自驾车出行。


“自驾行”为主的背后,是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202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3.36亿辆,同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年产销量双双创历史新高。汽车行业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促消费、稳增长措施的出台,也让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进一步被激发。


流动数据大幅回升,折射出以春节为代表的黄金假期已成为释放“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热力的关键时点,并涌现出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1月26日,2024年春运首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旅客在排队值机。通讯员 摄


每年的春运就像一部“流动史诗”,通达南北,横贯东西。45年春运路,凝聚了人情冷暖,承载着集体记忆。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一扇窗口,是映照改革成效的一面镜子。45年来,交通方式在变、生活在变、出行结构在变,但人们归家的心情不会变,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改善的期待也不会变。


猜你喜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


最新!湖南24条高速公路共208个收费站入口对所有车辆采取管制措施


来源:湘伴

作者:张英

编辑:杨帆

校对:朱格林
审核:肖夜明 毛晓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