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鳌美育访谈录 | 邱志杰: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为什么要独立招生?

论坛组委会 博鳌美育行动 2024-01-09

在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筹备的过程中,组委会汇集各方专家观点,博采众长,以美为媒、美育未来,制作了《博鳌美育访谈录》,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作为在科技艺术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同时也是2021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总策划,邱院长分享了自己对少儿美育教育的思考和理解。



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导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近年来致力于实验艺术教育体系,尤其是社会性艺术、科技艺术方向的构建,201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创立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联盟。2021年担任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总策划,并出品《科技艺术全景》少儿科技艺术普及公益课。













 Q1

您带领的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是独立招生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招生制度的改革?您考核的方向有什么不一样?

邱志杰院长:我们在中央美院的实验艺术学院独立招生,因为实验艺术总的来说属于美术学,‍‍过去是由基础部统一考试,第一年时间在基础部统一画素描,‍‍那么到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他们就报志愿分流、进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壁画系。但是国画就独立招生。那么我们之所以独立招生,是因为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已经不太一样了,‍‍画那样的素描是一种基础教育,但是不够。
比如说在我们的独立招生里面,我们是要考逻辑题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未来可能要编程,或者起码要跟科研人员合作,‍‍所以我们会去考逻辑题。我去年还增加了书法的考题,‍‍书法的考虑其实是我说的技术问题‍。一个人通过长期的技术磨练获得一种控制力,这个是可以清晰的看得出来‍‍一个人有没有投入过足够的时间,这种能力在我们看来也是一种基础能力。所以对什么是造型能力的基础的理解,和传统的美术,‍‍或者说是以文艺复兴的写实绘画为主流的这种美术是不太一样的。‍‍我们觉得能在平面上把几个型摆地好看,其实也是一种造型能力,而不只是画人画像,而且画鼓起来。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其实已经做了很大的拓展,但可能还不够,我们还希望孩子有非常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所以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招生改革应该说一直是常态化的,会一直都干下去,‍‍改向综合素养的方式。

 Q2

您是高校的老师,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做少儿的美育工作?‍‍

邱志杰院长:高校的老师所教的学生是由少儿来的,‍‍我们有时候在教学上遇到的困难,经常会发现,其实不是高校自身所能够解决的,‍‍是我们输送给高校的人才,自身就出了问题。所以当我们的目标是为‍‍一个即将全面复兴的中国和世界去培养有创造力、有责任感、‍‍有人文精神和科研能力的人才,‍‍那么这件事情肯定要从最基础的教育的层面上去把教育的思想提前延伸到少儿的层面。

  Q3

在做《科技艺术全景》这套公益课的过程中,您克服了许多困难来做这项工作,在您看来,还有哪一些力量应该进入少儿美育这个领域工作?‍‍

邱志杰院长:去年我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平台,‍‍在怀柔国家科学城做了一个少儿科技艺术教育的高级研修班,‍‍疫情期间来的人不多,20来个人,而且只上了两周的课,一个短期的研修班,‍‍是我们去年的EAST科技技术教育联盟的项目之一。仅仅短短的两个星期,‍‍临走的时候眼泪哇哇的,其实‍‍我不觉得参与的人很少,也不只是我在做,‍‍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程度,大家的愿景是完全一致的。认识水平可能不一样,‍‍有在景德镇做陶瓷教育的,有在四川做工作的,有在深圳做工作的,‍‍我觉得应该是各行各业,尽可能多的人。
邱志杰院长与研修班学员合照邱志杰院长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学生上课研修班学员现场观摩(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知道科学界有科普协会,有科学家在做这样的工作,‍‍有艺术家在做美育的工作,我们中国也有非常完整的科普的体系。我那天非常仔细地研究了,2008年出台了‍‍整个中国的科普的计划,我们在乡村有科普宣传栏,在各地都有科普示范站,‍‍国家有非常完整的各级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中巴车‍‍。那种贫困小学都有中巴车开到小学里面,‍‍把实验器材送到小学去进行一天的科学课程。‍‍其实整个社会已经在为这件事情努力,‍‍只是可能过去科普工作跟美育工作融合的不够。‍‍

其实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觉得应该跳出来看,要把科技科普教育,‍‍把艺术教育和少儿教育‍‍这些东西统一起来,得扭结在一起,所以应该说我们‍‍既是比较困难,‍‍但其实也处在一种非常幸运的文化,因为整个中国社会已经准备好向‍‍养成一个创造力的社会去转型。‍‍

各地的学校,各地的家长非常期待,‍‍我们的科学家非常愿意献身于科普工作,我们的艺术家‍‍对科技的感兴趣的程度也是非常蓬勃的,‍‍所以我觉得其实此刻已经到了各方面的准备非常充足,只是我们需要‍‍去搭建平台,去对接资源,让很多应该发生的事情成为现实。

  Q4

您作为此次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的总策划,您认为论坛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

邱志杰院长:我觉得一个少儿美育的论坛,我们要解决的事情、层面还蛮多的。

首先是在本体论的层面上,我们要解决美是什么和美育是什么,‍‍所以我们会有集中的关于美育的讨论。

其次我们会去关注里面的一些具体的话题,‍‍比如我们会有专门关于科技艺术的论坛,‍‍我们会有专门关于校本教育的论坛,学校课程方面的论坛。

邱志杰院长接受论坛组委会专访

除了论坛之外,我们又组织了一系列的‍‍科技艺术的课程,包括一些直接在本地的‍‍学校里面实施的示范课程,有论坛课程‍‍以及一系列的展览,包括某种示范性的,像是‍‍少儿科技艺术馆的样本的展示,也包括征集来的‍‍全国各地的学校项目、‍‍孩子们所做的科技艺术作品,我们希望能够是一个立体的呈现。

所以有论坛、展览、课程,‍‍在地的课程和线上的课程,构成一个非常立体的少儿美育论坛的活动。

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想要做的事情肯定是一直处在一种因地制宜和随机应变的状态里面。

 Q5

您讲到搭建平台,然后做一些这样的转化,有没有一些好的经验参照?‍‍


邱志杰院长:我觉得我们现在做博鳌的美育论坛,本身就是在搭建这样的平台。

我在中央美院的所创设的科技艺术教育国际联盟,包括我组织这样的‍‍人才培训的高级研修班,我们的科技艺术研究院的硕士、博士生,‍‍学科技艺术方向的硕士、博士生,也总是会直接去参与课程的研发,我‍‍也大量的去参与进这种‍‍课程的研发。这些事情非常有趣,‍‍但我们也是一边在学习,一边在做这样的工作。


邱志杰院长录制《科技艺术全景》课程

我觉得可能我们‍‍要更多的去把所有的同仁,有些还没有出现在我们的事业里面的同仁‍‍给对接起来,我们需要扩大我们论坛的覆盖面,需要‍‍加大我们的科技艺术人才培训、高研班的规模和频率,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去组织,‍‍除了少儿的创作比赛,还包括课程的展览,‍‍课程的互相的交流的展览,甚至应该有网站。‍‍太忙了,要做的事情太多,其实EAST的网站应该做这件事情,甚至应该有网站,有论坛,‍‍来成为全国各地从事少儿科技艺术教育的工作者,‍‍这些同仁们互相相遇,互相交流经验的地方,然后我们可以以这些平台为基础来组织工作坊,‍‍来研发新的课程。‍‍我觉得其实这些工作‍‍我认为应该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进来。

而且很感人,其实大家都是理想主义者。虽然大家各种不同的机构都有生存的压力,但是其实在心智上其实大家还是‍‍挺无私的。从事这些工作的人经常就是一拍即合,因为理想一致嘛‍。

 Q6

我们讲教育要公平,包括现在的乡村振兴,‍‍在美育教育这个方面要怎么去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问题?

邱志杰教授:‍‍如果你只把卢浮宫‍‍看作美育资源,只把钢琴看作美育资源,那么美育资源就不公平。如果你把那些‍‍‍‍山上的溪流在石头上撞击的声音当作美育资源,农村的美育资源可能比城市的孩子的美育资源还要更好一点。‍‍如果你把科普跟美育深度的结合,农村的草和虫,那些不管是昆虫还是蚯蚓,‍‍各种各样的杂草,都是我们美育的非常好的资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我觉得说乡下的美育资源缺乏,是因为我们对美育的理解狭窄了。‍‍我们要重新整理我们美育的内涵之后,我们会去发现很多以前忽略的,‍‍其实可以用作美育资源的东西。

‍‍我记得我小时候是拿着《中草药手册》和《赤脚医生手册》,天天在山上采标本的。‍‍那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就在我们漳州一中的后山上,采了非常多的标本。到今天,这样的东西还在影响我‍‍对事物的理解。文化大革命应该说是一个资源相当匮乏的时代,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那样的时代里面,去主动的去找我们科普的资源和美育的资源。

Q7

美育老师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还不是很充足,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好的办法改善?

邱志杰院长:教师的缺乏始终是‍‍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所谓的边远地区的教师也拥有‍‍机会能够得到迅速提升,或者说当那里缺乏教师的时候,那里的孩子有机会获得‍‍更优质的资源。
我觉得这个事情在今天反而得到了一个缓解或者解决的非常好的机会,就是今天我们用上网课的形式。今天的大量出版,变得非常廉价,今天即使在农村,‍‍很多小孩还是会有一个手机来刷快手刷抖音的,‍‍那么我觉得我们的网课其实是有非常大的机会,我们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让一些比较‍‍边远的地方能够分享到一些优质的资源,这个问题我倒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Q8

如果说您回到50年前,回到漳州的乡下,看见一个小朋友在那采草药,您要如何告诉他美是什么,为什么要跟美在一起?

邱志杰院长:‍‍我觉得不用我告诉他,如果那样一个小男孩在山上采草药,‍‍他手中拿着一本中草药手册,他家里还有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那么用不着我告诉他,他已经懂了。

当他看到这种花序跟那种花序,这种叶片跟那种叶片的区别的时候,‍‍他再去看中国画,看吴昌硕画的菊花的叶子,看齐白石画的葡萄藤,他就已经懂得美了。‍‍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觉得我们不用教他了。
我在想,即使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文革后期,我们身边还是‍‍随时可以抓到《十万个为什么?》、‍‍《赤脚医生手册》,‍‍我最近通过研究发现《赤脚医生手册》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救过最多人命的书,它被翻译成英文、非洲各国文字,很多人都拿着一本《赤脚医生手册》,救了好多条人命。即使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科普还是每个角落都是,甚至美育也是每个角落都是。‍‍我们的书法字帖还在,只不过大家抄的是雷锋日记,或者是样板戏的歌词,‍‍但是还是纯正的柳体和颜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从这些角度来看的话,美育的事情还是挺乐观的,‍‍我觉得挺乐观的。我们中国人其实一直是把它摆在蛮核心的地位。我们中央美院的创始人蔡元培先生,当年提出美育代替宗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其实中国起码在精英层面,我觉得可能在底层有些老百姓被宗教‍‍洗脑,控制信念,但起码在精英的层面上,儒家一直是主流,‍‍我们一直是把美放在非常核心的地位。‍‍
我觉得中国是历史上,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国家, 在2000年的历史上,‍‍每一个皇帝都得是书法家,都写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欧洲哪有一个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或者罗马的国王是艺术家,同时是诗人,‍‍这是非常罕见的。‍‍偶尔出一个哲学家叫奥古斯丁,‍‍非常罕见。中国的每一个皇帝,唐太宗是书法家、是诗人,康熙皇帝是书法家、诗人,‍‍这是一个遍地诗歌的国度,这是一个遍地书法家的国度,所以,我们这颗心灵其实从来没有被宗教完全的控制。

所以蔡先生说美育代替宗教,其实起码在精英阶层,美一直是处在相当核心的地位,我们的精英很少会完全被宗教所控制。


采访人:巫睿
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暨新少年国际艺术节

组委会秘书长



更多博鳌美育访谈精彩文章,欢迎进入订阅号主页【美育专栏】阅读查看!

如果大家对于美育或者艺术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的话,可以在本订阅号后台私信我们,让我们一起遨游在艺术的海洋中吧!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视频号









抖音号









B站







小红书

丨这些可能你也喜欢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