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本 期 目 录
●唯物史观内蕴的目的论及其革命性超越
作者:李 扬 张廷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建设的探索及当代启示
作者:郭国祥 蓝 强
●数字发展权保障的中国经验与世界意义
作者:汪习根 段 昀
●情感劳动:人工智能劳动的限度及风险
作者:崔中良 陈 雯
●共享:共同富裕的伦理出场
作者:赫曦滢
●大食物观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实践进路
作者:苏玉波 王 樊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治理的“人民性”探索:历史视野与现代化面向
作者:刘 星
●城镇化进程能促进居民消费吗?——基于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研究
作者:马海涛 文雨辰
●数字人民币促进分配公平的机制分析和制度设计
作者:马 扬 杨 东 周 鑫
●文化线路的内涵、功能与时代价值:基于时空重构与价值共享视角
作者:王光艳 樊志宏
●归口管理:运作形态、逻辑展开与治理效能
作者:候绪杰
●从个益、互益到共益:骨干居民的身份建构与基层“公共性”的成长
作者:杜 晔 何雪松
●制度变迁背景下群社组织间的竞合关系及其生成机制
作者:杨 柳 李 莉
●造血式扎根:企业社区参与的驱动因素与现实路径
作者:王毅杰 孙旌程
本 期 导 读
李 扬 张廷国
唯物史观内蕴的目的论及其革命性超越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既对传统的历史目的论进行了深刻批判,同时又蕴含了一种新型目的论。基于劳动的目的论原则,唯物史观的目的论把设定目的当作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依据社会有机体与自然有机体比照的双重特性,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历史具有合目的性。唯物史观关于未来社会的自由劳动预期,蕴示着人类历史将朝着设定目的前进。唯物史观所内蕴的目的论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超越了世界观问题上的因果论和目的论的对立,超越了历史目的论问题上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实现了对西方传统世界观和历史目的论的革命性超越。
关键词:唯物史观 历史目的论 劳动目的论
郭国祥 蓝 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建设的探索及当代启示
摘要:延安时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多重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形象建设进行了多重探索:砥志研思、笃学不倦,构造学习型政党形象;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创造务实型政党形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锻造创业型政党形象;民主执政、执政为民,铸造服务型政党形象;引领抗战、勇担先锋,打造使命型政党形象;重视统战、开放包容,塑造开放型政党形象。延安时期党的形象建设的探索,为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政党形象 党的建设
汪习根 段 昀
数字发展权保障的中国经验与世界意义
摘要: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为发展权的实现带来了良好机遇和巨大挑战。为了应对数字鸿沟导致的发展失衡、数字贫困加剧的发展赤字、数字歧视激化的发展矛盾、数字壁垒造成的发展失序、数字失范造成的发展受阻,有必要推动数字技术与发展权全方位深度交叉融合而生成一种新型的权利形态——数字发展权。为了确保数字发展权的实现,必须夯实全体人民共享数字发展权的经济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发展权理念,实现良法善治以确认、规范和保障数字发展权。在数字发展权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验、方案与话语,值得向全世界分享。
关键词:数字技术 发展权 数字发展权 中国经验
崔中良 陈 雯
情感劳动:人工智能劳动的限度及风险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替换成为持续争论的话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加速了替换的可能。从情感劳动视角看,在个体能力层面,人工智能并不拥有真实情感、自我意识和情感理解的能力;在实践基础方面,人工智能不具有具身性、社会性和共情实践的基础。因此,人类情感劳动具有不可替代性,人工智能无法实现人类替换。当前的并非真实的人工情感劳动也具有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包括人的价值和伦理危机、消解人际关系、冲击人的情感认同等。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工情感 情感劳动 人类替换
赫曦滢
共享:共同富裕的伦理出场
摘要:共同富裕是由经济-政治-社会逻辑构成的综合问题域,是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共同论域,其核心要义离不开“共享”二字。共享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伦理出场引发了对于“共享伦理-共享价值-共享权利”的理论反思,阐明了共同富裕的伦理底蕴、伦理使命和伦理要求。通过重塑共同富裕的“伦理协同-伦理激励-伦理约束”机制,共享理念实现了主体范式、规律范式和理想范式的谋划,集中反映了共同富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通过回答“谁之富裕”“何种富裕”“如何实现富裕”三个不断递进的伦理问题,重申了共同富裕的人民性、兼顾性和正义性。
关键词:共同富裕 共享伦理 人民性 分配正义
苏玉波 王 樊
大食物观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实践进路
摘要: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是适应我国战略安排和面向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大食物观回答了中国饭碗如何才能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的问题。大食物观生发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饮食基因、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食物策略以及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食物问题挑战。食物关乎维护国家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新时代应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科学对待食物、发展现代农业、延展生态价值、打通内外资源来落实大食物观要求。
关键词:大食物观 食物安全 现代农业
刘 星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治理的“人民性”探索:历史视野与现代化面向
摘要: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是践行“民心政治”的重要场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载体。本文以基层治理中的人民性为研究对象,在横向上,从价值、制度、技术三个维度解析了人民性的逻辑框架和理论内涵;在纵向上,基于时间脉络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治理人民性的探索历程进行了梳理,归纳其发展演进特征。此外,本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将人民性与现代化逻辑相对接,基于社会与政治、整体与个体、主体与客体、统一与差异的多重辩证关系阐释了人民性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人民性 基层治理 现代化
马海涛 文雨辰
城镇化进程能促进居民消费吗?——基于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研究
摘要:基于我国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文章探究了城镇化进程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居民消费水平整体呈“N型”关系,但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其中,未进入城镇化高级阶段的地区,其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呈“倒U型”;已进入城镇化高级阶段的地区,其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呈“正U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协调性的提升会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但现阶段的城镇化扭曲了两者的协调性,从而不利于提升居民消费。对此,应进一步深化新型城镇化理念,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推行政策,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全面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
关键词:城镇化 居民消费 基本公共服务 耦合协调度
马 扬 杨 东 周 鑫
数字人民币促进分配公平的机制分析和制度设计
摘要: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数字人民币应以促进分配公平为研发方向。数字人民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机制包括技术赋能机制和政策传导机制。技术赋能机制依托精准直达、定制可调和监管科技的属性,打通资金下达堵点、保障资金流通可控并强化资金风险防范。政策传导机制则是将数字人民币纳入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在金融方面以普惠金融破除货币政策的传导障碍,在财政方面则以科学的再分配理清财政金融权责。数字人民币促进分配公平应与分配制度相结合,从三次分配和生产要素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外生制度要在初次分配中有效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带动政策增效和创新,在第三次分配中推动科技向善。内生制度则要激活数字人民币产生的数据要素,创造数据盈余以夯实公平分配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法定数字货币 数字人民币 分配公平 三次分配 数据要素
王光艳 樊志宏
文化线路的内涵、功能与时代价值:基于时空重构与价值共享视角
摘要: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领域一种新型遗产类型,是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迁徙、流动和交往留下的线路遗产,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文化线路不是遗址遗迹的简单组合或线性遗产串联,而是不同时空下线路的存续状态和发展路径的总和。文化线路是时空演化的结果,承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丰富信息。建构和营运好文化线路,实质是通过遗产保护性利用实现其时代价值。文化线路的功能是时空重构,本质是价值共享。当下,文化线路应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命运休戚、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为各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物质和精神双重支撑。
关键词:文化线路 时空重构 价值共享
候绪杰
归口管理:运作形态、逻辑展开与治理效能
摘要:归口管理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领导机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特色机制。从领导核心、组织抓手、管理对象和整合方式等方面观察归口管理的实际运行,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分类捆扎”的运作形态,即各级党委及其常委会按照特定的分类方法,将同级党政机构整合成多个局部复合组织系统进行管理。历史地看,归口管理满足了党对政权的组织领导需要,适应于党政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组织性质而演化出独特的运作形态。归口管理作用于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部分,在确保党的全面、有效领导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治理效能。
关键词:归口管理 党的领导 组织领导 国家治理
杜 晔 何雪松
从个益、互益到共益:骨干居民的身份建构与基层“公共性”的成长
摘要:动员居民社区参与是参与式社区治理进程中的重点与难题。在社区参与中,社区居民个体进入社区场域,在同社区治理情境的关系变化中完成在社区的身份建构。基于此探究居民群体在社区参与中的身份建构过程及其背后的行动逻辑,通过在W市W街道的参与观察与访谈发现,社区居民在社区参与中呈现出三种身份变化:居民、居民志愿者和骨干居民。研究结果表明,居民与社区治理情境的关系变化带来对“利益”理解的转变是骨干居民身份建构的深层原因。在此过程中,居民与社区治理情境的关系由相对独立到嵌入再到融合,居民的行动逻辑经历了从个益、互益到共益的转变,并不断助推基层社区“公共性”的成长。
关键词:骨干居民 身份建构 关系视角 利益 “公共性”
杨 柳 李 莉
制度变迁背景下群社组织间的竞合关系及其生成机制
摘要:由于条块之间对社会组织的认知结构与组织能力上存在差异,在条块“非协同治理”的制度环境下,群团组织作为体制性力量的“边缘部门”,其一方面会利用体制结构所赋予自身的空间与结构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来强化自身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群团组织与体制的强关联也会成为社会组织主动寻求庇护的原因。此外,由于社会化的资源募捐渠道不成熟,社会组织在依附政府时,形成了对政府资源的依赖,客观上与群团组织形成了竞争关系;对于资源相对丰富的群团组织而言,它自身也成为社会组织依赖的对象,形成群社组织合作关系形态。
关键词:制度变迁 群团组织 社会组织 竞合关系
王毅杰 孙旌程
造血式扎根:企业社区参与的驱动因素与现实路径
摘要: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企业社区参与作为一种重要战略举措,愈发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对S市一家生活服务类公司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发现,企业基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采取“双轨制战略”,通过成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在具体实践中,该类社会组织采用模式融合策略,激发了社区与组织活力。在这种战略下,企业社区参与不仅有效结合地方政策,也能较好地扎根社区,最终形成了“企业‘造血’社会组织——组织‘回馈’社区居民——居民消费支持企业”的多方共赢运作模式,推动了企业、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的快速发展。这种企业衍生社会组织的社区参与新模式既能节约治理成本,还能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持续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企业社区参与 企业衍生型社会组织 社区治理 资源依赖
-end-
01 《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02 世界历史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唯物史观原理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作者:吴宏政 张冬艾)03 组织与政治:中国共产党“临时支部”的历史演进与多重优势 | 政治(作者:徐卫华)04 “有编不用”与“编外用工”何以共生?——基于县乡权责关系视角的解释 | 公共管理(作者:庞明礼 于珂)05 治理性融合与都市腹地乡村的振兴逻辑——基于沪郊乡村振兴经验的思考 | 公共管理(作者:王阳 吴蓉)06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的法治进路 | 法律(作者:高志宏)07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家”的解构与重构 | 文化(作者:胡骄键)
# 推荐栏目
(点击下方标题前往栏目文章列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数字社会 |
政治 |
经济 |
法律 |
公共管理 |
社会 |
文化 |
新闻与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