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与实践》2024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学习与实践 学习与实践杂志
2024-09-04



 本 期 目 录 


0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与实践理路

作者:阮一帆  明  月


政党主导型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叙事”

作者:段光鹏


02基层善治


●国家力量的双重进入与村规民约的重塑——基于215份优秀村规民约的文本分析

作者:陈  锋  徐悦鑫


●结构性嵌入与过程性吸纳:乡村治理模式创新的可持续性机制——基于浙江“千万工程”的案例研究

作者:杨  旭  孟凡坤


03政  治


国家在场:资本下乡与村落共富效应的路径

作者:陶自祥


●组织化发行革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报童的团结、培养与教育

作者:郭  冲


04经济与管理


政府生育保险有效支出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

作者:金双华  于征莆  孟令雨


性别视角下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差异

作者:龚继红  廖梦雪


合作的解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执行过程的政社关系

作者:杨  宝  殷小娟


05法  律


基因编辑的民法伦理边界

作者:吕群蓉


数字服务税收属性及中国税制构造进路

作者:李  蕊  王苏姗


06文  化

专题:长江文化


人文经济学视域下的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建设

作者:秦宗财


●“流域-人-歌”三重互联: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民歌的考察

作者:向清全



 本 期 导 读 


阮一帆 明 月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与实践理路

摘要:精神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基石。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物质制约性、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民族开放性和自由超越性等规律特征,精神生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项整体、系统、稳步推进的工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涵盖其基础目标、中心目标、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从实践理路方面审视,需要在精神生产活动的完整过程中推进共建共享共赢共富。要深化精神生产改革、优化精神分配机制、夯实精神交往基础、提高精神消费能力,实现精神生产的共建、精神分配的共享、精神交往的共赢以及精神消费的共富,使人们拥有丰盈的精神生活、积极的精神状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目标体系 实践理路

段光鹏

政党主导型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叙事”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与历史脉络呈现出政党主导的特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中国的政党主导型现代化国家建设话语叙事,旨在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根本属性与正确认知的合理阐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经验总结提升与实践引领的有效认同,进行中国式现代化他者论调事实澄明与独特模式的叙事引导。叙述好这一重大命题,要在一般与特殊的比较中论证“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在自主与自觉的意识中把握“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在使命与责任的实践中进行“现代化”的体制创新,在本土与世界的指向中展现“现代化”的价值指引。政党主导型现代化国家建设话语叙事具有丰富的延展空间和旺盛的生机活力,要在坚守话语导向、进行话语整合、提升话语阐释、打造话语标识等方面着力,不断创造创新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话语叙事体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政党主导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叙事

陈 锋 徐悦鑫 

国家力量的双重进入与村规民约的重塑——基于215份优秀村规民约的文本分析

摘要:国家权力主要通过国家的“村规民约化”和村规民约的“国家化”两种方式进入到乡土社会中。国家力量与地方非正式规范的遭遇中,嵌入地方知识的同时将其纳入到国家的规则体系之下规范化地运行。当代村规民约在承担更多的国家政策的转译与国家规范化要求的同时也面临着治理资源不足的困境,因此当代村规民约需要以治理有效为目标引入多元复合的治理手段,以交错配置的方式来完成其治理内容。村规民约的性质也从传统时期的非正式制度转向“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制度载体。

关键词:村规民约 国家化 三治融合

杨 旭 孟凡坤

结构性嵌入与过程性吸纳:乡村治理模式创新的可持续性机制——基于浙江“千万工程”的案例研究

摘要: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其可持续性机制尚未得以有效揭示。以浙江省“千万工程”二十多年实践为例,对乡村治理模式创新的结构性与过程性要素及其蕴含的逻辑链条进行考察发现:推动乡村治理模式可持续创新和不断制度化的要义在于国家政权通过组织嵌入、项目嵌入与精英嵌入实现自上而下的结构嵌入,乡土社会则经由自下而上的过程吸纳达到美丽宜居、共同富裕、城乡融合的累积性功效。面向未来的乡村治理,必须把握乡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体系化脉络,构建国家组织与社会多重互动的可持续性机制。

关键词:“千万工程” 可持续性 “结构-过程”框架 治理模式创新 基层治理

陶自祥

国家在场:资本下乡与村落共富效应的路径

摘要:资本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资本下乡背景下,村企如何实现互惠共赢是促进乡村振兴与村落共同富裕的时代课题。资本下乡有序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引导资本市场逻辑与乡土逻辑的有效对接,推动工商资本与村落打造利益共同体。

关键词:国家在场 共同富裕 资本下乡 村企借力

郭 冲

组织化发行革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报童的团结、培养与教育

摘要:报童是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报刊城市发行的重要基层力量。经史料爬梳发现,报童也构成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等不少城市打破发行垄断并再造发行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不仅通过文化、思想、政治等教育内容对报童实施组织化革新,也促使报童由衣食无着的职业底层群体转化为集信息传播、情报沟通、对敌斗争等功能于一身的积极自主的民主战士,完成职能的丰富与拓展。这一历时性、全局性过程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底层工人阶级进行团结、联合与组织化的优越路径。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报童教育 组织化

金双华 于征莆 孟令雨

政府生育保险有效支出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

摘要:我国正面临着进入低生育率社会的挑战,如何发挥政府作用以有效提高生育意愿是当前提升生育水平的重要议题。基于生育风险防范的视角,借助世代交叠模型从理论上分析政府生育保险有效支出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而对其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生育保险有效支出的增加能够提高居民的生育意愿。位于生育保险高领取比例地区、低人口规模地区以及年龄在20~35岁范围内的居民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鉴于此,应进一步提高政府生育保险有效支出水平,借助转移支付政策优化生育补贴机制,完善鼓励生育的配套措施,构建兼具综合性与动态化的政府生育支持体系,以提升居民生育意愿,应对生育风险,推动我国人口健康均衡发展。

关键词:政府生育保险有效支出 生育意愿 政府责任 生育支持政策 生育风险

龚继红 廖梦雪

性别视角下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差异

摘要: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映射社会长期流动模式和开放程度,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有效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基于2021年对全国出生于1976-2000年已完成学业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82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明显增强,两性差异日渐消弭;低教育水平家庭的女性实现教育高阶向上流动的比例增加,男性教育代际的顶部传递优势依然显著;父代收入仍对代际收入流动起关键作用,女性的代际收入关联度高于男性;教育代际向上流动能有效阻断父代的代内收入差距向个体传递,教育代际向下流动则会加剧代际收入传递固化,且这一影响更多作用于女性。

关键词:教育代际流动 代际收入流动 性别差异

杨 宝 殷小娟

合作的解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执行过程的政社关系

摘要:政府购买服务构建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场景”。然而,为什么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执行过程中政社合作关系经过“解构”迈向了多元复杂类型?基于项目执行过程的微观情境,本文提出了政社关系演化的“政绩共享-资源庇护”解释框架,案例比较分析发现:第一,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处于“非对称性依赖”格局,基层政府因其在地化的资源动员能力主导了政社合作的“解构”过程。第二,理性的基层政府权衡政绩共享收益和资源庇护责任之后确定了政社合作的“重构”方向,即合作、俘获、限制、替代等多元化关系类型。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资源动员能力决定其互动关系走向,政府主导的“资源的权力网络”使得政社关系转向了“合作的解构”。研究结论为理解政社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对于推动政社合作供给公共服务具有政策启示。

关键词:合作的解构 政绩共享 资源庇护 政府购买服务

吕群蓉

基因编辑的民法伦理边界

摘要:基因编辑在精准医疗、改善人类健康方面意义重大,同时也存在巨大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风险。基于民法视域讨论现代生物医学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可以发现,基因编辑在生命平等、代际平等、社会公平和人类发展等层面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在技术安全性得以确认的基础上,应将以人为本原则和风险预防原则设定为基因编辑的民法伦理边界。

关键词:基因编辑 生命伦理 平等权 民法伦理

李 蕊 王苏姗

数字服务税收属性及中国税制构造进路

摘要:对数字服务税收属于直接税抑或间接税的属性判定,不仅关涉数字服务的产业发展及税基分配,也将深刻影响数字经济时代税制改革的方向与进路。部分国家着眼于间接税的制度厘定,采行开征数字服务税之类的单边“临时性”措施,会对数字消费产生抑制效应。基于对数字服务税收的直接税属性的判定,在既有所得税领域的税收协定框架下,联合国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别进行了税制改革方案设计。着眼于对数字服务征收直接税的路径选择,中国亟需实施双阶税制构造,将扩大预提税征税范围作为过渡措施,并作好重新配置税收管辖权的长期税制改革谋划。

关键词:数字服务税收 直接税 间接税

秦宗财

人文经济学视域下的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建设

摘要:国家文化公园是表征中华文化精髓的文化地理媒介景观,其空间叙事的宏观性与文化的广域性,决定了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建设需要从“人文意义”“场景载体”“延伸载体”三个层面展开。具体而言:深挖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内中华文化内涵与价值意蕴,注重国家文化公园空间的意义凝练与内容表达,建构其“人文意义层”;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丰富化多元化,构建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在地性消费的“场景载体层”;推动“主题文化+”媒介化传播,强化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内容的溢出效应,建构国家文化公园空间的“延伸载体层”。

关键词:国家文化公园 文化空间 场景 主题传播

向清全

“流域-人-歌”三重互联: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民歌的考察

摘要:基于对长江中下游民歌的沿江调查及研究,从“流域-人-歌”三者关系出发,可以发现作为自然区域、作为文化“通道”和“界限”以及作为经济带三种视域下,流域-人-歌三者之间存在互联。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民歌的存承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在国家大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背景下,应立足于新兴的流域(水域)音乐文化研究,加强对长江流域民歌文化带的保护,进而打造良好的长江经济带文化生态。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流域 民歌 长江经济带 民歌文化带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标题前往阅读)
01  《学习与实践》2024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02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作者:罗永宽 郁熠铭)03  农村环境简约治理:内涵机理和实践路径 | 基层善治(作者:郑泽宇)04  区块链赋能基层治理的多维框架及实现路径 | 数字社会(作者:黄合)05  女性地位与经济增长:一个理论框架 | 经济(作者:田艳平 姜奕帆)06  舆论竞合视角下网络地域歧视的协同治理 | 新闻与传播(作者:黄骏)07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议题属性与试点推进策略——基于中韩两国的比较 | 社会(作者:陈诚诚 袁嘉林)08  碳排放配额作为碳排放权客体之证成 | 法律(作者:张红 陈敬林)

# 推荐栏目  





(点击下方标题前往栏目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数字社会
政治
经济
法律
公共管理
社会
文化
新闻与传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习与实践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