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期回顾:何谓判断时距?如何如何启动和扩大 Marketplace?
产品沉思录是我从 2017 年开始运营的付费 Newsletter (邮件组),经过四年来的运营,还积累了一个庞大的关于产品的知识库。
每周我(少楠) 和 fonter ,都会精选四篇关于互联网产品的优质内容集合,并附上独立的观点,以期为你拓展视野的边界。
我们关注的范围不仅仅包括互联网产品,还包括构建产品的许多其他相关领域,如新技术、新趋势、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我们尽量选择那些半衰期较长的内容,以确保这些知识能跨越时间
感谢 Mengna 桑编辑排版。
最新邮件内容预告
思考
我应该干什么?对做事优先级的一个思考趋势
Chris Dixon 关于 Web 3 的思维模型及其他看法思考
可组合数据对于产品开发就像复利对于投资一样产品
以 Mirro.xyz 为例,思考如何在区块链上设计工具
如需获取最新订阅,或访问会员专属数据库,请扫描文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全文;如果觉得有帮助,也欢迎转发给同样走在产品路上的小伙伴。
VOL.20200524
少楠说:这周从小玩到大的两个老朋友来杭州玩(我们约定每年一次),一起坐在西溪的摇橹船上,我们发现所有的回忆都是分布式的散布在我们各个人的脑海里,只有凑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读取出来。而从现在开始往当时回望,许多当年(初中)的影响在今天我们的身上依旧能找到痕迹 —— 比如当时在郑州普通工薪人家,能买上电脑,并且给连上网络,对于上一辈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支持了。而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摸索,只能靠我们自己凭着兴趣和爱好瞎摸索了,说到一些遗憾,就是我们几个人都没有走上「编程」这条路,但无论怎么推演,在当时(1998 - 2001 )的郑州西郊,这个问题是几乎无解的 —— 许多决策,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影响。
我们都是 RTS(即时战略)游戏的狂热爱好者,幸亏当年没有退学去参加第一届全国星际争霸比赛,否则现在我估计应该在郑州开出租吧。但 RTS 游戏在我身上的烙印却很明显 —— 最初的选择,侦查与反侦察,能对你的决策带来巨大的影响(操作反而并不是最关键的),如果在前 5 分钟你的选择错了,那么后续翻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所以对于玩家来说,如何做出更长的判断,而非一城一地之得失,就是赢得游戏的关键。
我们如何才能穿透时间的距离来做出决策?我并没有更好的答案,但是本期的内容却让我又复盘了一次当年从零建设丁香医生平台的早期过程中犯过的错误,以及什么是「时距判断」这个概念的起源和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 只有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是公平的,我想不断的复盘就是从过去的历史中挖掘金矿的过程。而时间这个资产,也是我们每个人所独有的,只是许多人不愿意去挖掘罢了 —— 因为值得复盘的,都是不愿提及痛苦往事罢了。
#01
如何启动和扩大 Marketplace 业务规模 - 第一阶段 : 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
少楠说:这篇文章是 Airbnb 供给端增长主管 Lenny Rachitsky 撰写,综合了 Doordash 和 Etsy 等17家市场企业的见解。文章分为三个阶段,本章是第一阶段(已经有 1.5w 字了 -_-|| ),主要是在谈论如何解决一个新兴的 Marketplace 的冷启动问题。
这篇文章属于需要带着自己的观点来阅读:
1.因为作者基本上是以访谈为主,就某一些问题和对方进行了沟通,换个角度来看更像是一次大规模的用户调查 —— 你不能指望用户自己告诉你答案,需要你从中来思考和总结规律。2.作者采访的各种类型的marketplace足够多,虽然不能用来做定量的结论,但可以从中寻找到和你业务类型相近的,参考他们在一些决策和方向上的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反思当年建立丁香医生这个 Marketplace 的一些弯路:
1.在界定市场边界方面,最初并没有缩小范围,而是是要做医院所有科室的补充。在大约半年多以后,才意识到只能选择很少一些科室。而在去年更是缩窄到了可以线上诊疗且偏保健属性的科室。按照芒格的话说,就是在不断的识别自己能力圈的范围。而聚焦之后,对于我们许多决策和业务的发展,反而是有促进作用的。2.在供需端谁是重点,没有理解透彻。许多做在线问诊平台的人都会觉得医生是稀缺资源应该搞定就能带来增长,但这是个误区。其实这个行业和直播也很像,只有头部的专家才能带来流量,而大多数医生只是普通人,并没有太多的流量可以经营,他们反而还要依赖平台带流量。在完成基础供给之后,应该重点扩展需求方。而这次疫情也确实证明了,用户需求强劲的时候,医生的加入动力非常充足。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marketplace如果解决「替代需求」,那么应该专注在供给;而如果是「激发需求」,多数时候应该专注在需求。3.根据上述判断,我们的业务落在了低频且需要激发需求的区间,这意味着用户对平台的认知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搜索就成了用户的第一入口(而非App),而我们对于搜索入口的建设比较薄弱,不过其实这个算是意识到了,但是没有执行到位。如张川在 美团张川:做了8年平台,我总结了平台的5道坎[1] 中提到的「高频服务靠补贴,低频服务靠广告。」也是如此。
额外的阅读说明:
1.中美生活习惯和市场环境差异过大,部分作者的总结在中国不一定适用,所以有些地方标注,有些地方折叠,但仅代表个人观点。2.没有单独对这些平台进行解释,麻烦诸君自己看的时候对陌生的名字,自己去搜索下看看他们的业务类型是什么,能更方便理解。
原文:https://www.lennyrachitsky.com/p/how-to-kickstart-and-scale-a-marketplace
#02
判断时距 | Time Span of Discretion
少楠说:这是上周让我很喜欢的一个概念,因为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我总发现对于一些 Case 大家的看法不同,而这个不同的根本就是「对于时间距离的判断」。
记得最早我们在上审核系统的时候,遭到了许多的医生抵制 —— 质疑的原因无非是:我们负责解决患者问题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强调服务态度;患者自己问了那么多问题,难道每个都要解答么…… 其实如果没有经历过在百姓网做质量控制的日子,估计也很难坚持下来,因为这件事情是无法短期内用数据证明的。三年过去了,目前我们的在线问诊服务质量至少我敢放心的丢给我家人随便用。
以前我喜欢用 5 个 why 来提问,试图让大家把 Case 理解的更透彻,但是有些同学就不太知道该如何继续去找下一个 why —— 其实自己的方式是循着时间来思考,设想上线后或成或败之后的情况,然后基于这些情况继续推演。但是在看到此文之前并未意识到。比如说我们对于医生排序的修改,虽然可能寥寥几个参数,但是对于生态的长期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有些 case 放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中来看,或许根本不值得做;而有些解决近期问题的 Case,往往会对系统造成长期的影响 —— 就像最近深圳的离婚潮,谁会想到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房子限购政策而导致的呢?
这篇文章中并不是讲产品的,而是讲在各个不同的行业和各个不同的岗位的人,对于其决策影响的时间长度的差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屁股决定脑袋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但如若希冀继续向上攀登,则一定要超越自己的「时距」,去用更长期的视野来看当下的问题,理解一个更复杂系统的演进过程。
想起在李光耀的自传中,他念念不忘的几个事情,一个是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另一个是新加坡本身的海水过滤系统,这两个都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优秀政治家的视野格局,也是非常让人敬佩的。
#03
AppleGlass 猜想以及,关于科技的过去和未来
少楠说:其实沉思录很少讨论当下热门的科技,因为我希望这份周刊提供的信息半衰期足够长,若干年后来翻依旧能有所收获。这次谈及 Apple Glass,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猜测,当有一天上市之后,看看今日的「视距」到底有多长。
我对 Glass 设备一直很好奇,当年一直想体验下 Google Glass 未能如愿 —— 因为这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势必带来一轮新的变化。只可惜没想到在那几个惊艳的 Demo 视频后就销声匿迹转向 2B 领域发展了。
最近Apple Glass 的传言四起,让我又花了一些时间来研究其中的可行性。Apple 的方案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没有像 Google Glass 一样带了摄像头,而是用了最新的 iPad Pro 上面装载的 LiDAR(激光雷达) —— 这样既保留了「眼睛」的感知能力(主要是空间以及对象),又避免了普通摄像头的隐私问题(毕竟带着眼镜上厕所这个问题还是蛮麻烦的)。
另外其实从 Apple 的习惯上来看,任何新功能推出都要保证生态的跟进。这次另一个被忽略的主角是 U1 芯片。目前来看其实大家并不是很关注,但看了下面的 U1 芯片的故事,可能会对你有新的启发 —— 毕竟当年 Apple 就是愣生生的在电池不能扩大的情况下,在 iPhone 中增加了一块 M5 芯片来解决 GPS 等传感器数据 I/O 的耗电问题,如果最终以比较低价格开放给开发者的话,感觉会像二维码一样引起新一轮基建,毕竟当年的iBeacon太贵了…输给了二维码。
另外iOS其实也在准备了,记得当年看 Google Glass 的设计规范,其中提到的就是「展示信息」而非「展示 UI」。从这几个版本来看,iOS 的通知中心做的是越来越方便的,许多操作能直接搞定。再加上 iOS14 对 Widget 的支持,那么所谓的 StoryBoard 的 UI 框架应该也能猜出来个七七八八。
这和产品有什么关系?推荐阅读扫描下方图片阅读。能看到摄像头这个小小的传感器,带来了整个世界多么巨大的变化,而这背后就是利用好传感器的机会。
那么如何设计产品?不光要从需求来理解,还要看当今的技术能否支持。但许多时候我们也在用上一代思路来设计新一代的产品,比如当年没有「隐身」的微信,着实还是让人惊艳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解新的技术架构,能让你的思考更加靠谱,这也是推荐Apple 芯片故事的原因。
第二篇是一个猜想,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加激进一些,直接能用手势来操控眼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我心里的困惑,但憧憬下总是好的,毕竟乔老爷仙逝的10年后,已经好久没有让人看到惊艳的产品了。
最后一篇是一段历史,虽然看完这段历史不能让我们明天的产品设计更好,但这段历史值得我们从中去学习,就像在医疗行业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一样,不是哪个单点出了问题,而是去理解整个体系是怎么走到了今天。只有知道了历史,才能去设计未来。
1.Apple U1芯片的故事:https://www.infoq.cn/article/zY3kmbNN6d4SgaTeg4qF2.瞄准出行的 Apple Glass:https://mp.weixin.qq.com/s/8tEJjada3sHb1Nnw38X1aQ3.中国芯酸往事:https://www.notion.so/plidezus/33c54c0cea604a7aa440b763c4a1de3e
#04
Jingy 推荐:不在内心,而在工具
少楠说:上周和 @Yifeng Li 讨论了不少关于交易平台的 Case,把这个专题又大幅更新了一下 —— 但是这个专题如果不是放在 Notion,而是一篇公众号文章,或者一个 word 文档,那么决计是不会迭代如此频繁。并非意识使然,而是因为工具的特性,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这篇文章虽然有一些标题党,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可的。其中第二部分对我启发很大,上周情绪波动大的时候,将所有的情绪翻录至外部的文档上之后,进行一番观察和描摹之后,居然就慢慢的消失掉了。其实我们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牢靠,总是把情绪关在脑子的最深处,并不能得到消解,而由于其不稳定性,会和其他情绪交织在一起无法自拔。当写出来之后,就能让这些情绪遁形,然后斩断和其他情绪的勾结。
另外最近在看好多朋友用 Notion 来管理个人知识,这是件好事。但是千万不要陷入「完美架构」的陷阱,确保先把数量拉上来,再说改进质量(和结构)。没有基础的积累,谈何管理呢?
卢曼在 卡片盒(Zettelkasten)笔记法[2] 中 也说到: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未曾记录下来的观念百科全书》,也没有一本《没有写出来的知识全史》。知识的输入是为了输出。说出来,写出来,演出来,就是不能存起来。
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DRqx1enqVRxVWuHHfR9JAA
#05
温故知新:互联网信息分发简明史
摘录时间:December 2019
少楠说:我很信奉信息论祖师爷香农那句「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而互联网本质其实就是关于「信息」的技术,只是当我们身在其中的时候反而会忽略掉这个朴素的事实。在《代谢增长论》这本书里面也有提到「传输机」的概念,除了铁路公路这种传输物质的传输机,互联网应该算是最大的信息「传输机」,而「传输机」的革命带来了人类自工业革命以后最大的繁荣。
对于 95 后来说,可能没有经历过 web1.0 的时代,这篇文章能很好地帮我们回溯互联网信息分发的变迁,继而也能理解为什么金老汉成为了 Jellow 首席头条吹捧官:搜索引擎解决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的问题,而推荐引擎要解决的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问题,这个象限内的想象空间远比前者更大。
互联网信息分发的演化过程,实际上有些类似生物的演化过程,不会直接淘汰传统的模式,而是在叠加的过程中不断的进化。如果你处在这个战场,那么要思考的是未来在哪里?以及你手里的武器是核弹,还是大锤?
原文版:
https://mp.weixin.qq.com/s/LZJXuFqKZW34Q7hao1TXUw
最后做个小投票,帮助我们分享更多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如需获取最新订阅,或访问会员专属数据库,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全文
References
[1]
美团张川:做了8年平台,我总结了平台的5道坎: https://www.notion.so/8-5-3dd7f0daa9f4470e996e6521cb690f1e[2]
卡片盒(Zettelkasten)笔记法: https://www.notion.so/Zettelkasten-25627d7ce99344c487f4e42d861f9e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