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召开。本次平行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承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出席论坛并致辞。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榆林市委书记张晓光,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陈彦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毛东军,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等出席论坛。国际电工委员会燃料电池技术分会(IEC/TC 105)主席Hongki Lee、迪拜商会中国创新中心主席Hamdan Zakaria Khalil Doleh、 国际绿氢组织GH2首席执行官Jonas Moberg等国际专家受邀出席论坛。论坛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燃料电池技术委员会AG1顾问组召集人、联盟专家委秘书长、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齐志刚主持。单忠德在致辞中强调,当前中国氢能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已基本构建较为完善的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正全面进入提质增效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研发了工业用储氢材料、离子交换膜、电催化剂等一批关键材料,完成了49吨燃料电池重卡、氢内燃机飞机、“三峡氢舟1号”氢动力船舶、大型电解水制氢电解槽、低温液氢膨胀机及储罐、长输氢管道等一批重大装备,培育形成了一批高水平创新型企业。但氢能产业作为典型的未来产业,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自身职能和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完善氢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动产业创新;在迭代应用方面,进一步拓展氢能应用场景,促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在政策支持方面,深化国际合作,打造氢能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许心超在致辞中表示,氢能作为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发展氢能产业,是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下一步,北京市将认真落实中国能源安全新战略,进一步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用,统筹推进氢能领域政策创新、产业培育、场景开放和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氢能产业的跨区域、集群化的协同发展,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氢能发展先行区、示范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聚焦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技术进步与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坚持应用场景驱动,依托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活动,持续推进先进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坚持协同合作交流,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多层次、宽领域推动国际国内氢能产业合作。
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联盟专家委主任委员欧阳明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国际电工委员会燃料电池技术委员会(IEC/TC 105)主席HongKi Lee,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明平文作主旨演讲。欧阳明高分享了《绿色氢能科技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结合清华大学与亿华通、聚通科技、冬奥会期间张家口风电制氢、鄂尔多斯零碳工业园区等产学研合作案例,详细解读了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电解水制氢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氢能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等问题,并对氢能技术链、价值链、产业链进行展望。
陈学东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机遇与储运装备技术进展》的报告中,强调了氢能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以及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同时,分享了我国在氢能储运装备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
Hongki Lee分享了《韩国氢能技术及IEC/TC 105国际标准》,详细介绍了韩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路线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 105在燃料电池技术和多种相关应用的标准化情况,为氢能和燃料电池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国际视野。
明平文通过《中国氢能技术创新与未来趋势探讨》的报告,从氢能“制—储—输—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氢能各环节技术创新现状和问题,对如何更好地把握氢能产业发展机遇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指明了氢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全球氢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论坛特别邀请3位专家代表,聚焦中外氢能产业合作,分享他们在氢能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迪拜商会中国创新中心主席Hamdan Zakaria Khalil Doleh、迪拜商会中国创新中心主任、迪拜资本俱乐部创始人Daniel Mark Forster共同分享了中阿氢能产业创新合作新机遇。作为中东地区首个发布国家级氢能发展战略的国家,阿联酋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政策支持、技术研发、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本次论坛上,迪拜商会中国创新中心将与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合作签约,共建“中阿氢能产业创新合作平台”,落地北京大兴区,以推动双方氢能领域互联互通,助力中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出海中东。
清华大学教授、燃料电池与储能研究中心主任、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韩敏芳分享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多领域应用及前景。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助力碳中和目标、SOFC技术产业进展等方面,发表深入见解。SOFC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OFC技术,对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际绿氢组织(GH2)首席执行官乔纳斯·莫伯格(Jonas Moberg)详细解读了《GH2 绿色氢能标准》。GH2于2022年5月在绿色氢全球大会上发布了《绿色氢标准》,2023年1月14日,GH2宣布对绿氢标准进行更新。《绿色氢标准》处于全球能源转型、气候变化应对和国际经济合作的交汇点上,此标准的发布,对绿氢产业链各相关方、绿氢的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产业示范先行区。论坛邀请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恺龙,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仲伟功,陕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国忠,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白晶等4位地区领导代表,分享了我国各地探索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丰富经验和具体实践案例,展示我国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就。
本次论坛达成多项合作。北京市大兴区与陕西省榆林市进行氢能产业战略合作签约,双方将依托自身在氢能领域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应用场景、技术攻关、产业推进等方面的跨区域合作。
清华大学分别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围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聚焦钢铁、工业、交通、电力等领域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与迪拜商会中国创新中心、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建中阿氢能产业创新合作平台,为企业赴阿联酋探索开展技术、项目、资本等多方面合作开展科技服务,促进我国氢能技术在海外的应用和推广。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与韩国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标准化中心、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氢能与燃料电池标准化国际战略合作签署合作协议,将推动我国燃料电池标准领域的国际合作。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的交流模式,借助数字化沟通手段,吸引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论坛期间,来自国内外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300多人现场参会。
本文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编辑,资料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