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年,我们帮过的陌生人

炁子 炁子 2023-11-22

炁(音qi)子的一篇随笔《“当裤子造核子”年代:饿饭亲历记》,这些天在“今日头条”(ID“炁子”)平台上,引起了不少君子的共鸣。

 

让炁子意外的是,在80后90后00后为主的网上世界,60后70后也不少。他们亲身经历、见证过要饭的岁月,甚至有自己要过饭的。大家都对那段时光唏嘘不已。

 

更有位ID为“手机用户10938888424”的君子,几句话分享了自己当年帮助要饭人的经历。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也有很多要饭的,记得大年三十晚上还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来要饭,我给了她十元钱,在我家吃完饭后我把他们母子安排到了附近的旅馆。”

 

这位君子不仅让要饭的年轻母亲吃饱了饭,还给了不少钱,安顿住宿,善心可嘉。

 

他的这一善举也激发炁子的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都来晒一晒,自己帮陌生人的往事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

 

缘由有两个。

 

首先,网上“凡尔赛”帮助陌生人,实际是双盲,双重不留名。你帮的是陌生人,一生就一次擦肩而过的缘分。而且,在网上,大家都是虚拟相见,实际并不认识彼此。

 

其次……絮叨有点多,炁子还是先抛砖引玉,打个样儿,说说生活在北京碰到的几位陌生人,印象深的。

 

第一件,上夜班的时候,深夜推轮椅,步行三四个小时,送一位残疾人,从东直门穿二环三环四环,到亚运村一带的家。

 

那位下肢瘫痪的男子,孤身一人生活在四环外的拆迁房,但要每月一次,一圈一圈摇着手动轮椅,往返核心城区,来领取低保金。等他打开家门,我看到的是一个空荡荡的家。过道两边的墙上,在轮椅的高度,有两道黑乎乎的印迹。

 

后来,只要想起那件事,那两道黑乎乎的印迹,就立即跳出记忆。


 

第二件,一个酷热的夏日,下班交通高峰的时候,在西直门乘16路公交车,帮一位小伙挤上车。

 

小伙身体壮实,但是个头矮小,顶多一米六的样子。他背上一个鼓囊囊、圆滚滚的大背包,左手拎着一大一小两个鼓囊囊、圆滚滚的提包,右手抱着一个胖男娃,排在第一位,隔着我有好几个人。车来了,他一侧脸,看到他额头青筋直冒,嘴上叼着几张纸钞。车门一开,人群如贯钻缝隙挤上车,小伙和他的男娃、包们,被人流挤得左摇右摆,就是迈不上窄窄的车门。

 

到我靠近车门,我拽他左手的两个包。小伙猛回头看我一眼,略一迟疑,松了左手。我左手一沉,差点趔趄了一下,右手托着小伙背上的巨无霸,用力把他往门里推。上了车,我把两个包搁到紧挨着车门的行李台,拽住前面的小伙,示意他把娃儿给我,把巨无霸卸到台上。小伙卸下重负,先挤到司机旁的票箱,把嘴里的纸钞塞进去,再回来接过娃儿,另一只手抓住头上的扶栏,脚尖跟着踮起。

 

娃儿仰起小脸,看着爸爸。爸爸一低头,汗珠子掉落到肉乎乎的小手上。娃儿冲他咧嘴笑了,露出两颗小乳牙。爸爸也憨憨地笑,望着娃儿的眼神,满是慈爱和幸福。后来一位姑娘让了座,小伙道谢坐下。

 

我先到站,拍了一下小伙的肩,下车了。后来,只要想起那件事,小伙望着娃儿慈爱和幸福的眼神,就立即跳出记忆。



第三件,在王府井帮助一个被抛弃的患癌女人。

 

那时我单位在王府井,周围有公安部、外交部的信访办,红十字的大病救助站,常见全国各地来上访、来求助的人们。那天下班后,路过大病救助站,看到窗口已关,人已散去,只有一个瘦小女人,看不出年龄,慢慢拖着步子往外走。忽然,她手里的一个纸袋唰地掉到地上。但她似乎并没有发觉,依然有气无力地往前走着。我赶上去,捡起袋子递给她。她接过袋子,面无表情,继续走。

 

我问她,是不是不符合救助条件?她双眼空洞看着前方,点点头,并未看我。我看她嘴角干裂,旁边正好有个小卖部,就去买了两瓶水,拧开盖,两步赶上她,递给她一瓶,说跟我讲讲情况吧,周围还有其他救助站。其实,我并不知道周围是不是有救助站,或者“周围”多远才有救助站,只是恻隐之心,让自己想看看能不能帮上点什么。

 

她停了下来,喝了几口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迟疑了一会,大概看我面善,就慢慢讲出了自己的身世。

 

她是四川人,快三十了,七八年前为逃父母逼婚,随人到北京打工。后来被人骗到河北山区,想逃逃不出来。后来生了两个孩子,就不想逃了。本以为可以就这样守着孩子过日子,没想到最近查出了癌症。那家人留下孩子,把她赶出了门。她就回到北京,四处求助但四处碰壁。

 

“我不想死!”讲完了身世,她有点哽咽地挤出这四个字,眼泪夺眶而出。本来面无表情的脸,一时布满了悲戚之色。

 

我不懂得怎么安慰她,只是说别急,办法总会有的。然后掏出手机,搜索了附近的公益救助站,感觉其中中国妇联的,希望最大。一查具体地址,恰好不远,穿过堵满机车的大道,拐进一个胡同就到了。

 

她听从了我的建议,一起去找那个救助站。地方并不难找,不一会儿找到了,就在中国妇联宿舍小区的门口。但是,救助站也已经关门下班。四下一看,小区门口有两位戴红袖箍的大姐在聊天,就上去询问情况,说明大意。大姐们一听就明白,说没事,明天来吧,她这情况属妇联管,一早八点半开门。

 

我一听松了口气,她脸上的悲戚之色也去了大半,连说“大哥得亏了你!”

 

附近不远有一家小旅馆。我陪她到来到前台,从包里找出几张大钞,递给她。又鼓励了她几句,就离开了。

 

后来,只要想起那件事,她哽咽说出“我不想死!”的一幕,就立即跳出记忆。



哦,前文提到,为什么要晒一晒帮过陌生人的往事,有两个缘由。第二个缘由是,大家都来晒自己行过的善,那么,彼此就能看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行善。

 

如果这也算作是一种“凡尔赛”,那赛的不是挥金如土,不是穷奢极欲,而是精神,是人类亘古以来一脉相承的善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人的余香未必多,但千人万人的余香,就成就了我们所处世界的芬芳。



我们都可以证明,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有“善心”这回事。

 

欢迎你留言证明。字数不拘,想起多少,就分享多少。如果忙得没功夫多写,故事又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炁子”,后台联系,炁子乐意代劳。(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